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在金帆城是如此。
陆晨微微一笑:“没什么不合适的,我之信仰并未将「秩序」看在眼里。
「秩序」是工具,「快乐」才是目的,难到目的会害怕工具吗?”
“为何不怕?”一盘言宏闻言有些激动,严肃道:
“「秩序」提供的力量是诱惑人心的毒药,无数像你一样自信、将「秩序」视为自身可掌控工具的人,在达到他们的目的之前,已经成为了「秩序」的傀儡!
你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闻言,陆晨有些沉默。
他并非害怕,只是不知如何解释。
「秩序」的能力说起来比「快乐」要邪门的多。
光从卡牌的介绍可能看不出来。
但只要设想一个场景,就能很简单地理解。
假设陆晨是一个住在山顶上的「秩序」眷者,他是村子的村长,村民们想要喝到山脚下的河水。
对于一般人来说,解决思路可能是安排人下山去打水。
但「秩序」的眷者一般会积累「秩序」神力,然后通过制定“让水自己流到山上来”的规则这一方式实现目的。
比如规定村里的所有人每天早上都要互相问好,问好的内容是“一加一等于三”。
在这条规定生效以后,陆晨积累的「秩序」神力会随时间指数增长。
第一天的收获是1,第二天的收获是2,第三天的收获是4,第四天的收获是8……总之越来越快。
收获越来越高的同时,这条规则也越稳固。
它的稳固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随着生效时间变长,想要消除这条规则的代价会越来越大。
二是随着陆晨积累的「秩序」神力越来越多,当村民们不想早上问好,也不想说“一加一等于三”的时候,「秩序」(规则)会自动消耗自己的力量控制他们行动,以延续规则。
因为「秩序」的积累已经足够多,而且「秩序」的收获曾指数爆炸增长,村民们将失去违背这条规则的能力。
陆晨可以用收获的「秩序」神力去制定“在这座山上,水往高处流”的规则,而这条规则一旦生效,只要没有人刻意破坏,就能一直生效下去。
看起来很美好,村民们只要遵循一些微不足道的规则,甚至未必需要自己主动去遵循,就能够不用下山挑水喝。
但是……
随着「秩序」的滥用,当掌控「秩序」神力之人不愿消除规则,或者是他剩余的「秩序」不足以消除已经很强大的规则,包括他自己在内的所有人都会沦为「秩序」的傀儡。
为了达成目的使用的工具成为了人的掌控者!
要想避免这一情况,唯一的破局之法,是在「秩序」还未成长起来之前,就消耗「秩序」神力消除规则,让存在的规则和「秩序」神力都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只是,要想做出这样的决定,何其艰难?
有几个人会愿意放弃唾手可得的强大力量?毕竟其代价只是遵守一些微不足道的「规则」而已!
大不了,我制造复杂的规则,规则的对象只适用于其他人,这样就是坐享其成嘛!
这就是绝大多数「秩序」神眷者的逻辑,也是「秩序」壮大的这么快的原因。
从表面上看,「秩序」太好用、太有诱惑力了!
而拥有着「秩序」之心的陆晨,面对的诱惑甚至远比一般的「秩序」眷者要大得多。
毕竟,「秩序」之心在整个神眷世界,也只存在两个而已!
其中一个在现实世界的「秩序」神殿,另一个就是在这地脉空洞之中。
原本神眷世界的「秩序」之心只能有一个,但是地脉世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算是一个全新的世界,「秩序」在扭曲增加某些规则之后在地脉世界中重新孕育了这一颗「秩序」之心。
「秩序」之心的效果强到什么程度?比一般「秩序」眷者强了不止十倍!
一般的「秩序」眷者只能从生灵遵守的规则中获取神力,而且积累的神力还要被至高神抽成一半。
而「秩序」之心,不仅积累的「秩序」神力不用被至高神抽成,还可以从世界本源规则中汲取力量获取“原始资金”和“固定利息”!
正是因为面对着这样强大的诱惑,陆晨无法保证自己能够不被贪婪影响,也无法保证「秩序」的影响在金帆城不会失控。
他只知道,此时此刻获取了这种力量,会让他感到「快乐」。
对于「快乐」的信徒来说,这已经是可以做出选择的充分理由。
但表面上,他只是对言宏说道:
“我们此刻也没有其他的选择,难道要将这个强大的武器留给敌人?
诸位的疑虑我都了解,能否抵抗住诱惑我不知道,但我能保证「秩序」永远都是我的敌人,最多是实现「快乐」的工具。
乐观点想,没准「快乐」会成为「秩序」的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