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于禁善于治军,军法严厉、军队整肃、上下令行禁止、号令如山,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能保持镇定,此战终于令他们有着切身体会了!
对于治军严整的于禁而言,夏侯惇和曹仁两将此战冒失,该受军法处置。
但他们毕竟是曹操麾下部将,而于禁隶属于鲍信麾下,越俎代庖对关东联军的团队不利,战后论功行赏时自然有盟主袁绍赏罚。
并且此次夏侯曹仁两将败退,敌将张辽大获全胜,已经是军心动摇,若是在责罚主将,会令上下更加离心离德,不利于之后的战事。
因此思虑利弊后,于禁反而宽慰两将:“胜败乃兵家常事,两位将军无需介怀。但经此一战后,我方军心动摇,敌军士气大振,必须挽回败势!”
“于将军有何妙计?”
夏侯惇和曹仁对视一眼,拱手问道。这番表态,也说明两将对于禁心悦诚服!
于禁看着堪舆图,旋即对着两将说道:
“如今张辽驻守颍川许县,显然是拱卫颖水粮道和后方。徐晃在前线淮河一带,与淮南袁术、徐州陶谦等诸侯交战。
“这种战略安排,若是利用得当,可互为犄角,互相驰援。但问题是,他们的兵马不足,两军防线拉得太长,也就显得漏洞百出。
“可考虑到张辽机智灵敏、计谋百出,这些看似的漏洞中,到底是漏洞,还是敌军故意为之的陷阱,我们就不得而知,经此一败后,也不可能冒险尝试。”
闻言,夏侯惇和曹仁又叹息一声!
他们关东联军率兵两万南下包抄,打着前后夹击,解决张辽和徐晃这个“心腹大患”、“肘腋之患”的目的,但出师不利,首战大败!
这种失败,令军心动摇,如果再次出现失败,恐怕会令军心溃散、逃兵加剧。因此他们也失去了“试错”的机会,这属于两将的过错!
于禁显然没有纠结于此,继续说道:
“我们此行的目的主要是包抄张辽和徐晃,一开始的想法是——截断他们的粮道!
“张辽和徐晃固守豫州,也务必要保障粮道后勤补给线的安危。从张辽放弃追杀你们回援后方,就可见粮道对他们的重要性!
“我们双方的目标都是这条颖水粮道。目的明确,也代表着我们已经打草惊蛇了!
“现在换一种思路,这条粮道对于张辽和徐晃而言,是必须控制的后勤补给线。而我们对付两将,却不一定需要针对此处。还有其他选择!”
夏侯惇和曹仁顿时惊疑不定,但他们没有打断于禁的出谋划策,仔细聆听。
于禁顿了顿后,转而说道:
“我们可声东击西!佯攻这条后勤补给线,拖住张辽的兵马,转而长驱直入、犁庭扫穴,直接转攻正疲于应付袁术等联军的徐晃!”
夏侯惇和曹仁顿时双眼一亮!
对啊!
他们没必要与张辽僵持在颖水一带,他们还有其他选择!
张辽必须守住“后勤补给线颖水”,徐晃也被袁术联军“拖在淮河前线”,两将现在的情况就是——首尾难顾,左支右绌。
这时候,他们组织兵力声东击西,包抄前线的徐晃大军,完全可以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甚至为了以防万一,可以让袁术、陶谦等淮河诸侯加强攻势,拖住徐晃,让其难以顾全背后,而最终走向失败!
“此计可行!”
夏侯惇和曹仁点头赞同。
于禁说道:“既然如此,我留在扶沟前线对峙张辽兵马,拖住张辽等将士,你们立刻率兵南下,包抄徐晃的腹背。”
“是否需要去信袁术,令其加强对徐晃的攻势,让他首尾难顾,顾此失彼?好让我们可以偷袭成功?!”夏侯惇问出了心中的想法。
于禁想了想后摇头说道:
“书信来往恐怕有暴露行军意图的目的,有可能因为交战而传递不便、有可能被敌军截留,风险很大!你们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反而乃是一招奇兵!
“并且袁术和徐晃对峙前线,两军斥候肯定都在互相打探,你们率军逼近后,他们一定会收到消息。徐晃军会震动反应,而袁术军也会惊喜加强攻势。
“那时候,你们会出现心照不宣的配合,前后夹攻徐晃大军,必定可以发挥奇效!”
于禁的分析令夏侯惇和曹仁信服!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夏侯惇为之感慨,旋即拱手领命:“既然如此,我等立刻组织兵马奇袭徐晃!”
“我会为你们打掩护的!”于禁点头。
旋即于禁率兵对张辽所在的许县发动强攻,两军顿时展开交战。
前线交战正酣时,夏侯惇和曹仁率兵南下,以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姿态,趁夜色离开扶沟,南下想要奇袭前线的徐晃兵马!
……
两军交战之计,张辽一直忙于战事,于禁实在是逼得太紧,并且此将也着实难缠,他兵马本就不足,很多事情要亲力亲为、事必躬亲。
如此情况下,张辽也是精疲力尽,但他心理素质和意志力强的惊人,甚至可以通过合理分配,比如三天两觉达到一种休息,又不至于被敌军钻了空子的安排。
张辽对于周围的观察,也一直没有松懈,并且敌军不知道的是,这反而是刘营兵马的优势。他们白日里有望远镜观察,黑夜中有夜视仪巡视。
这时有传令兵行色匆匆来报:“启禀将军,斥候观察到敌军动向,有一支近万兵马乘夜南下,似乎是夏侯惇和曹仁率兵,不知去向!”
张辽顿时惊醒,看着堪舆图,立刻明白过来,敌军这是想要分兵南下,奇袭前线的徐晃大军!
如今徐晃正与袁术、陶谦等淮河诸侯联军交战,以一万五千兵马对峙淮河诸侯十多万联军,本就是压力山大。如果敌军又从背后夹击,必定危险万分,有覆灭之危!
“关将军统率的水师舰队到哪里了?”张辽望着堪舆图问道。
立刻有麾下将士禀报道:
“启禀张将军,昨日传来的消息是,关将军统率的水师舰队出黄河入海口后,正绕过青州东莱郡的成山角,今日想来应该已经靠近徐州。”
东莱郡成山角,有“天尽头”的评价,在这里甚至可以看到幽州辽东,也就是未来棒子国地理方向。
转角顺着航路绕道南下,差不多三五日可以到达徐州淮河入海口——大概在东海郡,也就是未来了连云港灌南一带。
继续前行可以到达广陵郡的长江入海口——这时候还没有上海、崇明岛,甚至南通都没有形成,属于戈壁滩、沼泽地带。
张辽不知道关羽的远洋水师舰队,能否从淮河入海口进入,不行的话需要绕道长江入海口,总归需要一段时间。
再加上大海上风雨无定,时常有风暴发生,阻碍行军。时间可能要更久一点。
也就是说,夏侯惇和曹仁从背后奇袭徐晃大军,与袁术、陶谦前后夹击包抄,危险重重,独木难支,但想要指望关羽统率的水师舰队正好赶到救援,是不太可能的!
“公明在前线以一万五千兵马对峙淮河诸侯十万联军,如今又有夏侯惇和曹仁率军背后夹击……”
张辽望着堪舆图,脑海疯狂运转,最后决定由自己出手解救!
“看来只能兵行险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