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5章 远程敲竹杠(1 / 2)言不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宋朝谁的粮食最多?

皇帝赵匡胤?未必!

那得看谁的地盘产粮、存粮最多。

如今大宋朝的疆域大概是东到大海,西至陇山,北起白沟对契丹对峙,南与唐国划江而治。

这片不算辽阔的疆域里,土地最为肥沃,最为富庶的莫过于淮南,现如今掌握在李重进手中。(江南、蜀中还不属于宋朝)

扬州是不逊于东京的繁华城池,城中存粮恐怕甚于东京。

所以,赵光美在东京便敲竹杠之后,打算把手伸向李重进?

李重进如今与大宋朝廷貌合神离,随时都有可能谋反,怎么会给朝廷借粮?

吴廷祚以为自己听错了,或者……

可是看着赵光美一脸认真,一点都不像是在开玩笑。

“三殿下,这粮怎么借?”

赵光美笑道:“南粮北运,仰仗汴河水运,可是汴河漕渠近年失修,多有损毁,是时候该修整了。”

这又怎么扯到修运河了?

“平日里若要疏浚运河修漕渠,需得征发不少徭役,人力消耗甚巨大。然而如今,东京内外到处都是人,大把有力气的汉子……”

赵光美这么一说,吴廷祚一下子回过味来。

“三殿下是说以工代赈?”

“没错,一举两得嘛!”

“是个好主意。”

吴廷祚很想给赵光美数个大拇指,看来三殿下不仅“狡猾无赖”,头脑也甚是灵活,是个足智多谋之人。

“疏浚运河,是能方便南粮北运,却不代表李重进愿意借粮。”

“他愿不愿意借另说,重点是我们一定要借。”

赵光美道:“就对那些灾民说,淮南节度使李重进怜悯灾民,愿意借粮赈灾。奈何运河年久失修,船只无法北行,需得尽快清淤疏浚,修整加固堤坝。

如此,只要每日在供应足够的饭食米粮,想必灾民们是愿意前去干活的。”

“没错!”

吴廷祚恍然道:“三殿下这是故技重施,再用灾民和道义,敲李重进的竹杠啊!”

“是啊,虽然他不在东京,但这竹杠该敲还是得敲。”

赵光美笑道:“这粮食他要是愿意借,那是求之不得,要是不愿意……无数灾民,天下百姓都在看着。

他李重进一毛不拔,背信弃义,不顾黎民百姓生死,若再起兵反叛……哼哼,恐怕会人人唾弃吧!”

道德绑架!

就是要用这些所谓的道义和民意,把李重进逼迫到一个尴尬境地,进退维谷。

粮食他多半不愿意“借”,若是因此搞臭其名声,于大宋朝廷也是一桩大好事。

吴廷祚连连点头,赵光美小小年纪,头脑如此聪慧,一个灾祸在他手中消弭,反而成为一道无形利器。

修运河可不简单是南粮北运那么简单,倘若李重进真的反了,朝廷大军必然要南征平叛的。

到时候无论是大军南下,还是粮草兵器运输,运河都能派上大用场,提前疏浚修整意义重大。

未雨绸缪,一举数得。

而这些,并非出自于朝廷宰辅,六部九卿,而是出自于一个十五岁的少年口中。

天子有弟如此,大宋何愁不兴?

吴廷祚欣然接受建议,一边飞马奏报赵匡胤,一边着实招募灾民,以工代赈,整修汴水运河。

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干饭管饱,还有米粮为薪酬,这等好事对于无家可归的灾民而言吸引力很大。

顷刻之间便吸引了大量灾民,前往汴河堤坝两岸,开始热火朝天干了起来,声势浩大。

看着干劲十足的灾民,赵光美暗暗点头,还有层他并未明言。

等干完了活,这些身强力壮的灾民也是绝好的兵源,受过赵家的恩惠,何愁他们不为大宋卖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