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要关门打狗,这一方向的城楼就至关重要了。
一句话,大明修建的城墙质量极好,都是青砖包墙,城墙的厚度也够,就连粘合剂也是使用的是糯米浆。
看来朱元璋的高筑墙政策,被他的后继子孙贯彻的很彻底。
大安口绝对是守不住的,历史上袁崇焕也曾上书崇祯提醒说:
“臣在宁远,敌必不得越关而西;蓟门单弱,宜宿重兵。”袁崇焕看得很清楚,蓟门比较薄弱,应当设重兵把守。
不仅如此,袁崇焕又上了一道奏疏,说:“惟蓟门陵京肩背,而兵力不加。万一夷(指蒙古)为向导,通奴(指后金)入犯,祸有不可知者。”
因为宁锦防线坚固,皇太极打不破,就会以蒙古为向导,突破长城,来威胁北京。但是,袁崇焕的两次上疏,都没有引起崇祯皇帝的足够重视,不幸的后果被袁崇焕言中了。
从上面两份奏疏来看,袁崇焕不该死。
当然袁崇焕也有一些错误,比如向崇祯吹牛五年平辽,崇祯就一个刚刚继位的中二少年,也就信了。
还有私自议和,向蒙古科尔沁出售粮草等。但罪不至死,作为皇帝的崇祯,责任最大。兵部和内阁大臣,没有尽到辅佐责任,同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所以李安邦是不打算上书崇祯的,他们都没有能改变,他也不可能,他也不想改变这一现状,
因为他就等着皇太极带着十万满清精锐进来,好关门打狗,只要把这十万满门精锐留下一大半,后金灭亡就不可逆转。
哪怕大明内部也是烽火连天,区区三十万人口的后金,也不可能短时间内恢复起来。
大明凭借广阔的国土,巨量的人口,可以失败无数次,而后金,一次惨重的失败,就有覆灭之虞。
临走的时候,李安邦又资助了百两纹银给张富贵。
李安邦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他要尽快走完北京周边的几大关口,还有一些战略极为重要的城池。
一句话,李安邦只看不说,不做,不改变任何事情。
……
大明朝廷,已经吵翻天了。
一吵,崇祯皇帝要开海开边,除阉党支持外,其余各派系大臣绝大多数反对。
反对的理由无非是有违祖制,与民争利等。
阉党为什么会支持崇祯?
因为阉党的权力绝大部分来源于皇帝,如果他们失去皇帝的支持,一般情况下都死的比较惨。
支持皇帝,是阉党唯一的选项。
新皇刚刚登基,阉党已经感觉到了新皇的不善,此时,他们更要表忠心。
所以说,政治生态的平衡有多重要,就算要杀,也只能杀魏忠贤一个人,然后在推出一个王承恩接管阉党,而不是把阉党连根拔起。
那样会造成一派独大,从而架空皇帝。
东林党是反对开海最激烈的,因为东林党就是南方大地主的代表,他们家族都在间接或者直接参与走私。
利益面前国家算个屁。
崇祯也好像有点开窍了,他直接按照李安邦教的,派东厂提督魏忠贤查反对的大臣。
这下谁敢反对,所有反对的大臣就噤若寒蝉。
但新一轮的攻击开始了,东林党把矛头对准了阉党,对准了魏忠贤,对准了五虎十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