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闻言,在心中惊呼:马皇后不愧是马皇后,实在是太了解老朱。这随口一言,就能说个八九不离十。
因为在历史上,朱标的弟弟们的确有二十多个。
朱元璋听了马皇后地吐槽,随即反驳道:“所谓多子多福。咱现在既然是皇帝了,那开枝散叶是必须的。这子子孙孙越多,江山就会越稳固!”
“你看那赵匡胤,之所以能够发动陈桥兵变,还不是因为柴荣死的太早,子嗣年幼,主少国疑。”
那柴荣,可是五代十国里公认的明君,一登基便提出了三十年计划: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
说到此处,朱元璋的情绪变得激动起来:“所以咱一定要活得久一点,”
朱标突然明白,朱元璋之所以敢毫无顾忌地发动蓝玉案,几乎团灭了淮西勋贵,除了太子英年早逝外,那些皇子已经成年,而且个个手握重兵,镇守边塞,让老朱彻底没了任何后顾之忧。
毕竟这勋贵外戚,哪有自家儿子值得信任。
所谓“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从来没有绝对的忠诚。
史书上的残酷教训,老朱可是铭记在心。
朱标略作沉吟,向前走了几步,眉头紧皱,面容严肃地说道:“父皇,孩儿不过十三余岁,论经历、论见识肯定是不如您的。您既然这么说,那肯定是有道理的!”
他十分清楚自己如今的定位,是父母的好儿子,弟弟们的好兄长。
即使朱标内心对宗室待遇有所不满,如今这个当口也是不适合开口的。
要不然那些弟弟们知道了会怎么想?
大哥,你将来当了皇帝只优待自家的后代,而我们这些弟弟们的子孙后代,却要削减待遇,难不成我们的子嗣不姓朱不成?
如今的朱标,可不愿意去当这个恶人。
当然还有一点,朱元璋的洪武朝时期,虽然给予藩王极为优厚的待遇,但皇室的培养也有着独到之处。
藩王们在十六岁时,便会前往龙兴之地凤阳,既要练兵演武,又要了解民间疾苦。
老朱家的儿子,个个都是能文能武。
藩王的养猪,其实是从他的那位好四弟朱棣开始的。
“标儿说得好!”朱元璋心情大好,抚掌大笑道,甚是得意,“咱就说了,标儿是一个疼爱弟弟们的好兄长!”
马皇后有些不满了,瞪了朱标一眼,嚷嚷道:“标儿,你可不能如此大方。如此优待宗室,或许你当皇帝时,这问题看不出来,可等将来你的孙子或者曾孙子当皇帝时,就会被宗室每年的俸禄压得喘不过气来!”
朱标也清楚马皇后说得很有道理,只是如今大明初立,老朱又是意气风发,而宗室待遇又事关朱家血脉的传承,而他不过一个十三余岁的少年,对于如此敏感的问题,并未吐露真实的心声。
忽然之间,朱标余光发现了欲言又止的贴身侍卫方进。
此刻,这家伙的脸上却是一副憋屈的表情,似乎有满腔的话语想要倾泻而出,可碍于身份限制,又不敢妄言。
朱标灵机一动,笑道:“老方,看你这样子是不是有什么想说的?”
方进连忙躬身回道:“殿下,事关宗室待遇,可不是臣能够妄言的!”
他虽然性格耿直了一些,也深知明末的财政被宗室待遇所拖垮,但如今洪武皇帝一言九鼎,连马皇后的劝说都没用,何况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