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大多数人做出的决定,并不意味就代表着正确。
就比如现在,缅军士兵在此起彼伏的吼叫声中,冲出他们自己制造的烟雾时,猛然发现。
冲的太早了。
原来,自己早在一百米左右就已经开火了,现在嚎叫着跑了一路,距离敌军仍然有六七十米。
什么?六七十米!
识货的当即小腿肚子一阵抽筋,这个距离上,挨上一发,那可真是佛祖也救不得了。
‘聪明’的人立刻开始了小动作,嘴里喊的震天响,脚抬得老高,但就还是没上前多少距离。
大多数人则上头了,在身边同袍的怒吼声的鼓舞中,他们迅猛的撞到了河仙团士兵的枪口上。
‘轰!’气浪将火药点燃升腾出的烟雾,都向前推了那么一截,缅军立刻栽倒了一大片。
昆仑山堂的军官们严厉盯着每个士兵,确保前后四排的士兵都开了火。
“四十米!”阵线外面,专门负责测距的哨兵大喊了起来。
位于队伍两侧的军官听到喊声,立刻开始用更大的声音重复。
“四十米!”
听到命令的士兵们,也开始跟着小声重复,提醒同袍没到四十米千万不要开枪,同时手上的装填一刻未停。
四十米到了,哨兵猛地敲响手中的铜锣,嘴里开始开始大喊:
“风,风,风!”
这是昆仑山堂的规矩,临敌射击三呼风,临敌肉搏三呼虎。
听到测距哨兵提醒敌军马上到四十米,军官们立刻抽出指挥刀,扫视了自己这一排的所有士兵,查看全员的装填情况。
看到所有人都装填完毕,斜举着燧发枪后,才猛地把左手的红色小旗一挥。
“开火!”
四十米已经很近了,因此排枪的威力相当巨大。
混乱着冲过来的缅军被四十米上四轮排枪猛轰,十几秒的时间倒下了两百多人,军心根本没法维持,惨叫着就溃退了下去。
我草,这么打下去要完蛋啊!
敏敏脱抹了一把头上的冷汗,他从对面的暹罗军身上,看到了辛骠信西番火枪手的气质。
他妈的,这一定是暹罗人的禁卫军来了,这么冷静地在四十米上齐射,根本就没多少人能做得到。
敏敏脱已经有点怂了,但是,一想到自己家在毛淡棉城外的十几万亩良田,他马上把升起的一点小小胆怯排出体外。
不过不能这么打了,敏敏脱命令副官继续指挥,他则来到了后面,看着四五百個一直没有上场的膀大腰圆的壮汉。
这些人,不是敏敏脱的族人,就是主帅巴拉敏丁从东吁城带来的勇士。
他们这些人,最少的也在毛淡棉获得了一千亩的土地,是巴拉敏丁到毛淡棉后,受益最大的人群。
“不需要我多说什么,你们知道暹罗人一旦到达毛淡棉,我们会失去什么。
我让谋波瓦人再冲一次,然后就轮到你们上了。”
敏敏吞沉声说道,随后指着一个腰间插着四把刀的壮汉。
“芒保你负责指挥,混在人群中,我看对面暹罗人喜欢到四十米左右再放枪,你们等他们一轮放完,立刻猛冲过去,把所有敌人都砍杀掉!”
战场上,战斗还在继续,缅军的第二次冲击非常虎头蛇尾,几千人组成七八个大小方阵,接战不过半个小时就先后退了下去。
很快,敏敏脱精心安排的第三次攻击开始了。
莫子布在山岗上来来回策马观察,战场上黑火药产生的烟雾太多了,他也有些看不清情况。
就在此时,一股清风自海面吹过,几块巨大的黑雾被吹散开来,莫子布举着望远镜,突然发现了不对劲。
“哼,想的挺美,在杂兵后面藏着精锐,想用肉搏来击退我,你以为你是拿破仑的老近卫军吗?”
莫子布冷哼一声,将手里的令旗丢给身边的传令兵。
“命令雅克少校给大炮上刺刀,把霰弹都带上,给他们尝尝厉害。
光祖,你带着重火枪手上前去,掩护炮兵。”
芒保等人确如莫子布预料的那样,他们连火枪都没带,躲在大量炮灰身后。
一边催促炮灰不断向莫子布所在的山包进攻,一边准备在四十米左右的地方开始冲锋。
他们已经摸清楚了,昆仑山堂士兵会在连续四轮排枪后,有一个小小的间歇期,这就是他们冲上去的最好时机。
而在战场上,打退缅军两拨冲击之后,昆仑山堂的士兵其实也到了一个临界点。
差不多每个士兵,都打出去了六到八发子弹。
这个时候开枪,可不是后世那种扣动扳机就行,而是要经过一系列动作。
加上莫子布兵工厂自产的黑火药有些不过关,从材料到技术上都与英法荷的有差距,也比不上满清的。
是以昆仑山堂的黑火药燃烧并不是非常充分,残留的渣滓也挺多,打到现在,几乎有两成的士兵因为各种原因无法继续射击。
其实按照欧洲一线军队的水准,此时该变横阵为斜线。
将掷弹兵、轻步兵,线列步兵组合到一起,让不能击发的线列步兵上刺刀,以连为单位形成层级火力。
随后在炮兵和骑兵的掩护下,用扔弹再开火随后突击的打冲-冲打模式,彻底击溃敌军。
但是莫子布没有骑兵,缺少火炮,士兵的素质还有些跟不上,因此不敢放出去。
缅军虽然更垃圾,士气也更低,但莫子布目前还是不敢冒险,怎说也是七八倍的敌人呢,老老实实打排队枪毙才最保险。
猎兵的开火声响起,他们现在起到的最大作用,不是击杀缅军几个士兵,而是诱使缅军开火。
在训练度、组织度都很低的军队中,军官最难掌握的,就是士兵开火的时间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