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四章:官渡之战爆发,荀攸稳坐钓鱼台!(2 / 2)余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是水泥。”

刘备紧皱眉头说道:

“并州方面有探子传来消息,刘羽利用水泥、红砖兴建民房,速度极快。但毕竟没有经过时间考验,还有待商榷。

“只是没想到,这水泥还能运用到城墙之上?这如此高大的城墙使用水泥兴建,里面没有支撑承载之物,确定不会倒塌吗?!”

刘备为何如此笃定墙壁里面没有承载之物?因为白马就在东郡。

东郡太守曹操、济北相鲍信、平原相刘备,以及关东诸侯盟军,虽然没有此次大规模进攻,但时不时袭扰白马和黎阳,敌军不可能还有机会神不知、鬼不觉运输砖石的。

甚至刘羽兵马运输粮草,诸侯联军都断过几次。想要兴建如此高大的城墙,所需要的砖石绝对是天文数字,真当他们关东诸侯眼瞎的?眼睁睁看着刘羽兴建要塞?

袁绍的脸色有些阴沉:“最重要的是,白马之中竟然没有细作传回消息?此等重要情报,徐荣还能防守的密不透风吗?为何细作没有情报传回?”

众诸侯神色也很难看!

他们发动奇袭,要的就是一个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但如今刘羽神不知、鬼不觉在白马兴建坚城要塞,他们这些诸侯竟然不知内情!

这种感觉,简直就是发动奇袭,却一头撞进敌人的陷阱。这突如其来的意外,令诸侯们神色难看,感觉出师不利!

而且!

如果白马暗中兴建了这等要塞他们不知内情,那么黎阳呢?

“报——”

这时候有传令兵行色匆匆来报:“启禀盟主,黎阳传来急报,城墙被加固,守军进攻之中,从中拔出了竹子等物。”

“水泥+竹子,就能兴建城墙?”

袁绍一时无言以对:“还能在我们眼皮子底下,神不知鬼不觉的进行?这是水泥凝固速度太快?还是我们的细作探子都是瞎了?”

众诸侯面面相觑!

刘备想了想后,只能猜测道:

“据说徐荣麾下都是凉州子弟,张燕麾下都是曾经黑山军等绿林好汉,或许……正因为知根知底,所以细作反而难以行事。”

“兄弟都能阋墙,更逞论只是同乡?”袁绍摇头说道:“如今说这些于事无补了,诸侯出击,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他们选择强攻,自然也不会后撤!

其实是不能后撤,刘羽那百艘钢铁巨舰,宛如悬在头顶的利剑,令他们惶惶不可终日!必须趁着刘羽水师还未掌握钢铁巨舰的驾驭技巧前,对他们形成反击!

如果说夺下官渡,是关东诸侯的战略目标。那么之后毁掉或者设法夺走一些钢铁巨舰,就是关东诸侯的第二个战略目标。

可问题是,目标的推进速度太慢了,他们连官渡之前的两个前沿阵地——白马和黎阳,都久攻不下!

以前两军交战对峙,刘羽水师败退,他们是真的不知道,原来黎阳和白马会这么难啃!

战场之上瞬息万变,有太多太多意外了!

这个意外,令诸侯们不得已只能改变战术——他们分兵向官渡推进。

这么做有风险,巨大风险!

毕竟黎阳和白马处于官渡之后,如果关东联军在官渡失利,万一黎阳守将张燕、白马守将徐荣铤而走险,出城迎战,背后夹击。关东诸侯有被截断后路的风险!

届时军心震动,危险万分!

但思虑利弊后,就连刘备和曹操等诸侯,都赞同分兵出击。

若是僵持在白马和黎阳,只会给刘羽兵马反应过来的时间和机会,起不到此次“奇袭”的战略。

并且他们水师占据优势,千帆竞渡,不是刘羽水师可以相提并论的!

当然,这是在刘羽水师没有掌握那百艘钢铁巨舰的前提下,如果让他们完全掌握,那又是另一番境地。到时候诸侯水师将不堪一击!

但也因此,诸侯们必须铤而走险,趁早出手,不能给刘羽水师掌控钢铁巨舰的时间和机会,不能令刘羽水师发育起来!

关东诸侯分兵向着官渡出击!

官渡的守将是颜良,但刘羽熟知历史,哪怕经过他横插一杠,发生巨大蝴蝶效应,可剧情发生变动,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性格是很难完全改变的!

刘羽自然知道颜良、文丑的评价——两将武艺勇冠三军,但这是将领上的评价。而统帅上则是“良性促狭,虽骁勇不可独任。”

他们不利于主帅,所以与之辅助的还有一人——荀攸!

荀攸也是有些无奈。

当初天下大势变动时,荀家进行了“狡兔三窟”战略——荀彧前往并州,荀攸前往京师,还有其他荀家子弟各有投效。

荀攸对荀彧说“我想要去京师龙潭虎穴闯一闯。”

他确实去了!

然后,刘羽也来了!

之后京师发生了混乱,先是刘羽运输六十万册书籍入京,后面皇位之争,汉帝刘宏之死,袁隗何进率兵进攻刘羽兵马,刘羽和董太后之争,幼帝刘协与刘羽之争……

荀攸本想要避难南下,但没有走掉。所以就留在了京师,但也没有主动投效刘羽。

倒不是荀攸对刘羽有什么偏见,而是他对荀彧这位年纪比他小的小叔夸下海口,最后还要反过来去抱荀彧大腿,总有些落不下面子。

当然这些只是次要因素,如果了解原历史的荀攸,就会发现这是一位“大智若愚”之人,他计谋百出,屡建奇功,却从不自傲,反而行事低调。

正因此,荀彧惨遭曹操毒手后,他还能在曹营得以善终!

荀攸的性格如此,低调行事。但荀攸低调发育,刘羽却不会浪费人才,还是给予了重用。

官渡如此重要,看似颜良主将,但荀攸这位文臣才是主政做主。

值此关东诸侯分兵西进,进攻官渡。

诸侯们设计,派遣麾下士卒假装白马和黎阳的求援士卒,想要以此骗开官渡的城门,想要故意诱引官渡守军出击,然后围点打援。

说实话,看着重伤垂死的求援士卒,颜良等将士还真的被激发血性,想要率兵出击救援。

但颜良没脑子,荀攸有!

荀攸一眼就看出,这是敌军的奸计!

如果能让白马和黎阳守军求援,那么关东诸侯肯定是兴师动众出击,既然他们兴师动众出击,白马和黎阳怎么可能有信使能突围呢?

就算有信使突围,还能在敌军重重包围下跑到官渡。他们也不能出兵救援。

这时候最应该做的,就是固守官渡,同时快马加鞭传信后方。

不是荀攸见死不救,而是白马和黎阳军需、粮草充足,至少可以支撑一个多月时间,不能贪功冒进、急于救援,以至于给敌军有机可乘。

万一被敌军围点打援呢?

到时候救援白马和黎阳不成,反而令官渡有丢失的风险!

荀攸这四平八稳的做法,自然让颜良等将士有些不爽,感觉文臣磨磨唧唧的。

怕这怕哪?

这不是错失先机吗?!

可问题是,刘羽军令以荀攸为主,他们只能听令行事,按捺住出兵救援的冲动!

官渡守军对白马和黎阳求援搁置,而是快马加鞭回信后方通知,等候后方的军事安排!

这时候,诸侯联军眼看着骗开官渡不成,并没有放弃,接连派遣士卒假装死士入官渡求援,甚至哭嚎官渡守军对战友不闻不问,岂不是令前线将士寒心等等诛心之言。

甚至他们发动官渡的细作间谍,不惜冒着暴露细作间谍的风险,令他们煽风点火,造谣中伤!

要知道安插细作、培养间谍,可是极其不易,但为了可以尽最小损耗攻破官渡,他们只能铤而走险了!

此举,果然令官渡守军将士有些躁动、军心震动!

颜良对荀攸极其不满,甚至都到了公然顶撞、不留情面的地步!

但荀攸依旧四平八稳的,竟有种“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巍然不动”的感觉!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