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朱高炽带着兵从北平到良乡,摆出大军攻打的架势,吓唬平安,让他不敢出兵攻打德州。
而平安呢,大军在河北献县,距离良乡四百里路,而献县距离济南也是四百多里路。
整个信的内容用一句话概括:朱棣让八百里外的朱高炽带兵去距离献县四百里外的地方驻军吓唬平安,而距离朱棣四百里,距离朱高炽也四百里的平安看到后一定会被吓的不敢动弹,结果朱高炽这么做了,平安还真的被吓到了。
王凡对着地图看这封信的时候,捂着肚子笑了半天,再结合此信其他漏洞就知道这是明后期文人伪造的了。
伪造这封信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完善明中后期士大夫们的“铁铉”造神计划。
为了打造“铁铉”造神计划,明史相关的辅助谎言还有更多,王凡有段时间,一度以搜寻这些为了圆谎而撒的谎为乐趣。
同时也是这封信,让王凡坚定了大明这群文官们不知地理的认知。
“所以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方公身为国家重臣,连我大明的国土都不清楚,岂能帮着皇帝治好国家?”
王凡语重心长的教导着,周围的这些兵丁和徐增寿不觉得有什么奇怪。
连方孝孺这位皇帝首席顾问,也满脸愧疚的起身施礼:“小师教训的是,学生回去后定当反思。”
经过这段日子的相处,尤其是王凡“帮助”方孝孺和齐泰的关系进入“蜜月期”,方孝孺对王凡感恩戴德,更是要拜为老师。
王凡吓了一跳,执意不肯,说自己年幼岂能为师。
方孝孺却一脸严肃反驳:甘罗十二为相,周瑜十三拜都督,小天师十岁为师有何不可?
王凡也反驳:周瑜拜都督的时候都三十三了,只是建安十三年拜都督,以讹传讹,你岂能当真。
谁知方孝孺却学着他的话:此乃谚语,学生岂能不知?只是引用此句表达心情而已,再者来说,这是重点么?
王凡见他又开始犟起来,知道拗不过他,只能听从,但不让方孝孺叫老师,好家伙你是朱允炆的老师,我是你的老师,那朱允炆叫我什么?那小子连亲叔叔都能弄死,弄我这个师公,还不是小意思。
只是摘走一个天字,让他称呼自己为小师。
方孝孺虽然觉得小师不伦不类,但王凡执意如此,自己也只好作罢。
而王凡为了不让朱允炆知道后,以为自己利用“伦理梗”占他的便宜,便称呼方孝孺方公,以示自己并不是他老师。
不得不说,方孝孺这人虽然蠢一些,但是学习的劲头却是很足的,表示自己反思后,一边将地图画下来,一边看着王凡指的名叫天津的地方问道:“小师,学生虽然不通地理,却也熟知天下城池,这天津既然如此重要,为何却从未听说过?”
王凡一愣,嘿,反倒是把这事给忘了,天津是朱棣靖难时从这里经过才改的名,现在还不叫这个名字。
似乎自己之前给左亮等人介绍地图时,也是称呼为天津,结果左亮没有丝毫的疑惑。
多读书还是有点好处的。
“那里是津海,不过是个小镇,算不上什么重地。”
身后传来声音,王凡等人看去,就见一群身穿红袍的官员,说话的正是站在在前面的兵部尚书齐泰。
齐泰看着墙上那简陋的地图,又见王凡对自己露出诧异的目光,好像再说你居然知道!
齐老头面上虽然严肃,可心里却略有些得意:“老夫乃兵部尚书,天下重镇在何处,岂能不知?”
众人纷纷见礼,齐泰还了礼,走近了又看地图,见上面标注着北平和天津的距离,心道:“原来津海在这儿啊,老夫还以为在北平东南五十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