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不愿意剪短发也没关系,先从一个特殊的职业开始,等以后飞行员多了,一群短发之人天天在他们面前转来转去,到时候就算不是所有人都剪短发,那也能把普通人的古老观念改过来。
到时候人们再看到一个剪短发的,就会从‘哦,这家伙受过髡刑,可能是个罪犯,或者和尚。’变成‘哦,这是个飞行员,会开飞机上天,俸禄高,有本事。’
等这种思想转变之后,就等于走出了第一步,有了第一步就有第二步,以后的路,慢慢走就是了。
朱棣见刘斌答应下来,也跟着笑道。
“这倒也是个好事,俺之前还在担心,这驾驭飞机是不是太难,组建空军的话,该如何遴选士卒,既然如此,不如正好先让景昌来试一试。
“另外,刘贤侄你也过于繁忙,现在京师到北海的陆路不畅,全靠你来空运顶着,根本无暇组建空军之事,那不如先教一教景昌,再让他辅佐你筹建空军,你看如何?”
刘斌立刻答应道。
“我没意见,我毕竟是北海那边过来的,大明南京城,我自己走都会迷路,除了陛下和各位尚书,学士,没有一个熟人,办起事来诸多不便,有一个熟悉大明情况的人帮忙,还是个国公,那就再好不过了。”
“那就这么定了,筹建空军之事,还是由刘贤侄你来主办,让景昌来辅佐你,有什么事你尽管安排景昌去做,他比你小得多,你要多多给他锻炼的机会。”
“是,臣遵旨。”刘斌和徐景昌同时答应下来。
朱棣见状捋了把胡子笑了笑,然后想起什么,又突然蹙眉说道。
“说起来,这北海和京师的空运,虽然解决了两地互通有无的问题,可也是杯水车薪,不足用啊。
“如今能驾驭飞机之人就贤侄你一个,光这维持每天两次的运输,就已经把你耗住了,像是今天俺想要找你商量个事情,都要让王景弘去机场截你,这样终究不是办法。
“而且计划里要做的事情这么多,全靠你一人空运,如何能行,还有那铁路,也太慢了。
“既然你们只用两万人,五年就能修好,那如果俺给你加派人手,这铁路能否提前两年修好呢?”
刘斌闻言一滞。
“额,理论上是可行的,比如从两头往中间修,最后大家对到一起,就能节省一半的工期,但京师这边没有材料啊,所以两头对进是不行的。
“除非,多培训一些司机,从北海拉建材,提前跑下一个站点去修,加派人手的话,可能开始一年还是快不起来,但两三年后,等培养出来一批熟练工匠,修建进度就能大大加快,确实有可能节省一两年的工期。”
“那俺给你加派五十万人如何?”朱棣张嘴就来。
噗————
刘斌好悬没喷出来,心中吐槽道,这修建速度不是直接乘以人数这么算的啊,你就是给我加一百万人,也不可能一个月给你修一条两千公里的铁路吧!
结果还不等刘斌反对,朱棣就解释道。
“俺是这样想的,现在北海虽说已经移民了近十万人,但其中工匠却只有不到两万,这不到两万的人,又要采矿,又要炼钢,还要造火车,还要种地,织布,炼油,干这干那,哪里够用。
“但只靠你空运,又实在太慢了,不如直接派军队护送,把几十万工匠移民由陆路,直接走漠南漠北护送到北海。
“一来充实北海人口和工匠,二来扩大修路队伍,三来,不是还要在漠南漠北筑城五座吗?这五座城总不能全是鞑靼人,也要有我们的汉人百姓居住才行。
“到时候也可以从这些人里迁一些,到这五座城里居住,你觉得如何?”
如果能从陆路大规模送一批人过去,那当然好,但是......
刘斌忍不住提醒道。
“陛下,如此大规模移民,前面几十万移民每天要吃多少粮食,后面运粮草的民夫又要多少,陛下还记得五征蒙古时,山东的事情吗?”
朱棣闻言立刻想起了第一次见面时看的历史纪录片。
朱棣五征蒙古,一次发兵五十万,后面运粮的民夫更是不计其数,不知累死多少人,这些民夫都是从山东跟河北征发的徭役,连着打了好几次,蒙古主力没被消灭干净,后面的山东百姓先造反了......
实在是那几年,朱棣又要修长陵,又要修北京紫禁城,还要去打蒙古,百姓们实在是被折腾的撑不住了,不造反都奇怪。
想到这里,朱棣又犹豫了起来。
刘斌见状想了想出主意道。
“陛下如果实在着急,我倒是有个不太成熟的建议。”
朱棣一挥手,“什么熟不熟,先说来听听,正好大家都在这里,哪里不行可以讨论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