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餐,阿标的餐厅特地准备了地地道道的淮扬菜,作为当年的国宴选择,淮扬菜口味包容。久而久之,也成为了最让外国人喜欢的中国菜系。
阿标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一代移民,多年的异国他乡岁月,显得他有些苍老,即便阿标告诉陈江离,他才年仅三十五岁。
陈江离一行人享受着在异国他乡的温暖,这年头在国外遇到麻烦,只要去找同胞,他们都会提供能所力及的帮助。
只不过华人在国外对权力的要求不高,华人只想闷声发大财,传统文化的隐忍一定方面锻造了他们,一定方面却也害苦了他们。
像当年印尼发生的排华暴动,原因就是华人占据了社会大量财富,但是却没有在社会形成自己的影响力。
那场暴动带来的反思很深刻,当时湾湾的同胞,听说这起暴动之后,几乎第一时间走上了街头,痛斥当局的软弱和无作为。
而在意太利,前年、去年都都发生过排华示威游行,相关议员不断提出议案,要求改变相关法律,加强对亚裔暂住的管控。说到底就是变相的驱逐,若不是这项议案引起了韩裔、日裔的不满,恐怕还真就通过了。
晚餐中,阿标和同胞互助会的几位元老同陈江离坐在一桌。亲切的问着国内的情况,他们虽然听说了改革开放,但是一直没有亲眼见过。
陈江离一五一十的讲述着国内的改变,从这些人听后的欣喜来看,他们是真的替祖国高兴。
“2年的时候,我家里卖了祖宅,让我舅舅带我来意太利,当时原因就是家里穷,穷疯了我爸才会这样做。”听完陈江离描述之后,一位叫周婷的互助会成员动情的说。
阿标点了点头,“我79年偷渡去香江,家里六口人,地少人多。为了弟弟妹妹能上学,我不得已跑到香江去做工,最后来到了意太利。弟弟结婚、妹妹出嫁我都没有机会回去。十三年了啊!”说罢阿标摸了一把眼泪。
在坐的同胞几乎都是泪眼婆娑,或许是因为听说了祖国渐渐富强,为生活在哪里的亲人感到庆幸。同时也勾起了他们更浓的乡思,尤其是当年他们出门奋斗,都是为了各自的亲人,但是他们却每天都煎熬在对亲人的思念之中。
陈江离感同身受的说:“大家心里苦我都知道,当年那种情况,守着一亩二分田,那真的是只能饿死。
但是如今国家渐渐富起来了,我相信离你们回家的日子会越来越近。”
所有同胞都深情的点了点头,如果说谁最渴望国家强大,那一定是这一批在外华人,他们对祖国强大的愿景,远超过本土国人。
“大家想看看国内的情况,我包里还放着一些照片,不过都是拍的盛海市。大家要喜欢的话,可以拿去洗几份。”苏平拿出一叠照片笑道。
苏平这一举动,引起了同胞们的欢笑,纷纷传递着照片,一脸幸福的看着这不过张的照片。
“是国内,是盛海!这个地方浦江,我到过这!”
“没错,国内是变了,盛海不输意太利任何一座城市了!”
“美,盛海还是那么美!”
听着同胞们的欢笑声,陈江离向苏平感激的微微鞠了一个躬。对于这些同胞来说,这太难得了。这年头亲人寄一张照片,得花一两个月的时间才能送达,而且费用昂贵。
“没想到,原来在国外这么苦。”龙遥一脸同情。
宋可可叹了口气,“如果是去留学看世界,那自然是一种享受,但是要是换作是在国外打拼,那就不一样了。”
龙遥点了点头,“今天我彻底没有出国的念头了,本来想出国都是听别人说国外如何如何好。但是现在看来,也就是出去拼死拼活镀一层金罢了。”
与龙遥一样想法还有很多,一行人中,看到这一幕,对出国的态度也变为了理性。开始思考到底有没有必要出国,出国是否适合自己。
事实上,当年出国中的多少人,都是随大流,或者被这种潮流所带偏。为了出国,多少花季少女选择嫁给外国华侨,无论对方相貌年龄。
然而十几年过去之后,在时光荏苒中才会明白,当初的选择是多么草率,尤其是看到祖国日渐富强。但是由于国籍已改,想回国已经是难于登天。
陈江离有些感慨的看着眼前这一幕,这是真正的世间百态,假如不在国外看到这一幕,也就无法明白很多道理。
晚饭过后,陈江离特意帮着阿标和他的伙计收拾。
听阿标说,这家餐厅阿标奋斗六年才开起来,还是靠同胞互助会攒的钱,而他自己则只有一手好厨艺。
如今他在意太利有三四家餐厅,从他手下走出去的学徒有十几个人。他也成为了同胞互助会的会长,也是最大的出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