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藏不由沉醉,勒马问行者道:“悟空,前面高山,有路无路?可别不良于行,得小心慢走!”
孙行者笑道:“自古道:山不碍路,路自通山。即便无路,开一条便是。师父这话似个公子王孙,不象个走长路的。不走上一遭,怎知道有路无路?”
唐僧道:’虽然是山不碍路,但恐险峻之间生怪物,密查深处出妖精。”
八戒道:“这里管取太平无事,毕竟相近极乐世界不远,哪个妖精能于此栖身。宽心,宽心!”
沙亮道:“不然,越是取经成功在即,更不可大意。”
师徒正说,不觉的到了山脚下。
行者取出金箍棒,走上石崖,叫道:“师父,此间乃转山的路儿,忒好步。快来,快来!”
唐长老放杯策马,行途加快。
沙亮向前望,转过山又见一派黑松大林。
唐三藏缓观山景,忽闻啼鸟之声,没来由升起股熟悉之感,不觉潸然泪下。只道是思乡之情,兜马念道:“我自天牌传旨意,锦屏风下领关文。观灯十五离东土,才与唐王天地分。甫能龙虎风云会,却又师徒拗马军。行尽巫山峰十二,何时对子见当今?“
孙悟空道:“师父,放心且走,莫要多忧。你常以思乡为念,全不似个出家人。古人云,欲求生富贵,须下死工夫。前行处,终有归期。”
八戒捣乱道:“想是我佛如来舍不得那三藏经,知我们要取去,抢先搬了;不然,如何只管不到?”
沙亮却道:“莫胡谈!老和尚有大毅力,向来不曾懈怠。只如今动了感情,说不定是此间有他昔日故旧。”
唐三藏道:“徒弟们,不要妄论佛祖。继续前行把,但不知西天路还在那里哩!”
孙行者道:“怕他怎的!”
唐僧害怕,又叫道:“悟空,我们才过了那崎岖山路,怎么又遇这个深黑松林?不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我也与你走过好几处松林,不似这林深远。你可要在意。”
迈进松林后,只觉景色分外矛盾。这松林——
东西密摆彻云霄,南北成行侵碧汉。密查荆棘周围结,蓼却缠枝上下盘。藤来缠葛,葛去缠藤。藤来缠葛,东西客旅难行;葛去缠藤,南北经商怎进。
在林中,难分日月;行数里,不见斗星。那背阴之处千般景,向阳之所万丛花。又有那千年槐,万载桧,耐寒松,山桃果,野芍药,旱芙蓉,一攒攒密砌重堆,乱纷纷神仙难画。又听得百鸟声:鹦鹉哨,杜鹃啼;喜鹊穿枝,鸟鸦反哺;黄鹂飞舞,百舌调音;鹧鸪鸣,紫燕语;八哥儿学人说话,画眉郎也会看经。又见那大虫摆尾,老虎磕牙;多年狐狢妆娘子,日久苍狼吼振林。
实在是一边妖邪,另一边圣洁,矛盾之极!
孙悟空引唐僧径入深林,使铁棒上前劈开大路,行经半日,逍逍遥遥,仍未见出林之路。
唐僧突然不愿走了,叫道:“徒弟,一向西来,无数的山林崎险,幸得此间清雅,一路太平。这林中奇花异卉,其实可人情意!我要在此坐坐,一则歇马,二则腹中饥了,你去那里化些斋来我吃。”
行者道:“师父请下马,老孙化斋去来。”
那唐长老果然下了马。。坐松阴之下,
八戒将马拴在树上,歇下行李,取了钵盂,递与行者,转身去寻花觅果闲耍。
孙悟空道:“我去了就来。师父稳坐,莫要惊怕。”
唯独沙亮守在原地,越来越觉得唐僧此时的状态有异,好像金蝉子的记忆再次觉醒了。
忽听得女子嘤嘤的哭声,且喜且怜道:“哥哥,长老哥哥,你终于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