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北山区本来就行进艰难,明瑞还带着一万多人狂奔几百公里,后勤的破绽,可谓处处都是。
白象王孟驳在阿瓦与群臣商议,决定派贡榜王朝名将莽聂缈遮(也叫内苗.希修)率王朝禁卫精兵九千,前往西北的新街(八莫)驻守,隔着伊洛瓦底江设立营寨,阻挡清军装模作样的北路军。
大将马哈.希修率军一万五千,前出蛮结、腊戌一代凭天险抵抗清军。
另一位大将马哈.希哈修亚率军八千作为接应。
并命令一路上所有的部落、官员全部撤退,辎重带不走的一律烧毁,沿途必须坚壁清野。
悍将登贾.敏康负责率数千部落军展开游击侵扰,骚扰并切断清军的补给线。
。。。。
此时的态势,乃是清军北路军的额尔景额在西北方。
明瑞已经率军直奔南面的阿瓦,位在南方偏东。
清军北路军和明瑞主力中间,就是珠鲁讷坚守的木邦城作为大后方和明瑞军的补给运送站。
缅军的策略很简单,他们将九千禁军,也是主力中的主力派去了顶住清军的北路军。
等到把清军北路军耗走或者击败后,从后方翻越高山插过来,攻占清军的粮草辎重大本营木邦。
最后,算上袭扰的登贾.敏康,三路大军合围清军,然后吃掉明瑞深入的孤军。
做完了这些安排,白象王辛骠信极为兴奋,此战缅军就如同开了全地图挂一般,就等着清军上钩,然后吃掉他们。
在白象王看来,这或许是他攻灭暹罗国后,又一次惊天动地的大胜。
。。。。
十一月中,清军北路军偏师到达新街,果然发现缅军早已严防死守,守城的缅军不但精锐,人数还有九千之多,比清军北路军还多了一千人。
这进攻方比防守方人数还少,人家还有天险,这仗肯定就没法打了。
清军与缅军对峙数日都无可奈何,于是主将额尔景额决定示弱。
他这八千人中,有四千是云南绿营,战斗力相对低下。
于是额尔景额命他们上前挑战,自己则带着悍将海兰察等人在城外密林中设伏。
缅军主帅莽聂缈遮虽然是名将,但己方有极大优势,敌军人数还少,于是他也没忍住,于是派兵出城作战。
缅军以两千人攻击作为诱饵的云南绿营,初战杀云南绿营数十人,次日再战又杀百余人。
莽聂缈遮在之前的第二次清缅战争期间大破清军,内心骄傲无比。
现在一看,清军号称调集精锐,但那也就是比之前的兵将稍微精锐一点而已。
于是第三日,他命缅军大举出战,一共出动四千人进攻云南绿营。
但莽聂缈遮不知道,额尔景额根本没给云南绿营布置诱敌深入的任务,他是直接就把云南绿营给顶上去的,这完全就是云南绿营的真实实力展现。
果然,云南绿营顶不住缅军的进攻,战不过两个时辰就完全溃败。
那场面,相当的真实,因为他们确实是被击败了,不是在作假。
莽聂缈遮当然看得出来,他异常兴奋命缅军大举压上进攻。
结果,就在追击的过程中,两边山上一声炮响,清军两千步骑猛冲而出。
骑兵是悍将海兰察带领的关外吉林驻防八旗,步军也是四川西北常年跟大小金川土司开片的精锐。
缅军在追击中无法保持阵型,清军则来的极快,海兰察一马当先突在最前面,瞬息间连发五箭射杀三人,随后率队冲入缅军中大砍大杀。
缅军猝不及防,前军被杀两百多,迅速朝后溃退。
随后缅军在城外组织第二道防线,但阵型尚未完成,海兰察率清军精骑又猛冲过来,缅军士兵根本来不及装填,再次大败。
五百余清军骑兵在四千缅军阵中来回冲杀,不到半个时辰斩杀缅军四百余人,缅军全线崩溃。
城中的莽聂缈遮这才知道麻烦大了,赶紧把缅军的数百骑兵放出去掩护。
海兰察见来了骑兵,只能放弃继续冲杀,去顶住出城的骑兵。
此时,两条腿飞奔的四川兵也赶来,清军步骑合围,几乎尽杀了这三百缅军骑兵。
倒是缅军步兵,借着这个机会,丢盔弃甲飞快的跑回了城中。
此一战,清军除开云南绿营外,仅仅损失十余人,合计杀死缅军步骑超过九百,伤者二千多。
要知道,这些士兵可是贡榜王朝的禁卫军,比莫子布在阿瑜陀耶城外击败的苏基将军那种准一线部队,要精锐的多。
但是他们在面对清军精锐的时候,却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莽聂缈遮这才知道清军的实力,至此一味坚守,根本不敢出城。
同样,清军也打不动拥有天险的新街城,双方开始了对峙。
但清军就在国门线外,补给远比缅军方便,按正常情况,大不了就是对子而已。
只是清军对得起,缅军可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