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9章 余波(1 / 2)古月今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事情不大,就一篇文章。

可就这么一篇文章,在这知识匮乏的年代,在这大学生包分配中专生都自带干部身份的年代,威力之大,匪夷所思。

便如陆岩所料,转天镇上乡里就拉起了宣传横幅,那象征荣耀的红色“大字报”都贴村里来了,一时间人们津津乐道。

与此同时,作为治下一大功绩,这件事被珍而重之上报到了市里,随之而来的是愈发轰动的宣传表彰。

市日报社市电视台都亲自上门采访来了,同行的还有市里的重量级领导。

正儿八经的好处也有,一个是现金,乡里奖励三百,镇上奖励五百,市里给了一千。

一个是市日报社的约稿,邀请他担任特约作者,甚至在看过一些文章后,愿意给他开辟专栏。

最后是一份调令。

是的,调令。

这是一份来自市里的邀请,表示可以调他到市里直属的机关单位从事文字撰写工作。

只不过这份调令并不高调,是以口头性质传达,毕竟上面也是要面子的,这种事答应也就罢了,你好我好大家好,可万一要不答应,不愿意,岂不没脸?

所以历来这种事都是先通气的。

而这些個好处,除了最后一项,剩下的,陆岩照单全收。

于是,总共一千八的现金之外,他还直接成为了市日报社的专栏作者。

也别小看这专栏作者。

就这个身份,他那些随笔,散文,都可以轻松变现,文章在本地报纸上发表的门槛几乎降到零。

而这场风波随着某一日一篇重量级文章的高度赞扬,肯定,掀起的是更大的波澜。

此时陆岩接到的稿费通知单已经三张,两张人民日报,一张经济日报。

稿费还行。

就第一篇低点,四千多字,一百块,合千字二十五。

后面两篇基本上都是当下的顶格,千字五十,拿了一共三百块钱。

再加上市日报社这边给的,马马虎虎也算是一个靠笔杆子吃饭的文字工作者了。

这会杨雪也终于想起来到底哪不对。

“不说要争取上面的支持把藕粉生产发展成为产业么,怎么当时一句都没提?”

这天三月十号,星期二,农历二月十一。

距离上次乡镇领导上门报喜已经过去差不多一个星期了,此时因为上面的肯定,市里已经掀起一股学习讨论的风潮。

一早杨雪便如往常一样来到家门口。

天气好了。

惊蛰已过,积雪消融,明媚的阳光洒落大地,后院桃枝未绿,却是快要红了桃花。

只是多少还有些早春的料峭与清寒。

这会藕粉生产还在继续,挺好的,并不愁卖。

陆岩大致了解过,眼下周边一天生产出来的藕粉至少三千斤。

这个产量比月初刚开始的时候多了很多,几乎是三倍。

但都能轻松卖出去,因为这会都不太需要自己张罗找人,随着消息的传播,很多人自发的就找上门来了。

有些甚至是上百公里从市辖区之外过来的。

得益于此,参与进来的人又多了很多,那些刚开始自己挖自己加工的,很多都改变了模式,变成收购加工。

这一块老陆家也是受益者,重新提上来的产量,使得几乎每天都日进斗金。

陆岩倒也不太关心这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