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河间国易县。
经过数日的长途跋涉,刘羽终于在大军的拱卫下,来到了易县。
当初得知易小川设计,想要调虎离山,将幽州牧刘虞调离幽州之后,刘羽就派人邀约幽州牧刘虞过来观政。
刘羽想要靠着自己治理下的桑枣之地,靠着冀州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的表现,利用刘虞怀柔仁义的一面,来说服刘虞,让他主动将幽州托付给自己。
此次袁绍设计,让汉帝亲自派遣侍中刘和征召刘虞,以刘虞忠君爱国的性格,绝对会率兵前往长安迎奉天子。但刘虞一走,穷兵黩武的公孙瓒势必会一家独大,百姓将民不聊生。
刘羽相信以刘虞的仁义,会慎重考虑这个提议。
不过刘羽的封地兼大本营在冀州赵国,距离幽州千里迢迢,书信往来,估计等到幽州牧刘虞赶到后,黄花菜都凉了。
因此刘羽亲自率军来到幽冀边境一带的易县。
一来是与幽州牧刘虞在此商谈观政。二来也是在这里会见驻守前线的数将。
河间国南侧紧邻清河国,北侧毗邻幽州涿郡、东侧毗邻渤海郡。
因此河间国此郡乃是刘羽对峙渤海袁绍,以及防范幽州北平公孙瓒的重要地理位置,驻扎着军队将领。
【在对渤海袁绍战线上】。
对渤海西侧战线-河间国成平、对渤海北侧战线-河间国东平舒方向,分别驻守着高览、张颌等大军。
至于徐晃,对渤海南侧战线,驻扎在清河国与渤海郡交界处一带,也就是未来德州市这附近。
此三将统率的军队,构成了对渤海三个方向的压制。
至于渤海郡东侧渤海湾,刘羽手下没有成建制的水师,根本威胁不到拥有渤海水师的袁绍。
反因冀州渤海郡占据沿海一带,海河水系入海口就在渤海郡北侧,渤海郡毗邻的平原国扼守黄河入海口重要关隘。渤海水师可逡巡其中,对刘羽形成威胁。
袁绍占据的渤海郡,地理位置对刘羽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这也是刘羽必须夺下的战略要地!
袁绍手下的渤海水师,对刘羽补全短板,组建海军,构建水陆进攻战术等,有着极其长远的战略目标!
至于【对幽州防范的战线】,则驻守在河间国易县、文安县。在中山国、常山国也有军队驻守,但不如易县和文安意义重要。
因为此两县在幽冀边境附近,靠近公孙瓒势力范围渔阳郡、右北平最近,由陈到率军驻守于此,防备随时跳反的公孙瓒。
此时他们与公孙瓒还没有正面冲突,毕竟幽州还有一位幽州牧刘虞镇压,也算是维持平衡的第三人。
但难保公孙瓒不会为了利益与袁绍联盟,对他们冀州赵王势力范围直接出击。
利益动人心,只要有足够的利益,足以让人铤而走险。况且公孙瓒如今情况也不好过,一直被刘虞压制,与袁绍抱团取暖也有可能,不得不防。
公孙瓒拥有轻骑白马义从,冀州处于华北平原,幽冀一带不说一马平川,但对轻骑兵的机动性真的是占据优势的战场。
因此幽冀防线,陈到统率大军,并且还有精锐特种兵种白毦兵驻守,就是为了防备公孙瓒,同时协防对渤海作战的北侧防线大将张颌大军。
当刘羽率军到达易县后,陈到和张颌立刻率军拜见。至于高览和徐晃,驻地太远、道路太长,若是冒然参见,恐会被敌军有机可乘,因此只是派遣副将司马过来议事。
刘羽慰问了前线将士、当地百姓,了解了农业、经济、民生、医疗、教育等情况后,这才转入战事。
虽然军情战报方面一直是首要大事,刘羽对前线的情况一清二楚,但书信文字自然不如当面询问调查来的详细直观。
近一个时辰的交流,刘羽也知道了这些将士面临的问题,也是唯一的大问题!
——如何顺利的缴获渤海水师!
实际上,陈到、张颌、高览和徐晃这战线相连的四将,一直是互有书信往来。
这得益于刘羽力排众议修建的水泥路,四通八达,贯通冀州郡县主要官道,因此军事运输、情报传递等通信速度,极其便捷快速。
并且刘羽军中,已经在训练“信鸽”。
鸽子因为其归巢性,远距离通信极其便捷。但也因为归巢性,鸽子属于单程单向飞行,需要两地饲养彼此的信鸽才行。
虽然训练耗时,价值昂贵,堪称一鸽千金。但考虑到通信速度、情报传递的重要性,刘羽部下无人反对,一致赞同,认为这种军事支出乃是性价比极高的选择。
种种原因,让刘羽军中的情报传递、通信速度极其便捷快速。
驻守在前线的数将互有书信往来,他们讨论的重点,都是对渤海作战,如何才能避免袁绍从东侧的渤海湾乘坐渤海水师逃离!
他们的战略目标,就是夺下渤海水师!
但若是真的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袁绍不会坐以待毙,他肯定会从渤海湾,乘坐渤海水师逃离。再不济,也会破釜沉舟,将渤海水师烧毁。
绝对不会白白便宜死对头刘羽的!
这就是众将士头疼的地方,也是他们僵持在渤海边境,一直没有太大动作的原因之一。
他们要极力避免动作太大,以至于让袁绍将士崩溃,避免袁绍方狗急跳墙了!
渤海水师,无疑成为了他们投鼠忌器、瞻前顾后的大问题!
“近段时间袁绍方的守将可有变动?军事动向可有异常反应?”
刘羽阅览着数将递交上来的情报,旋即转呈给下方的郭嘉等人观看。
此次驾临河间国易县,刘羽只带着郭嘉和沮授两位谋臣随行。沮授此时离去迎接幽州牧刘虞。因此主要是给郭嘉阅览。
“启禀主公,袁绍在北侧的守将,是先登死士统率麹义。手下大将颜良和文丑率领骑兵逡巡在边境一带,随时驰援。
“不过近段时间,袁绍竟然任命长子袁谭出任北侧防线副将。
“据细作汇报,就因为那位易先生一句‘袁谭略有谋略’,就让袁绍大喜过望,对长子寄予厚望,提拔重用。
“看来那位易先生在袁绍心中的地位极高!”
张颌汇报道:“我们曾想要利用袁谭入手,设计生擒此人,利用袁绍长子袁谭,来交换渤海水师,避免袁绍未来狗急跳墙烧毁了。
“但他虽然是袁绍长子,但并不受到袁绍倚重,并且还过继给了袁绍亡兄袁基。反倒是三子袁尚,倍受袁绍偏爱。
“可正因为倍受袁绍偏爱,袁尚不可能出现在前线,又不可能让锦衣卫潜入渤海大绑活人!
“因此这个想法又只能暂时作罢!”
刘羽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