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八章 隔空邀约(2 / 2)范仪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批驳一下其“素质至上”主张和观点就够了。

“我……也抽时间看看他的大作,一点都不了解,就随意评价,似乎也不太好。”

听了黄漪漪的评价,金尚也坦然地说着,然后继续问道:

“我打算公开为吕辽鸣不平的事,你们有什么意见?”

魏双萍和李萱只是被叫来旁听而已,了解一下公司内部的工作重心。

郑良知默默端着保温杯喝茶,年轻人的事,他也不是太懂,就不多说什么了。

被叫过来开会的刘燕青只懂技术,人情世故也不甚了解。

明了新时代女性想法的王燕赞同道: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别说吕辽没什么大错,即便真犯了‘天条’,也自有‘天兵天将’来捉拿,哪里轮得到一小撮人组团欺负一个小年轻?以女性的视角来看,多半也是同情吕辽居多……”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金尚不失时机地补充着,王燕反应也很快,了然地点点头:

“看不惯,但不会视其为敌寇,而是心存怜悯与惋惜,并想要纠正其错误。所以,小金总为他说几句好话,并无不妥。”

对此类操作最为熟稔的赵荣珍琢磨了片刻后,才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如果只是在遭受不公对待方面,说几句公道话,还是可以的。但是,我认为小金总最好还是和他划清界限,旗帜鲜明地反对他宣扬的‘读书无用’的观点,这一点很重要,否则,您可能会陷入比较麻烦的舆论漩涡中,处境比吕辽也好不了多好。”

“这个自然!”

个中尺度,如何拿捏,金尚也是有考虑的。

过往的经历已经注定了金尚和吕辽就是对立的两面,真要和他沆瀣一气,十多年“学霸人设”就要崩塌了。

争夺年轻人意见领袖地位的时候,绝对不能放松警惕,但是,遇到“跨界”而来的不公对待,则很有必要一致对外。

只要入局,谁也不能独善其身,吕辽这个“学渣”还在反抗,金尚这个“学霸”才立得稳。

既然大家勉强达成了一致,金尚也可以放心大胆地干,让部下们开始操作了。

“有关电视栏目中发生的事情,以及报纸上的点评,就是舆论关键。以我个人的名义,在线上线下投放署名文章,主要观点包括以下几条……”

会议室其他相关人员纷纷取出笔记本记录,金尚开始郑重地说道:

“首先,我对那么多专家教授组团上电视节目,就为了将一名有点小名气的年轻人骂得狗血淋头十分不解。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审判现场,正在举证质询,断案定罪呢!”

“其次,节目的主持人也有失分寸,不停打断吕辽争辩的话,以成年人的话术,一而再再而三地试图激怒吕辽,挑起嘉宾之间的对立,激化矛盾。我严重怀疑节目组是不是欺骗了吕辽,一个正常人,尤其是心高气傲的年轻人,压根不可能会接受上这么一档就是为了让自己丢人现眼的节目。”

这年头,真不能太过高估媒体人的节操,未来互联网时代的网红们为了博出位而挑战各种底线,如今的收视率直接关系到广告费的投放情况,这就与工资和奖金、补贴息息相关了。

都是为了养家糊口,用一点小手段也不是不能理解,但是,组个专家“天团”,拉偏架,就为了欺负一个孩子,实在是太有失身份了。

“文章里暗示一下,节目有涉嫌侮辱和诽谤的嫌疑,如果那些捕风捉影的所谓证据、证人、证言有不实情况,包括点评嘉宾和节目组在内,已经侵犯了吕辽的名誉权,实际上造成了经济利益损失。对当红作家来说,名就是利,因为声誉受损,小说和散文集销量下滑的损失,完全可以起诉要求赔偿……”

“再次,明确指出对吕辽作品的批评,完全超出了应有的范围。用刻板的文艺标准来评价年轻人喜闻乐见的通俗文章,这已经不是评论,而是肆无忌惮地挥舞大棒扣帽子了,甚至近乎于无视法律,对他人进行近乎于诽谤的人身攻击,强烈呼吁有关部分彻查此事。”

“最后,说一下近况,因为我本人忙于学习、工作与享受生活,很少关注外界的事,近期才注意到和自己有过些许瓜葛的吕辽,有关我们之间的骂战和争议,公开邀请吕辽来京城一趟,当面聊聊。道理不辨不明,和那些大了好几轮的专家教授聊不到一块去,和我这个同龄人总该有共同话题了吧?”

……

断断续续说了好多,一一记下的赵荣珍见差不多了,才郑重问道:

“既然是小金总的署名文章,那我们起草的时候,应该以什么态度和立场来撰写?”

金尚早有打算地答道:

“对吕辽的作品,不置可否;对吕辽本人的选择、作风和坚持对教育持有的片面态度,略加质疑;至于社会上那些居心叵测的偏激言论,严加批驳。”

“争议归争议,不要随意给人贴标签,上纲上线?”

“差不多!麻烦赵主编把把关,样稿下午给我看看,确定没问题后,网上先公开,然后争取上今天的晚报,最迟让明天京城的几大报刊都转载。”

“我尽力!”

赵荣珍笑着应诺。

在京城业界打拼这么多年,还是有点人脉的,小老板的这点要求,并不难做。

见事情告一段落,王燕有点疑惑地问道:

“这就够了?要是没人关注怎么办?”

“小王,你得知道,这里是京城……”

赵荣珍笑着回应道,

“换个地方可能说不好,京畿重地,不可不察,可不是一般地方舆论可以相提并论的。”

远的就不说了,本公司内部,或许一名普通的保洁阿姨,都有几个有点能量的亲戚。

坐看年轻老板和下属商量工作的郑良知,周末小聚的朋友,也许都不是一般人。

闻言的王燕一愣,旋即反应过来。

“难怪有本事,有心气的人都喜欢往京城跑。”

这里的机遇更多,虽然难以立足,出头更难,但是成功的上限也更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