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中,就在清军继续攻打老官屯的时候,莫子布率军挺进勃固和沙廉。
这一次,就不是几千人了,而是三万大军。
得到莫子布封赏的孟人和克伦人首领们大为兴奋,倾尽所有为莫子布拉出了一支还算不错的辅兵。
这些家伙都是当地的老油子,老土著,有他们卖命,下缅甸的其他孟人和克伦人根本无法抗拒,顺利被动员出来了很多人。
巴拉敏丁此时早就往北逃了,因此勃固和沙廉几乎没遇到多少抵抗。
七月底,莫子布到达了仰光,与李献文所部六千人汇合,开始猛攻缅军在下缅甸最重要的据点仰光。
仰光城防坚固,大炮也多,上次莫子布在卑谬城大肆烧杀抢掠后,白象王就加固了这里,还迁了大量的缅人到此,非常难以攻打。
不过,仰光城的敏哈孤立无援,不存在固守的可能性,除非他是张巡、许远那样的神人。
八月初,经过二十天的日夜猛攻,仰光终于守不住了,缅将敏哈点燃火药库自杀身亡,仰光城内缅军大部被杀。
莫子布进入了仰光,算是基本恢复了孟人勃固王朝的地盘。
占领仰光后,莫子布把大本营从土瓦搬迁到了这里。
并将手中数万军队分散,在忠诚于他的孟人和克伦人带领下四处出击,清剿整个伊洛瓦底江平原的缅人漏网之鱼,同时征讨不肯到仰光来朝拜的孟人和克伦人。
莫子布甚至开出赏金,每抓到一个缅人,就可以得到河仙铸造的安法大宝铜钱一百枚。
一百文安法大宝可以买到大米四十斤,也算变相的在推广货币,为铸币权做准备了。
整個下缅甸是莫子布分封的,钱币流通自然要由河仙控制。
八月底,莫子布基本扫清了包括伊洛瓦底江入海口所在的下缅甸。
他正式册封的勃固侯苏基将军,仰光侯吴温,毛淡棉侯明信等,分别带着部属进入各城,开始行政。
土瓦的福清人陈建生看的眼热,也不愿意在土瓦呆了,他求着莫子布,要求用他拿下土瓦的功劳,求封一个陈光泰那样统领几万人的伯爵。
这个人怎么说呢,不怎么安分,很有野心,人也很聪明。
他知道,土瓦这种有山川之险又挨着莫子布封地的地方,虽然相对贫瘠一些,但恰恰是莫子布不可能放弃的地方。
他要是留在土瓦,也就是个地方官。可要是离开土瓦到下缅甸,那就是封疆建土的君侯了。
现在莫子布行情如此之高,麾下虎狼之师眼看就打遍无敌手,虽然人少,但正是他的机会。
就因为人少,才需要封疆建土,要是日后有了两万这种虎狼,各地都会变成土瓦这样,哪来的这么好的机会。
而对莫子布来说,若是在国内,或者说在一个和平的环境中,陈建生这样的人,是上位者需要防着点的。
可是在南洋,在汉人稀少,很多又眷恋家乡的南洋,这样野心勃勃的人,才是他最需要的下属。
野心大才好呢,南洋这么大,一百个汉人君侯都容得下。
真要有一百个陈建生,莫子布做梦都要笑醒,他们就算一人只拉一千个乡党下南洋,那就是十万人。
于是,莫子布果断同意了陈建生的请求,不但把驻马城北面的直通城改名为通州封给陈建生,让他领六千户三万人为通州伯。
还把另一个矿主陈建昌也封为伯爵,在勃固南边,领三千户一万多人。
然后,莫子布这边的人才也不够了。
现在不仅丹老缺个太守,土瓦的太守也没了,安戴地区的洛坤太守,现在也是空着呢。
莫子布两手一摊看着罗芳柏说道:“芳柏,看见了吧,这南洋处处是机会,缺的就是咱们汉人来闯荡。
我现在无人可用,恐怕只能请芳柏前往土瓦镇守一段时间了。”
莫子布现在发现了,罗芳柏虽然武功高强,但军事上,天赋好像并不多。
他确实能团结人,又能得士卒之心,结硬寨打呆仗应该不错,但是出奇制胜,长途奔袭,甚至就是练兵这事,他都不怎么擅长。
不过在政务方面,那就是一把好手了,搞经济、促民生、盘活财政,甚至断案都干的很不错。
这应该是一个在政治、战略上强于孙可望,军事和政务治理上又比孙可望逊色一点的人才。
而这样的大才,满清政府连一个举人都不舍得给。
罗芳柏也是一阵恍惚,土瓦虽然现在只有十几二十万人,在大陆说是一个府有点勉强,但也要视为一个中上之县了。
而在大陆上,这样的上县知县,别说他一个秀才了,就是举人也别想。
举人坐监之后,想要当个七品官,那就是得去云贵、甘肃才有。
这样的知县,只会给进士出身的卷王。
但在南洋,简直就是随手可得,看莫大王这意思,要是土瓦不想去,去其他地方都是可以的。
罗芳柏长吸了一口气,他这人其实很是官迷,他最喜欢的,就是当官,因此到了莫子布这,罗芳柏觉得简直就是天堂。
“臣,听从大王安排,此外,臣在广东各地还有不少游学时叙过同年的好友,其中几人颇有才干,请大王给臣批些银钱充做安家费,这样臣就可以把他们招揽到南洋来了。”
罗芳柏说到同年这个词的时候,还是有些羞愧的,因为罗芳柏只是个秀才,他的同年肯定只在嘉应州一州。
但此时罗芳柏说同年在广东一省,那很明显,就是他那些一起参加乡试,但久试不第的老秀才们了。
不过莫子布却大为兴奋,就他这条件,你别说秀才,只要手脚健全能种地,哑巴他都不嫌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