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五十六章 扩充军队,大饼当空(2 / 2)样样稀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安坤在特遣队到达的第三天,便带着师傅张默、其叔安如鼎、其妻禄天香、大将叉戛赶到,并恭敬地跪拜,接受了定王颁下的令旨,赐下的礼物。

再怎么自大,安坤也知道与吴三桂的实力有不小的差距,能够得到外力的援助,对于胜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之前常金印等人忽悠的“海上已立新君,晋王谕令起兵”,安坤岂能没有分辨力,一说就信?

他所在意的,还是一个大义名份。以此来号召和争取更多的反清力量,包括贵州的众家土司。

“要继续隐忍,还要曲意奉承讨好?”安坤未等听完,便皱起了眉头,“举旗起事,已是箭在弦上,恐怕万难更改。”

刘享也皱眉,脸色沉了下来。这还没说完呢,你着个屁急。就这德行,难怪殿下看不上你,认为你难成大事。

常金印在旁适时地插话道:“安宣慰,请稍安勿躁,且听刘尊使说完,才能明白其中的关窍。”

禄天香轻轻拍了拍丈夫的手,微笑着说道:“刘尊使勿怪,奴家的夫君就是这个操切的性子。”

刘享轻轻颌首,对禄天香倒是有些刮目相看,便继续开口解说。

安坤听着听着,黝黑的脸上现出笑意,咧开大嘴,露出发黄的牙齿。显然,他也不是傻子,听出了其中的巧妙之处。

待刘享说完,端起茶碗喝水,安如鼎已经是喜形于色,一拍大腿,脸上的皱纹更加深刻,叫道:“原来如此。高明的计策,令人叹服。”

禄天香也笑着连连点头,用目光向丈夫示意。

安坤赶忙拱手道:“刚刚是在下鲁莽了,刘尊使勿怪。此计精妙,在下便照计行事,请刘尊使放心。”

刘享微笑着说道:“这还只是其一,殿下深谋远虑,赏罚分明,不会令抗清志士失望。”

说着,他拿出另一份令旨,起身说道:“安宣慰,请接殿下令旨。”

安坤等人赶忙起身,再次大礼拜下,听旨接旨。

等听明白令旨的内容,安坤等人脸上的神情都有了变化,有惊喜,有诧异,有热切,不一而足。

明朝是土司制度完善的时期,虽袭元制,却大为恢拓,将土司制度发展成为一种完整的制度。

按照官职大小,土司武职分别为宣慰使、宣抚使、安抚使、招讨使;文官则以土知府、土府同知、土知州等排列,皆授诰命,余者皆授敕命。

而明朝对土官的承袭规定甚严,前后变化较大,所有的明文法令,皆在防冒袭及因承袭不明引起族人的争端。

通常的承袭顺序是:土官有子则长子继承,无子则按孙、婿、妻、舍人(土司家族)、女及外亲。

在黄立的令旨中,则给土司又增加了一个降阶承袭的名额。也就是说,安坤的长子可以继承他的宣慰使,还可以指定一个继承人为宣抚使。

而且,这不是专门对于水西的恩典,是对所有抗清助明的土司都适用。甚至于,对于抗清有功的土目,也可以赏其功,成为土司。

大饼如皓月当空,又大又圆,此时就挂在众人眼前,甚至能闻到大饼散发出的香气。

至于什么时候能吃到嘴里,就看你们为抗清复明卖力效死,早日成就大业,等三太子登基称帝了。

“微臣谨接令旨,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安坤大喜过望,声音都颤抖起来,叩首接旨。

要知道,围绕着土司之位的继承,往往是黑暗和残酷的争夺。

这与争夺皇位是差不多的道理,特别是子嗣众多的土司,为了抢土皇帝之位,刺杀、谋杀、攻杀,往往是血淋淋的过程。

三太子所颁下的令旨,则在某种程度上能够避免这种悲剧的发生。

比如,安坤正妻是禄天香,嫡子是安胜祖,自然是宣慰使的第一继承人。

可安坤还有个宠妾陇氏,就是身带异香,令吴三桂垂涎三尺的美人。如果陇氏有子,岂不是也有了头衔,少了很多的纷争和纠结。

安如鼎和叉戛则有他们的心思,毕竟令旨上也讲明了对有功之士的奖赏。他们也是有机会成为什么安抚使、招讨使之类的土官。

当然,令旨中的封赏也是有前提条件的。首先在时间上,是光复大明、天下已定之后;其次在新晋土司地盘上,也没有明确的规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