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23章 顾为经的南瓜车(2 / 2)杏子与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没有了

a·e。

安娜·伊莲娜。……

“您总是给她写这么动人的信么?达西先生。”

“我的信一般都很长,但是否能够动人的打动对方,却不由我来说。”

——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

……

顾为经捏着手里便签纸,愣在原地。

“老实说,我个人是很少去拿的现成的衣服去做半定制赶工的。可谁让客人付了双倍的加急费呢?您后天就要用,考虑到试穿,实在来不及从头做传统的bespoke了。注”

一种服装定制界的术语,即用原始布料纯手工缝制成衣的工艺。与半定制,即用现成的成衣版型根据客人的身材做手工二次裁剪缝纫相对。

“别担心,很多方面您还是可以去体现自己的个性的。”中年人随意的介绍道,“比如,您是喜欢珍珠母贝的扣子,还是玉石类的……对了。”

裁缝一边在手提箱给客人拿展示的袖扣样品,一边想起了什么。

“这边请先给我签个字确认一下,然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工作了。我过来主要是量一下您的身体,确定一下体态……差不多明天这个时候,您来莱佛士酒店或者我们派人到这里,进行一次试穿。有不满意的地方,我们还有12小时的修改时间……”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哇,这是您的猫么。”

中年人注意到窗台上的猫。

窗台上的狸猫正埋头小口小口的吃着顾为经新买的罐头。

在顾为经饿了它二十四小时之后。

阿旺大王曾决定可以把小顾子一脚踹了,离家出走,可是嘛——

不是猫猫没骨气。

阿旺用力的咬了一口,被捣成软乎乎湿猫粮的浓汤肉块零食包。

喵。

猫猫舔舔嘴唇。

唉,真香,喵。

它觉得暂时先把小顾子留着,也不必那么着急拖出去斩了。

——

刘子明坐在黄昏时分的院子里,咂着烟斗。

自小,刘子明有个坏习惯,他是个闲不住的人,因为抖腿、翘椅子被老师曹轩数落过不知多少次。

后来。

他小小年纪,就老气横秋的盘起了核桃。

读书、画画、写字时都盘。

两枚淡黄色的厚皮白狮子,咯吱,咯吱的在手心里转来转去,当时有八卦媒体因此说他“深沉持重”。

曹轩几岁大的时候,“神童”的名头就响彻大江南北,以一幅小大人的模样出现在媒体上。

所以人们说,师兄弟几个,他和曹老最像。

刘子明自己都觉得的好笑。

他不知道那些媒体是什么心思,但他真的只是手里总是痒痒罢了。

再后来。

二十多岁的时候,刘子明不再盘核桃了,改抽烟。

师兄妹四人。

林涛好酒,刘子明好烟。富贵之人惜身,刘子明从不多抽,每天都只抽一斗,抽一斗也不是什么好习惯,烟斗不过肺却也和健康没啥关系。

只是瘾头已经痒成了。

在多年后的口腔癌和每天的心痒之间。

他选择了前者。

往后又是这般二十年。

今天下午和师兄妹在院子里小聚一下的时候,今日烟草额度已经用掉了,所以他此刻咂着,时不时还像模像样的吐上两口气的,其实是一只空烟斗。

他舌间轻轻舔过檀木烟斗的尾杆,在淡淡的苦涩里,用虚无的烟草,拂平内心中寂寞的空虚。

「独占一斗」。

刘子明口中的这支烟斗上,有篆书刻着的四个小字。它是刘子明亲手所书,它也是刘子明亲手所刻。

曹轩从来就没有因为自己是南方文人画体系的传人,就贬低过北方画,更没有因为他是中国画的宗师,而贬低过其他种类艺术形式过。

他总是喜欢鼓励自己的弟子去尝试,去理解不同的艺术风格。

师兄妹四人,似乎最小的两个,反而最有灵气。

唐宁所学最精。

刘子明所涉最杂。

国画、油画、水彩、水粉、雕塑、版画……他都能做,按照他自己的形容,他都能“玩”,而且都能玩的很不错。

甚至光书法一项。

草书、行书、楷书就不说了,刘子明甚至能写一笔好的篆书,当然,篆、隶、草、行、楷里,篆书最为古老,却未必难度上有高下之分,不少人认为想要写的好,没准看上去飘逸迅捷的行书,反而是最难的一个。

固然可能有父亲的因素。

但哪怕连顾为经都算上,刘子明真的是曹轩唯一一个,第一次见到对方的面,就决定要收为弟子的人。

连曹老本人,都对刘子明这种的“内秀”,赞不绝口。

正如这烟斗上笔触圆润又章法严谨的四个字——「独占一斗」,刘子明用刻刀刻了四个字,在他心中又作四种全然不同的解法。

最直白的理解,便是一种自律的警醒。

每天只吸一斗烟,一斗燃尽,便不再点。

第二种则是取《世说新语里的名言——“天下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分一斗。”

刘子明自傲却不自负。

他清楚,比艺术的天赋,技法的老道。

相比起唐宁,哪怕就在曹老的几位弟子之中,他估计也是做不成曹子建的,他只能学一学说出这句话的那位主人公谢灵运。

曹子建独得八斗。

他独占一斗。

这个“独”字,又是孤独的独,是自傲和疏离完全被混合在一起的独特体会。

它分艺术之内,和艺术之外。

艺术之内。

他不喜欢林涛、魏芸仙或者唐宁。

唐宁画的好,技法比他高,可这种不喜欢,这种一个人在林中漫步,一个人坐在院子里的感觉,又是刘子明骄傲的来源。

艺术之外。

又是另外一种孤独。

传统华人最重乡土,最喜乡音。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不改鬓毛衰。

英国殖民者取消华文学校的注册,日本鬼子占领马来西亚的时候,就曾大厮屠杀过本地支持抗战的华侨,再到后来的《巴恩报告书,再往后当地对华文学校的围剿,再到1998年印尼的惨案……

在南洋。

一切都似乎过去了很多很多年,一切似乎都过去了。那些欺压华侨的残剧,被刻意宣扬出来的种族仇恨,仿佛是旧时代才有罪恶的底色,是属于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特有的故事风格。

可又时至今日。

在某些关键的场合,有些老人依旧会下意识到感受到不安定感,会下意识的想要离开家乡。

海外的华人生存,总很是不容易的。

孤独的人总要凝聚在一起,才能感受到温暖。

这便是它的第三种和第四种不同的解法。

刘子明从来没有跟别人说过这四个字的含义,他顶多顶多只说过第一种解释,是他提醒自己控烟的标语,剩下的都是属于他自己孤独的秘密。

唯有曹老。

曹轩在见到他手里的这只烟斗的第一瞬间,目光在那上面的四个篆字上停留了良久。

刘子明像是一个被人窥破秘密的小孩子一样,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

他吱吱唔唔的想要解释些什么。

曹轩却摆摆手,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

老师懂得。

老爷子什么话都没说,刘子明明白,老师懂得。

这种感觉带给了刘子明莫大的安慰。

他又想起了那封曹轩曾递给自己的信,刘子明摇了摇头,他把注意力从诱人的秘密上移开。

不知第几次的拿出了手机,播放那个视频。

「这是火与烟的关系……你看到了漫卷的烟,而我看到了燃烧的火。」

刘子明盯着屏幕,大口的吸了下烟斗,仿佛真的有燃烧的火星和漫卷的烟气,从烟斗上冒了出来。

就在这时。

他的手机响了。

来电显示,竟然是曹轩。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