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拆战术看似简单,实际上想要精通,却并不容易,马龙与斯托克顿的挡拆配合被人们称为经典,因为挡拆不仅仅需要一定的战术素养及大局观,还需要球员之间需要很高的默契程度,在马龙、斯托克顿时代,爵士队的挡拆进攻威力无疑达到了极致。
可以说,这是一种威力没有上限的战术,挡拆战术的攻击力完全取决于教练的战术布置和球员的执行力。
想要打好挡拆,必须具备一定的要素,比如一名能突能投又能分球的控卫,这也是挡拆战术的前提,以及一名挡得住人,同时又具备投射能力和持球冲击篮筐的强力内线。
毫无疑问,斯托克顿和马龙都很适合挡拆战术,他们也是挡拆战术的最佳模板。
斯隆并非是个死板的人,可他似乎就是要将挡拆进攻进行到底。一般情况下,球队出现重组,主教练总会围绕核心球员的特点创立一套新的战术体系,可斯隆却会千方百计地寻找适合自己战术的核心。
2004年夏天,在球队董事会已确认基里连科为未来建队核心的情况下,斯隆仍力主用六年六千八百美元的顶薪合同拿下布泽尔,斯隆给出的理由是:“他是一个传统的大前锋,他能背身单打,也能在三秒区外稳定地中投。他就是马龙的替身。”
2005年的选秀大会,又是在斯隆的提议下,拥有第三顺位的爵士甚至放弃了呼声最高的克里斯.保罗,而选择了德隆.威廉姆斯。
直到2006年的4月,当爵士最终以微弱之差无缘季后赛时,ESPN的资深篮球专家霍林格还不忘讥讽斯隆两句:“如果他们选了保罗,至少能为他们多带来5到10场胜利,而德隆不行。”
可三年过去后,包括霍林格在内的众多NBA篮球资深专家又不得不惊叹于斯隆的火眼金睛。在这三年中,德隆和布泽尔的默契程度,一天比一天精进。和上个赛季相比,布泽尔又重了整整10磅,他现在强壮的肌肉群,已经有些接近马龙,而27岁的布泽尔脚步移动比马龙更快,从数据上看,也已经不输给前辈了。
和24岁的斯托克顿相比,德隆的优势更加明显,他的身体不仅比前辈更结实,身体素质也更强,助攻能力和大局观和斯托克顿相比也差不了太多。
当然要想充分发挥出挡拆战术的最大威力,最好是再配备一名跑位意识出色的神射手,以前老爵士队的霍纳塞克无疑是满足了这一点。
在之前的爵士队中,霍纳塞克的任务是牵制防守力量,避免对手集结优势‘兵力’围剿‘犹他双雄’。如果跑出空位后,斯托克顿也能将球传给他。
在他们三人的配合下,挡拆战术被发挥到了极致,这也是当年的爵士队能够两次闯进总决赛的原因。
而现在的爵士队充当这个角色则是费舍尔,斯隆把他从湖人队召来的目的就是为了分担德隆和布泽尔的压力。
德隆跟布泽尔的默契和威力在联盟赢得对手足够的重视,值得关注的是,这一组的两人中也都有着极强的个人攻击能力,不比他们挡拆后的威力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