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七章;没一个是简单的(2 / 2)恰在时节逢上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在汤和看来,李善长叫上他们,无非是要做什么事,而且这个事,只能他们提出来,朱元璋与朱元启再接受。

汤和仔细思索一会,突然灵光一闪,王?

汤和觉得自己似乎抓住了要点,朱元璋与朱元启只是拒绝封王,而没有认为不可为王,那若是自行称王呢?

若是自己称王,自封为王,那么韩宋知道了,也没有办法,只怪他们下诏书太慢,这样既解决了这个问题,也不会太过得罪韩宋,即便他们不爽,也只能憋着。

想到这些,汤和明白了,李善长与朱升这次让他们来,就是为了让他们提出,朱元璋与朱元启称王之事。

那一部分的其他人,也很快想到了这些,像全旭,徐达等人,也是很快明白了其中的要点。

而有一部分暴躁一点的,想了半天没有思绪,结果直接蹦出来一句:接那狗屁韩宋的封王做什么,大帅就应该直接称帝!像徐寿辉他们,不都称帝了?这皇帝,大帅同样做得!

这粗暴的话语,让众人的呼吸一顿,瞳孔一缩,称帝?这似乎是一个更好的点子。

哪怕是汤和,徐达等人,都忍不住有些激动,称帝啊,在他们看来,朱元璋为何不能直接称帝呢?

随即,不断有人开始附和这一观点,朱文正与李文忠听后,心跳同样慢了半拍,彼此对视一眼,又很快恢复。

他们两人都被朱元璋与朱元启问过这个事,他们心中多少有些谱。

李善长与朱升看着这一幕,都笑了,笑得很是开心。

他们两人都知道,他们都看得出,听得出朱元璋现在没有称帝的想法,但劝说朱元璋称帝,他们两个早已想到这点,也是非常不错。

虽然他们看来这概率不大,但若是称帝被拒绝,称王不就顺理成章了吗?而且这也能给韩宋一个说法。

你看我们大帅都拒绝称帝了,只称王,你们还有什么不满意的?这边又刚与脱脱打完仗,破了元廷百万大军,你们韩宋是不是得表示一点?

李善长甚至连跟韩宋要东西的措辞都在短暂的时间里想到了,他现在总管后勤物资,可是知道其中的艰难,钱粮与物资,他是从来不嫌多的。

“两位先生,某也认为花云兄弟说得不错,那徐寿辉尚且能称帝,我们家大帅为何不可?且如今又败元丞相脱脱亲自率领的百万大军,治下祥和,百姓安居乐业,正应当称帝!”

李善长与朱升暗自点头,论勇武,冲锋陷阵,汤和或许不如常遇春,论智谋,徐达等人也不输他,但他这个人,很通透,且又有朱元璋与朱元启的情谊在,度时势,知进退,却是难得。

徐达等人紧随其后,附和花云与汤和之言。

李善长看着众人如此,便是开口。

“诸位说得不错,我们家大帅,文治武功皆是顶尖,为何不能称帝?这样吧,今日时日尚早,我们不妨一同前往,劝说大帅,诸位以为如何?”

李善长说到这里,汤和,徐达等人哪里还不明白这两人打的是什么主意啊,尤其是汤和,他敢肯定,李善长与朱升肯定是得到了朱元璋或者朱元启的同意,甚至是那哥俩都点头才会来行此事。

不然,哪怕再借几个胆子给李善长,他都不会这样大张旗鼓的做这个事,深知李善长性格的他,这事李善长若是没有得到朱元璋或者是朱元启的同意就敢这样做,他就敢把自己的脑袋拧下来给给李善长当夜壶。

李善长话音一落,一部分就显得很是迫不及待,显然没有注意到里面的那些道道。

“李总事说得不错,趁着天色还早,走,大家一起去劝说大帅。”

“对,我们一起去,我们一起劝说,大帅定然同意。”

汤和,徐达等一部分武将,以及李善长与朱升,听到这个话,心中皆是暗骂蠢货。

尤其是李善长,心中更是庆幸,还好这事是朱元璋与朱元启先点头的,要是没有这两人点头,他们这样简直就是在逼宫,而且这样的话,怎么能说出口。

有点脑子的,都在想着远离这样的人一些,太容易被当枪使唤了,最后怎么死的可能自己都不会知道。

汤和无奈,站起身来。

“诸位,且听某一言,接下来去劝说大帅,只需表达我们的心意便可,若是大帅实在不同意称帝,那我们再劝大帅称王,如今大帅的身份,俨然已经不符合大帅与副帅,今日,最起码也得劝大帅与副帅称王!”

汤和不得不打个预防针,他是真怕有些人脑筋转不过弯,一股脑的劝朱元璋称帝,本来是好事,恐怕也会被弄成坏事。

李善长看着这一幕,更开心了,这样的事,他是真不想掺和,即便不得不做,也是尽量少掺和。

有汤和,徐达这些人在,他与朱升,也都是大松了一口气。

别看这些武将现在和和气气的,一口一个总管,说得好听,要是有个几句不对付,这称呼立马就变,甚至还想陪他练练拳。

“好,我们听汤和大哥的。”

别说,在表面上,汤和在众人心中的信服度,不管是周德兴还是徐达等人,都是比不了的。

李善长也是抓紧机会,赶紧带着这帮人去找朱元璋与朱元启。

“好,既然大伙都决定好了,那我们这便去!”

朱升老神自在,看了这么久的戏,让他很是满足,今日他也算是知道了这些人的脾性。

李善长话音落下之后,朱升便起身与李善长一同走出,汤和等人紧紧跟着。

驻守王府的冯国胜与郭兴,看着这么多人一同而来,两人当即把他们拦了下来。

这些人都能理解这两人,毕竟是他们的职责,朱文正与李文忠也没有站出来说,等了没多久,就等来了朱元璋的传令。

冯国胜与郭兴校对之后,当即放这群人进去,心中虽有些好奇,但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