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天启缓缓合上了奏疏,长吁了一口气,如今新税法已经开始推行了,张国纪在安南采购的粮米也开始源源不断地运回来了,看来西北的问题,应该是可以得到有效解决了。
想到这里,朱天启拿起桌上的保温杯来,喝了一大口,随即脑海中便响起了系统的提示音。
“寿命增加1天!”
朱天启不禁一愣,随即便露出了惊喜的笑容来,他可是清楚地记着自己的寿命早就达到了“上限”,停滞在十七年零三个多月上不再增长,而且还过一天少一天。
如今自己的寿命竟然又开始增加了,那岂不是说明,这个死亡倒计时一般的“寿命上限”终于被自己突破了?
不过朱天启虽然激动,但还是尽可能让自己冷静了下来,按照他之前的分析,自己的寿命之所以会存在这样一个“上限”,是因为按照历史的轨迹,大明会随着李自成攻破京城而覆灭,而自己也将以身殉国。
虽然“自挂东南枝”这种事朱天启未必肯做,他也未必有胆量自我了断,但是估计真要到了寿命用尽的那一天,自己恐怕也是难逃一死的。
想要保住自己的小命,就得救活大明,就得“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因而朱天启启用了孙承宗和袁崇焕来镇守辽东,抵御建奴,同时补发欠饷以防兵变,改革赋役以减轻百姓负担,最后未雨绸缪,从安南购粮,提前准备应对西北旱灾导致的大饥荒。
朱天启也不知道自己这段时间所施行的这一系列举措的成效究竟如何,但既然自己的寿命已经突破了之前十七年的“上限”,那就足以说明自己所做的这些是正确的。
当然,朱天启倒也没有太乐观,他知道自己的寿命是与大明的国运紧密相连的,如今的大明还存在很多问题,仅凭这些举措未必可以改变大明王朝的命运,但是至少从现在的结果来看,大明王朝应该是能够多撑上一段时间的。
如今的大明王朝已经不至于会在短短十几年内覆灭了,至于它能够坚持多久,朱天启就不得而知了,因为现在他既不知道自己的寿命还存不存在上限,也不知道这个新的上限会是多少年,他只知道,自己若想长生不死,大明所存在的问题就必须得到彻底的解决。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事情总得一件一件做,光是着急上火也只是给自己平添烦恼,还不如多想想下一步的打算。
而朱天启现在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自己的寿命终于突破了十七年的上限,那么也就是说,自己现在终于可以去氪命商店里去看看那些价值更高的商品了。
朱天启自然是首先把目光放到了那些高科技的武器装备上,若是自己能够从氪命商店里买上一批现代化装备,想要荡平辽东的建奴,还不是轻而易举?
就别说动用核武这种超级大杀器了,在这个时代,自己若是能整上一辆坦克,在战场上那也是无敌的存在啊,朱天启就不信建奴的八旗骑兵还能砍得动坦克,扛得住炮轰!
不过很快,朱天启就否决了自己的这个想法,坦克的售价太高是一方面,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他突然意识到,不论是坦克,还是其他的高科技武器装备,自己都是不会驾驶和操纵的,这个时代他也找不出能够驾驶和操纵它们的人来。
坦克若是动不起来、打不了炮,那岂不是废铁一堆?寿命对于现在的朱天启来说还是很珍贵的,他可舍不得拿出这么多寿命来试错!
而且即便自己可以通过查阅资料学会驾驶坦克,操纵各种武器装备,难不成自己堂堂一国之君,每次打仗都要亲自上前线去不成?这好像也不太现实。
朱天启只好把目光投向了较为便携的枪械和小型火炮上面,这些武器使用起来就相对来说要简单得多了,即便朱天启穿越过来之前只是一个生活在和谐社会的五好青年,不是来自每日都在枪战的漂亮国度。
但他虽然没吃过猪肉,还是见过猪跑的,而且当年大学军训的时候也曾拿八一杠练习过射击,相信只要多加练习,操控各类枪械还是没有问题的。
单论杀伤力,枪械确实是比不上坦克炮和火箭炮的,但用来对付这个时代的敌人却是绰绰有余的,毕竟即便是较为落后的加特林和马克沁,放到这个时代也是足以以一敌千的神器。
不过这些东西虽然售价不贵,性价比很高,但朱天启暂时却没有批量购置的打算,毕竟他手底下还没有一支令他足够信赖的部队,他是不可能轻易把这些大杀器交出去的。
当然,现在他的寿命并不多,他也没有批量购置武器装备的能力,所以最终朱天启决定,还是把有限的资本,用来武装自己吧。
晚上的时候,王元宝递上来了几封奏疏,朱天启打开一看,当时就笑了出来,这几封奏疏竟然是反对赋役改革的。
如今趁着这些大臣们都在休年假的时候,新任的税务司官员们都已经前往属地赴任了,而随着距离顺天府最近的几个府州县的官员到任,税务司衙门一开张,这些被蒙在鼓里的大臣们也都一瞬间幡然醒悟了。
听到了这些消息之后,他们是既震惊又焦灼,一个个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纷纷都去找钱龙锡,让他尽快拿个主意,而钱龙锡则还是之前那副不急不躁的姿态,只是劝他们都不要轻举妄动。
可偏偏有一些人却坐不住了,他们认为钱龙锡已经靠不住了,脑子一热,就直接上疏,反对赋役改革,请求朱天启尽快取缔税务司,停止新税法的推行。
而此时各地已经到任的税务司官员已经开始公布朝廷的新税法,告示贴的满城都是,官差们也一边敲着铜锣游街,一边高喊着向百姓们宣讲朝廷的新税法,现在即便是有人想要阻止新税法的推行,怕是都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