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七章:啥?咱的大胖孙子也是短命鬼?!(1 / 2)秋蝉鸣泣之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朱元璋现在心里抓心挠肝的,就跟有只猫爪在挠他的喉咙。

他到底想见识一下,朱允熥到底想到了什么政策,竟然会让朱标修改明皇祖训。

甚至,让最像他朱元璋的朱老四,临死前也要告诫儿子执行这条政策。

要知道,自古以来,谁不想把自己好不容易到手的皇位,留给自己最得意的儿子。

他老朱立下明皇祖训,也是如此。

可一条政策,竟然让老四都甘愿将皇位改成禅让制。

那政策一定非常重要。

想到这里,朱元璋立刻朝着模拟器里看去,而这次他看的非常仔细,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字。

【你的保证,让你的父亲非常满意,而后你便留在了乾清宫里,日夜照看你的父亲。然而,你父亲的身体,还是被这么多年的征战给压垮了,最终因为久病不起,不见好转,终于在永乐二十二年腊月,病逝在了乾清宫。】

看到这一条信息,朱元璋心里叹了口气。

老四还是死了啊,不过这一世他的人生也算圆满。

没有起兵造反,没有被史官写成万古不易的窃国之贼。

他从他大哥手中顺理成章的继承了皇位,几十年来把国家治理的国富民强。

并且,还饮马翰海,封狼居胥。

这样的一生,也算是让自家老四可以含笑九泉了。

只是朱元璋从这一点里,也看出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只要安心孝顺的做自己的事,不去招惹允熥那孩子,就能得到朱允熥的大力帮持。

反之,就会和朱允炆一样,结果一定是功败垂成。

想到这里,朱元璋决定从今往后,要给自己的这些儿孙们时常灌输一个思想。

那就是,无论以后做什么,一定不要去招惹朱允熥。

想到这,朱元璋开始继续往下看。

【你的父亲死后,你立刻通知了你的弟弟和其他的藩王,一起进宫守灵。同时,因为你父亲是顺应懿文帝的禅让而继位,并且在位期间,效仿你的大伯懿文皇帝,做出了许多利国利民的功劳。】

【并且,你的父亲还解除海禁,发展海上贸易,北伐蒙古各部族,让北方流离失所的百姓,可以安心在北方草原放马牧羊,所以你父亲在百姓心中的地位,仅次于你大伯懿文皇帝。而出于发自内心的尊敬,全国百姓们都开始自发为你父亲服丧。】

【你父亲的葬礼非常隆重,但由于朝中不可一日无主,所以你在守孝十日后,便在百官的见证下,在灵前继位登基,加冕皇位,改元洪熙。而由于你平日里对你的弟弟们非常友善,再加上你大伯懿文皇帝,此前已经修改过明皇祖训,所以你的弟弟知道,只要他自己足够优秀,也有机会从你手中得到禅让的皇位。】

【所以,你的弟弟朱高煦表现得很顺从,没有嫉妒你的意思。而你顺应天意,继位登基后,立刻下旨,结束了百姓全国服丧的举动,希望百姓能够少费钱粮,不要因为国丧而大动干戈,并且还颁布了大赦令,赦免了许多由于历法不谨,而冤狱牢中的罪犯。】

【此后,你立刻命英国公张辅掌管中军都督府,阳武侯薛祿掌管左军都督府,安远侯柳升掌管右军都督,表示凡政事有阙失,或群臣言之,而你未从,或臣等言之,你有不从,悉用此印密奏以闻。你表示,你继位大统,君臣之间要尽诚相与庶几,朝无阙政,民无失所,而你与臣子必然不能负你大伯和你父亲的负托之重。】

【此后,你按照你父亲的嘱托,继续实施起你堂弟朱允熥留下的治国之策,开始沿袭你父亲的手段,让人造宝船下西洋,云南取宝石,交趾金珠,撒马儿等处取马,并采办烧铸进供诸务。但你停止了对蒙古各部族的北伐战争,因为你在继位之初,就感觉到了你的身体出了问题。】

猛然看到这里,朱元璋顿时皱起了眉头。

“怎么,难道说,高炽这孩子...也和标儿一样有病在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