应该是冯明志吧……陈世襄心中摇头,他能做的不多,也不是个擅长安慰别人的人。
“姨娘,我妈妈呢?”后面突然传来一个弱弱的声音,陈世襄顿住脚步。
他想了想,转身看了看三人,让旁边的人把两个小孩先带出去。
等到走廊上安静后,陈世襄才对表情有些麻木,不复当初光彩的张氏说道:
“冯太太,那天你家里发生了些什么,你应该多少也知道一些。
“冯绍昌卖国,王方是同伙,这是证据确凿的事。我之所以去冯家,就是为了获取证据。至于刘芸,她本就是日本间谍,专门潜伏在冯绍昌身边的,冯绍昌也知道她的身份。
“冯绍昌有今天,本就是他应得的,但两个孩子无罪。冯明志和冯思理都是聪明的孩子,希望今后你能好好教导他们,不要让他们受父亲的影响。
“如今列强环伺,日本磨刀霍霍盯着我中华大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身为军人,对自己在冯家这件事里的所作所为无愧于心。
“但这件事或许会对冯明志的是非观念造成影响,希望你能对他多加疏导,另外冯思理,她母亲虽然是日本人,但——”
“这些事不用你说,我自己会做好!思理就是我女儿。”张氏生硬地打断陈世襄的话,双眼毫不客气地盯着陈世襄。
毫无疑问,她对陈世襄有满肚子的怨气,之前她对陈世襄这个帅气小伙当家教,居然还挺满意,真是瞎了一双狗眼。
她气陈世襄,气冯绍昌,更气自己。
陈世襄看着她,见她毫无惧色地看着自己,轻轻点头,看来这个女人并不像其表面那样,只是一个依附别人的人,她也有其强硬的一面。
“这就好。”陈世襄淡淡说了一句,转身离开走廊,带着张氏汇合了忐忑不安的冯明志和冯思理,将三人带到区部大门外。
大门外,一辆雪铁龙轿车已经在那里等着,张家的人就站在车门旁。
张家并没有牵扯到冯家的事情里,相反,张家本是宁波小商人,当初北伐之时,出过钱粮资助北伐大军,后来因此将生意做大,跟上面也多少有些关系,张氏能这么快出来,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在众人上车之前,陈世襄叫住冯明志,面对冯明志的目光,他沉声道:
“曾经有一个老师问自己的学生,为了什么而读书,其中一个13岁的学生说,他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我当过你几天老师,虽然不称职,但也希望你能记住这句话,中国人,就要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陈世襄的话掷地有声,引来不少周围之人的视线,冯明志没有说话,跟着母亲上了车,离开了区部。
陈世襄看着汽车消失,转身往区部回去,表哥站在区部门口。
两人往红砖小楼回去。
“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个13岁的学生竟然能说出这种话,他未来肯定会有一番成就。这话是谁说的?”沈玉先先是赞赏,然后好奇,他很肯定,表弟十三岁时肯定说不出这样的话,直接排除。
陈世襄看了看周围,见没人在自己身边,才神秘兮兮道:
“我也不知道,当初在学校听别人说的,听说是周~~说的。
“表哥,我引用他的话,不会有问题吧?”
陈世襄脸上飘出一抹担忧。
沈玉先看着表弟,心里不知在想什么,过了一阵才摇头。
“没问题,他当过黄埔的教导主任,党内不少人都曾是他的学生,况且连委员长都很欣赏他。”
这时代若是有偶像的说法,他绝对是顶流之一。
“这就好,这就好……”陈世襄高兴道。
“这话真是他说的?”两人走着走着,沈玉先突然又问道。
“这我哪知道,我也是听别人讲了才知道的。”陈世襄发誓,他是真不知道。
沈玉先沉默,心里感慨,如此之人,居然跟着红党走……若家里真有人是红党,倒也不错……
回到办公室,沈玉先继续忙碌,冯家之事有很多手尾工作需要操持。
陈世襄回到座位上,旁边是吊着一只胳膊的申贵祥。余山寿见陈世襄回来,暗戳戳地走了过来。
陈世襄疑惑地看向他——干啥?
只见余山寿将手伸进裤兜子里,掏出一枚大洋,陈世襄脸色一黑,这两日老是有人传一块大洋的事,这已经脱离他的初衷。
“我那天看田畑凉子胳膊上嵌着一枚铜钱,你怎么弄的?教教我呗?”余山寿觍着脸卖着笑,他从冯绍昌嘴里得知了那天陈世襄在书屋内惊鸿一现的飞镖绝技。
陈世襄把他的枪法给掏空了,如今枪法进步神速,但他没想到陈世襄居然还藏着这么一手暗器绝技,这玩意他得学啊!
陈世襄心情稍稍平复,他看了看余山寿,又看了看那枚大洋,拈起余山寿手中的大洋,从兜里掏出一枚圆形方孔的铜钱来。
“大洋不合适,拿铜钱去练吧。”他把铜钱放到余山寿手里,将大洋收回自己兜里。
申贵祥在一旁瞪大了眼睛。
余山寿此刻倒是没管那枚大洋,就当是学费了。
“你给莪演示演示。”他道。
陈世襄没有吝啬,互通有无嘛,只是他不觉得余山寿那大肌肉膀子能学会这个。
他将余山寿和申贵祥这两个狐朋狗友叫到没人的地方,飞镖是压箱底的底牌,不能闹得所有人都知道,这样以后就不算是底牌。
陈世襄将大洋递给余山寿,让他站远些,举在手里。
“算了,我不学了。”余山寿头摇得跟个拨浪鼓似的,你左手打枪都打不准,扔飞镖……开什么玩笑……
“……”
最终大洋被摆在地面,陈世襄站在十米外,给两个兴致勃勃的人教导了一番手法,然后面对大洋,他手腕轻轻一抖,清脆的声音从远处传来,大洋和铜钱都不见了。
三人趴在地上,撅着屁股,跟公鸡找虫子似的,慢慢找了起来。
有言在先,大洋谁找着就是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