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二章 各势力结局(7)(2 / 2)蓝色薯条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王守仁一生中的经历,其受到道家的影响明显多于佛家,但其终究不离儒学本质,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

王守仁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第十四位是兵家孙武,历史记载,孙武出生于公元前543年,崩殂于公元前469年,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大灾变前山东省北部人

孙武是华夏春秋时期着名的军事家、政治家,着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有兵圣之称

孙子兵法全书共分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十三篇,阐述了战争中制胜敌人的规律,军队应该怎样组织和建设,作战时必须遵循的战略原则,临阵击敌的战术技巧,一些特殊的战斗方法,以及军队的后勤工作等,孙子兵法短短的13篇5000字,体现了孙武完整的军事思想体系。

第十五位是兵家李靖,历史记载,李靖出生公元571年,崩殂于649年,字药师。雍州三原大灾变前陕西三原东北人。李靖仪表魁伟,他写有李靖六军镜等多部兵书,善于用兵,长于谋略,唐朝杰出的军事家,有战神之称

李靖才兼文武,出将入相,为唐朝的统一与巩固立下了赫赫战功,成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同时,他将治军、作战又积累了一套成功的经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华夏的军事思想和理论。

第十六位是兵家岳飞,历史记载,岳飞出生于公元1103年,崩殂于公元1142年,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大灾变前河南汤阴县人

华夏历史上着名军事家、战略家、书法家、诗人,抗金名将、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遭受秦桧、张俊等人的诬陷入狱,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与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同被杀害,岳飞被兵家老祖孙武所救,心灰意冷隐居修炼

岳飞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民间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夹击金军,以收复失地。岳飞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金rn传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评语,有武圣之称。

第十七位是兵家徐达,历史记载,徐达出生于公元1332年,崩殂于公元135年,字天德,濠州钟离大灾变前安徽凤阳市人,明朝开**事统帅,淮西二十四将之一

徐达一生骁勇有谋,战功及筑边皆功劳显赫,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他话语较少而思虑精深,在军中,军令一旦发出便不改变,各位将领遵奉其令都凛然畏惧,而在太祖面前则恭敬谨慎像不敢讲话一样

徐达善于安抚将士,与下级同甘共苦,将士无不感激他的恩德愿意报效尽力,因此,兵锋所向无不克敌制胜。更能严格约束部队,所攻克大都会二处,省会三处,府城县城一百余处,市井安然,百姓不受战乱之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