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都长安。
皇宫两仪殿内。
“陛下,臣已经令中书省拟旨,决定废雪豹,尊猞猁,如何?”丁启温和地问道。
只是语气虽然温和,话语间却透露出一股专擅的意思。
自肃宗以来的历代李唐皇帝,都不过是个吉祥物罢了,连武道都不曾修习。
而丁启的态度越来越自我,不再顾忌他人的感受。
“啊,嗯!好!”李唐帝朝的皇帝李儇(xuān)呆呆傻傻地说道。
“那不知陛下觉得此举如何?”丁启悠然问道。
“甚好!甚好!”
“陛下觉得好,那就是好。”
李儇连连点头,呆呆地望着丁启,忽然他意识到有人吩咐他做件事。
随后他从龙椅上走下,缓步走至丁启面前,长跪曰:“国公为国事操劳,当受此一拜!”
两仪殿内外的所有人仿佛像是没看见似的,包括侍卫和侍女,一个個目不斜视,专注于自己的工作。
堂堂圣唐皇帝,人族共主,竟向一臣子下跪。
更加严重的是,李唐的国运对此竟没有半分反应。
须知,在帝朝繁华兴盛时期,帝朝之主随便一句话都是金口玉言,天气风云皆听号令,一言可改天洲大势。
饶是太虚境大能,也经不起天子一跪。
可如今,李唐竟衰落至此了。
见这一幕,丁启不由得哑然一笑:“陛下快快请起。”
嘴上如此说道,可他动都没动一下。
许久后,李儇回到龙椅上。
“刚刚那番是谁教你的?”丁启轻笑问道。
他的心中愉悦不已,也隐约有了答案,但他还是想听李儇说出来。
“是祭酒,郭大人。”李儇憨笑道。
祭酒之位,乃是许久之前肃宗在时,专门为郭桓设置的职位,朝野上下,仅此一位。
“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丁启大笑不已。
一是因为这番举动令他愉悦,二是李儇连郭桓的名字都不敢直呼,三是果然如他所料。
郭桓不愧是最知他之人,一举一动都颇得他心。
……
回到长安城。
其实对于齐远明来说,这应该称之为“来到长安城”,因为此前他从来没来过这地方。
繁华的街道上,一个又一个行人四处行走,流动的小摊贩叫卖不停,时常能见到着装各异的武者走过。
远处,皇宫内的气运消散如烟云,齐远明虽然看不到,但却隐隐感觉的到。
而附近,汹涌的人潮聚起磅礴的气势,一股前所未有的力量自众人中诞生,几乎掩盖住皇宫中的气势。
齐远明闭上眼睛,深刻感受着长安的云气。
可惜,没学过望气术,看不到更多了。
“但是,长安风景,果然名不虚传。”他感慨道。
路过的行人大多有修为在身,一个个都是先天起步,时不时还能遇到几个气息外露的大宗师。
不仅繁华鼎盛,而且强大有力。
这便是神都长安。
“武举将启,这段时间更不能懈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