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初的时候,朝着百官并没有注意到张国纪和朱由检二人对夏税工作的介入,以及接下来对他们的敛财计划可能形成的负面影响。
一方面是目前负责征收赋税的已经不是户部,而是改成了直属于皇上的税务司,而且这税务司里本来就有很多锦衣卫在任职,所以张国纪和朱由检二人现在围着各地的税务司衙门打转儿也并不奇怪,他们都是皇上的亲信,皇上肯定要派他们监督给的税务司的征税情况的。
第二个方面则是,如今他们已经没有办法在税收上通过徇私舞弊来达到敛财的目的了,想要借此发一笔财,就只能是按照朱天启和徐光启之前所料想的方式,通过利用百姓手中没有银子,却需要用银子纳税的漏洞,压低粮价来剥削百姓,低价购入,而后高价售出,赚取差价,因而此时朝廷上下的官员们也都是很忙的,忙着筹集银两、人手,组织收粮事宜。
正是因为这两个方面的原因,才给了张国纪和朱由检二人充分的准备时间,等到一开始征税了,百姓运着粮食前来换银子纳税的时候,他们才发现,他们的收粮摊位前竟然一个前来卖粮的人都没有,而税务司衙门旁边却已经拍起了长达数里的长龙。
虽然大多数时候,朝中各党派内的官员们看起来都是十分团结的,但是到了这种时候,他们可就顾不上同党之谊了,现在可是抢钱抢粮的时候啊,谁还顾得上那些啊,所以每每到了这个时候,各家之间也会互相打价格战,甚至发生摩擦造成流血冲突也是常有的。
可是即便大家打价格战,在价格上谁也不会提得太高,不过就是比起同行来稍微提高个几文几分的,目的还是为了多收些粮食,因而如此细微的价格差异,是不至于造成现在这种情况的,各家粮商的门前都空无一人,而所有的百姓都去一家卖粮。
因为情况太过离奇,一开始的时候各家粮商还以为朝廷又改了政策,改成直接纳粮了呢,毕竟这百姓们都在税务司衙门旁边排队呢,可是派人过去问过之后才知道,哪里是朝廷把收税方式改成直接纳粮了,而是太康侯张国纪的人在这里收粮呢!
太康侯张国纪肩负帮朝廷筹集运输粮草的职责,如今陕西布政使司那边在闹旱灾,朝廷急需粮食支应赈灾事宜,这些事情大家都是知道的,所以张国纪为了完成自己的差事,利用这个机会收购粮食大家也都理解。
大家收购粮食是为了赚上一笔,他张国纪收粮食是为了完成自己的差事,或者说是为了讨好皇上,说到底大家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你也不能只管自己吃饱,就要大家都跟着饿死啊!
下面这些来收粮的自然都是小喽啰,张国纪派来收粮的可都是锦衣卫,因而没有人敢过去闹事,得罪他们,故而只能把这事儿禀告给了自己上面的人,因而便有人来找张国纪了,并且还暗示他。
“现在正值朝廷征税,朝廷只要银子不要粮食,而百姓手中却没有银钱,百姓要纳税就得把粮食换成银子,纳税是有时限的,因此不论把粮价压得多低,百姓们为了在时限内把税银交上,最后都得把粮食卖了,完全没必要以平价收粮!”
可是张国纪却完全没理这茬儿,来人送的礼他也一概不收,反正在接下这个差事儿的时候他就已经想到了,这本就是个得罪人的活儿,而且是个把人往死里得罪儿的活儿,所以事到如今,他还怕得罪人?
所以私下接触了几次之后,发现张国纪完全是油盐不进,这些索性也就不再搭理他了,张国纪现在风头正劲,又是被封侯,又是有尚方宝剑的,威风得很,遇上这样的硬茬儿,大家也就索性也就认栽,就当让给他这一口肥肉了!
这些人倒是想得简单,认为张国纪收够了自己所需的粮食之后也就罢手了,然后他们再来收粮就行,谁知张国纪好像吃不饱一样,一点儿没有要停手的势头,而且大家一通气,竟然发现各地都是这样的情况,每个税务司衙门旁边都是张国纪的人在收粮。
大家本以为张国纪总会有吃饱的一天,即便他胃口大,一时半会儿吃不饱,但是手里的银子总有花完的一天吧,他不像别人是低价收粮,他是平价收粮,有多少银子够他花啊?
就算他是替朝廷办差,有朝廷在他背后支持,可朝廷也没有这么多银子啊,户部有多少银子大家都是知道的,那点儿钱哪够他这么折腾啊!当然,朝中百官也不是没有想到是皇上在用内帑里的银子支持张国纪,只是他们不认为皇上这么有钱,即便皇上有钱,应该也未必舍得拿出来这么用!
可不得不说这些大臣们都小瞧了朱天启,朱天启虽然在银子上确实把得挺紧的,但是只要是用在正事儿上,他用银子是一点儿都不带犹豫的。
更何况这一次他从内帑拿出来的银子只是出去转个圈儿,并不是真得花了出去,就更谈不上舍不得了。
朱天启先把银子交给了张国纪,张国纪把银子分给前往各地收购粮食的锦衣卫们,然后他们花钱买下百姓们的粮食,百姓们把银子又交到了税务司,税务司登记入库之后,便又把银子送回了朱天启的手里,而朱天启则在张国纪需要银子的时候再一次把银子给他送过去,如此循环使用,张国纪手里的银子怎么可能有花完的那一天?
眼看着被张国纪收走的粮食越来越多,他们却连一粒粮食都没有收到,这些人终于沉不住气了,他们终于急了眼里,对张国纪设在各地税务司衙门旁的粮食收购处发起了“攻击”。
一开始是纠集地方上的泼皮无赖前来闹事,不敢得罪官差,他们就骚扰百姓,驱赶前来卖粮的百姓,不让百姓到这边卖粮。
对此,张国纪和朱由检两人的意见非常统一,对于这些社会败类自然是直接格杀勿论的,不仅把人当街坎了,而且还贴出了安民告示来,向百姓们说明此地乃是太康侯张国纪奉朝廷之命所设的粮食收购处,胆敢干涉或妨碍收粮者,一律格杀勿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