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解粮船来的潮州魏家魏长乐,给郑信带来了莫子布的书信。
鄚天赐放弃了丹老和土瓦的控制权,什么都没索取,莫子布则通报了不列颠与荷兰两家东印度公司的动向和下缅甸的情况。
“士麟公大度,使我汗颜。
听说柬埔寨反王匿螉嫩逃到了柯叻,接受了贴披碧的庇护,翌日擒获此贼,应当交给河仙。”
说完,郑信对通命令道:“立刻传令给陈联,让他率两千人赶往土瓦,子布那里需要援助。巴蜀和春蓬两府的事情,暂时不急。”
尼玛的!
通只感觉脸上针扎一般的疼痛,这样的对手太可怕了,几乎让你抓不到多少破绽。
而且连鄚天赐这样的贪心老贼,竟然在莫子布的影响下,都能放弃这么大的好处,牺牲利益来维系潮州佬和粤西高佬之间的关系。
在这一瞬间,通甚至都起了不和这样人作对的念头,但念头升起的刹那,通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如今的态势很明显,在郑信这个集团中,大家除了共尊郑信这个王以外。
一派对莫子布有好感的,赞同南洋华人大团结,门户大开的。
比如披耶碧武里郑敏成、(銮)黄真、郑莫赛、陈联等,他们都已经有意无意的开始团结在了莫子布身边。
而他通的身边,则是对郑信进行了大投资,希望未来由潮州大家族把持暹罗全部好处的陈森、林武,以及大量的母系纳真,以及泰族人乃赛、乃汶玛、拍景银等人。
两个派系,基本已经形成,且通这派还占据着优势。
他要敢说不干,立刻就会被视为叛徒,恐怕下场比与莫子布作对还惨。
。。。。
六月初,陈联率军两千赶到土瓦,莫子布也基本把土瓦和丹老两地的武装集结完毕。
如果不是物资不够,莫子布甚至能拉起战斗力不错的八千到一万人了。
同时,与莫子布结盟的孟人七部,克伦十一部,也集结出了七千多人。
而在莫子布的请求下,郑信放回了一批被俘的土瓦人,也就是曼基玛罗耶大军中的一部分人,更增强了土瓦和丹老的实力。
随后,经过几次磋商,不列颠东印度公司从威廉堡出兵两百,荷属东印度公司出兵四百到达了下缅甸。
看到这份反抗浪潮,白象王终于做出了反应,他抽调了三千多精兵,再加上东拼西凑的四五千各地封臣之军,由大将巴拉敏丁率领赶到了勃固。
莫子布也在此时率军到达毛淡棉,虽然联军人数上占优,足足有一万三千人。
但统属不一,内部的孟人和克伦人头领各有小九九,并不怎么听从莫子布的指挥。
莫子布也没想着去指挥他们,更重要的是,莫子布就没想着去打勃固。
于是他任由着这个松散联盟继续保持,不去下力气调整。
六月底,双方在毛淡棉北岸的萨尔温江入海口,展开了小规模的交锋。
双方互有胜负,有孟人血统的巴拉敏丁极为沉稳,莫子布也没把全部实力暴露。
就这样打打停停十几天后,莫子布摸清了情况。
白象王确实虚弱了很多,但目前还是非常强大的,自己当面应该打不过。
但若是等第四次清缅战争再起,莫子布却可以派精锐进入内陆烧杀抢掠,攻陷一些大小城市,做出尽力配合满清进攻贡榜王朝的样子,这完全没问题的。
巴拉敏丁也觉得摸清了莫子布底细,他判断莫子布无法发动大规模进攻,夺取全部的下缅甸。
下缅甸的孟人和克伦人,也不愿意完全听从莫子布的指挥。
于是,巴拉敏丁把莫子布的行动,当成了是暹罗在重新夺回大丹那沙林地区的企图,他们无意也无能力进攻全部的下缅甸。
巴拉敏丁基于这个认识,请白象王授予他全权,让他把被莫子布策反的孟人和克伦人拉回来,大不了暂时承认孟人和克伦人有一定的自治权。
对于丹老和土瓦的小丹那沙林地区被暹罗占领的情况,暂时不采取行动。
阿瓦城的白象王收到巴拉敏丁的汇报之后,立刻同意了这个策略。
因为即将到来的第四次清缅战争,将要决定白象王乃至贡榜王朝的命运。
是以白象王赶紧大量示好给下缅甸的孟人,只要这些孟人不投靠莫子布,就会获得比以往更大自主权。
同时又指示巴拉敏丁在萨尔温江西岸建立防线,并想办法修复沙廉、勃固等地的炮台,防备莫子布的水师。
莫子布看到这个情况,也经过仔细研判后,迅速将整个上下缅甸的形式,用地形图的方式画了出来,并命准备回到广东去打通关节武世营,把这副图和亲笔信交给林通。
并且严格嘱咐林通,地形图和亲笔信只能给两广总督李侍尧看,交则要交给大学士傅恒。
熟知乾隆脾气的莫子布知道,你把这个交上去,自傲自大又敏感的乾隆,一定会以为莫子布在挟功要好处。
对付这种人,有了功劳你不要大声嚷嚷,一定要保持低调,一副为大皇帝效命是我三生有幸的样子。
你越是这样,乾隆就越想对你好,显示一下天朝上国的慷慨。反之处处显摆功劳,可能会适得其反。
可以说,莫子布关注了大量历史博主,使得他成为了这个时空,最了解乾隆的人之一。
所以,莫子布干脆把功劳交给即将接受烫手山芋的傅恒,通过傅恒去向乾隆要好处,通过傅恒去告诉乾隆,是谁在效命。
当然,这么做的最主要原因,是莫子布现在的要求和实力,还不足以支撑他这直接与乾隆讨价还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