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八章 黄河雨夜(2 / 2)吃瓜的猹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此话怎讲?”

“洪水突如其来,直接将魏军营地淹没,魏军遭遇灭顶之灾,除了我们营救的这些人之外,几无生还。这一两天的时间之内,不可能有关于此事太过详尽的消息传递到司马懿耳朵里面。司马懿顶多会知道,这边发洪水了,仅此而已。”

孙礼叹了口气道:“没错。我营与司马公虽有情报联系,但此事实在来得太过突然,仓促之间,我都没有来得及派人去通知司马公。下级士兵们自保都来不及,如何能自发去向洛阳汇报?”

王肃也道:“在洪水到来的前一天晚上,我给司马公写过一封信,称汉军已被我军完全牵制在平皋,我建议司马公应当趁着下雨,速速撤退,千万不要犹豫。”

周默看了看窗外,淅淅沥沥,果然还在下雨,果断地道:“二位的话,更加证实了我的猜测。莪料司马懿得知黄河溃坝之后,一定会以为我军也受到波及,一定会更加迅速果断地,调动最大的运力,将撤军的重心,偏向黄河水路。”

“那司马懿本人从哪里走?”关兴问道。

周默道:“司马懿狡猾得很,这个我就猜不到了。但无论如何,全军当盯紧黄河,做好随时战斗的准备。魏军若要撤退,顺流直下,速度极快,伯岐从孟津北岸走陆路传来消息,一定是会滞后的,所以我们不能再等情报,再作行动了。”

马谡道:“尤其是今夜,更是重中之重。”

周默点了点头:“幼常所言甚是。白天让将士们好好休息,今夜就谁都别睡了,都给我瞪大眼睛盯着黄河,连一只鸭子也别给我飞走了。”

士兵们或在岸上,或在船上,都就地休息。周默却是睡不着觉,大脑飞速运转,思考着接下来的所有可能性。

倘若魏军主力没走水路,而是去强攻荥阳,我军是否要渡河南下援助廖化将军?

倘若渡河,什么时候渡河最为合适?又要留多少人盯着黄河要道?

张嶷在孟津北岸只有少量人马,如果司马懿突然选择强攻北岸,我军却都跑去南岸了,不可能及时回援,岂不是相当于抛弃了张嶷?

还有那杀千刀的陆逊,他会不会提前行动?他若行动,丞相那边又该如何应对?

在没有上帝视角的前提下,所有的问题,都是变数,都没有标准答案。古代打仗,就是这么个条件,只能凭借有限且滞后的情报,来做出事关生死的重大判断。

或者说,凭的就是主帅的经验和直觉,以及祈求一点点的好运气。

周默按着脑袋,思考着,思考着。

这时,英子带着他弟弟,笑嘻嘻地走进大营来。

“周将军,看我打到什么了?”英子大声道。

周默瞧去,见柱子正双手抱着一条硕大的黄河鲤鱼,足有三、四十斤重。看柱子憋红了脸,一副吃力的模样,可知这鱼的力气有多大。

“将军你看,这鱼尾巴是红的。”英子指着那鲤鱼红彤彤的尾巴道,“村里老人说,吃这种红尾河鲤,能带来好运气。鱼越大,运气越好。”

周默心情大悦,便命士兵拿来一口大锅,亲自烹鱼。喊来马谡、关兴、刘协、张绍,降将孙礼,王肃等,以及中军大帐的牙门将,一起吃鱼,分享好运气。

英子见来的都是一帮达官贵人,便知趣地拉着柱子离开,却被周默死死拽住,强行邀请入座,一起享用。

这一群人凑在一桌,也是相当奇葩,其中有皇帝(前朝),有将军,有高门,有寒门,有大儒,还有贫民,却无分高低贵贱,也不讲什么礼仪尊卑,只围着大锅,大口吃鱼,肆意地讲着各种颜色的笑话,好不快活。

即便是在座之中最讲究礼仪的王肃,也被这种随意自由的气氛所感染,不仅讲了几个钟繇纳妾的小笑话,吃起鱼来也是狼吞虎咽,再没有了平日里的斯文扭捏之态。

吃完了鱼,还剩一大锅的鱼汤,便端到了帐篷外,命各营士兵随意取用。

将军吃肉,士兵喝汤,也算是一种相对的平等了。

入夜,雨依旧淅淅沥沥下着。

经过几日的泄洪,大坝破口内外,水面已经趋平,船只从济水进入黄河,水面极为开阔,仿佛大海一般。

士兵们全都各就各位,登船就绪,准备作战,气氛也迅速变得紧张起来。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从天黑一直等到子时,只听到黄河之上波涛滚滚,雨水哗哗啦啦打在河面之上,却是没有魏军的丝毫动静。

“有消息了吗?”关兴问。

“还没有。”马谡答。

“不会不来了吧?”

马谡呼了一口气,焦急地道:“我也不知道啊。”

周默道:“今日几时日落?”

马谡道:“夏日日长,约莫是戌时三刻才日落。”

周默道:“假设魏军日落出发,船从孟津行驶到这里,不过才两个时辰,急什么?”

马谡道:“此时正刮西风,敌人顺风顺水,两个时辰恐怕也该到了。”

周默道:“非也,正值雨天,魏军船上又多载辎重,不可能全速前进,依我之见,多半还要一会儿才能到。”

马谡道:“那就继续等吧,希望将军猜的没错。”

全军继续等待,一直等到了丑时初刻,随着一声炮响,前方天空中,一枚红色的窜天猴在雨中炸裂开来!

“来了!”

周默其实自己也拿不定主意魏军会何时到来,甚至会不会来,一直在踌躇之中,方才强行跟马谡解释的话,只是为了提振自信,不至泄气。

但看到这枚信号之后,所有的怀疑一扫而光,浑身的兴奋神经瞬间点燃,周默亲自来到船头,迎着雨水,拿出军号,奋力鼓起腮帮,吹出绵长而嘹亮的一声长吟。

随着周默军号长吟,各营中的军鼓也齐声擂动,百余艘船只齐齐开动,火把腾腾亮起,喊着整齐的口号,浩浩荡荡驶入黄河!

而尚在三里之外的魏军船队中,负责此次撤军的魏军主帅费曜,虽还没有看到汉军敌船,但却看到那朵在天空中炸开的鲜艳红花。

这样的红色烟花,在这场战争之中屡次出现,潼关,函谷关,洛阳,都出现过。

它既是汉军发动猛烈进攻的前兆,也是魏军即将失败的预兆。

虽然无比美丽,但却令魏军胆寒。

“蜀贼来了!”费曜瞪大眼睛映着红色的火光,神情紧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