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敌人的目标并不是大方城,而是另有谋划?围点打援,兵力并不太充足啊!或是等着水西土兵赶来会合,再用土兵来攻城?”
高得捷摇了摇头,想得脑瓜子疼,却是不得其解。
不明白,就少说话。已经被打了一次脸,高得捷也学乖了。
稀奇古怪的打法,稀奇古怪的武器,让高得捷到现在还时时想起失败的情景。
“难道伪太子就是靠这些歪门邪道,才取得那么惊人的战绩?不可能啊,那他就还一定有未曾拿出的致胜之术。”
高得捷扒着城墙,探着脖子看,想从明军的行动中,查探到些端倪。
此时,城外的大营内,黄立正与众将商议攻城的作战。
按照土营的工程进度,天黑时便能完成坑道作业。黄立没有布置夜间攻城,而是定在明天日出之后。
“李岳的火枪营,还有两個山地营,此次不参加攻城作战。待我军在城内胜势已定,便直入水西。”
黄立虽然心里着急,但却没有提前分兵行动。
李岳这三个营,暂时在大方城以南立寨安营,阻击可能来援的敌人。
不差这一天,黄立安慰了自己一句,目光投向在座的将领。
“殿下,末将请命,为攻城先登。”罗双福得到了胡茂祯的眼神鼓励,躬身拱手道:“殿下宽宥接纳,末将却寸功未立,着实惭愧。”
黄立微抿嘴角,露出笑容,颌首道:“罗将军既主动请缨,那便把先登任务交给你。两个营为先登部队,其他部队作为后续。”
胡茂祯暗自松了口气,这两个营正是他率领的湖广绿营。虽然明军安插了精兵强将,但士兵还没大变。
“攻破大方已经是毫无问题,这功劳不抢白不抢。自降附殿下以来,还未有立功表现的机会呢!”
胡茂祯相信,经过此战,殿下才会完全放心,把这两个主要由原湖广绿营组成的部队,视为明军的一部分。
“击败大方之敌后,由临国公率两营将士在此地驻防,我率大队晚一日进入水西腹地。”
黄立没有让李来亨去打七星关,在他看来,什么咽喉,什么锁钥,其实夸张的成分更大,实际上并没有那么重要。
驻兵大方,也只是以防万一,有个后方据点。至于云南方向的清军,路途遥远,暂时不用考虑。
何况,攻取大方后,应该能缴获部分粮草物资,对于明军来说,能缓解很大的的后勤压力。
李来亨不争不抢,拱了拱手,表示遵命。
“剩下的就没什么啦!”黄立笑了起来,说道:“除了警戒部队,今晚都好好休息,养足精神,明天攻城。”
众将应喏着,起身施礼后,纷纷离去。
待人都散去,李来亨才开口说道:“殿下,水西情况不明,还是多带点人马,哪怕是一个营也好。”
黄立摇了摇头,说道:“有国公在大方坐镇,我军就算作战不利,也有退路。而且,从俘虏口中得知,吴三桂在水西并未有信息传出,这很不正常。”
高得捷败了,可战场上除了死尸,还有伤兵。这可帮了黄立的忙,让他对水西形势,有了乐观的估计。
“吴三桂所部甚为精锐,且装备精良,恐怕不是土兵能够抵挡的。”李来亨沉吟着说道:“土兵虽有地利可倚,也不过是给吴军增添些麻烦罢了。”
“嗯,如果是在沟壑纵横的水西,少量土兵切断吴三桂的对外联系,倒也是有可能的。”
黄立却是不同的意见,说道:“我虽不看好水西,可也不认为吴三桂能够轻易取胜。从吴军征剿水西到现在,不到三个月,战局未必会明朗。”
黄立依稀记得吴三桂打水西好象是半年左右的时间,难道两三个月就分出胜负?剩下的时间里,安坤等人都是在逃命,这不太可能。
何况,刘享率领的特遣队,那是得了自己倾囊相授的真传。再加上那一肚子坏水,应该是吃不了亏的。
李来亨不再多言,通过李岳,他也知道一些三太子殿下的奇异之处。不说是未卜先知吧,但很多时候的精准判断,却是令人难以置信的。
“或许,真有天眷神佑,真有气数这么回事。历朝历代的开国帝王,虽是艰苦卓绝,但运气却没有差的,岂非天人之所辅赞?”
黄立不知道李来亨所想,也不会提前与他商议晋封郡王的事情。现在,他觉得身边还少一个学问渊博的秘书。
有些明朝的规矩,黄立并不知道。比如郡王的封号,以及赐谥号又该如何拟定。
“这些事情只好暂缓处理,省得闹出笑话,反而不美。”黄立这样想着,与李来亨分别离开,前去休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