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有用的东西拿出来就那么一小撮,一本金光上人所修炼的家族修仙功法,二十三块似玉石头,几张丹方,还有几张符纸,以及最后一册族谱。
金光上人的家族功法叶青松有些看不上,因为他翻看了一下,竟然只能修炼到结丹后期而已,而且还是金属性功法,不过却是可以留下,等有空暇之时在试试,看能否和长春功一样修炼成功,以此来推断出自己的灵根属性。
那二十三块小玉石,拇指大小,形状各稍微有些不同,各个颜色皆有,隐隐能感受到灵气。
“这便是灵石了吗?果然神奇,比自己运转功法吸纳灵气快了几倍不止。”叶青松两指间夹起一枚黄色灵石至眼前仔细观看,末了还尝试引动灵石内的灵气入体。
灵石的形成比较久远了。它形成的条件就要说到灵气的诞生了。天地初开时,天地间诞生了第一批灵植,在天地法则的影响之下,灵植吸收了天地之力。转化后就释放了第一缕能量精华,这就是灵气。
而后经过无数年的演化和选择后,灵植和灵气形成了互哺互育,相辅相成的状态,最终才形成如今这个灵气盎然的修仙世界。这就解释了为何灵气枯竭的地方容易形成荒漠。
同时这也是为何魔界改造灵界环境时,会用低阶植物吐出魔气,慢慢侵蚀改造的原因。
其中灵气浓郁凝结之地,依附地脉后就形成了灵脉。精纯的灵气如果融入了晶石或者特殊物质中,那么这灵脉便会转化成灵石矿脉。并且在冥冥之中,天地法则的影响下,灵脉可以少量的自主吸收天地间游离的灵气,最后逐渐演变成极品灵脉或者高阶灵石矿。
因此,建立在这些灵脉上的修仙门派,只要日常修炼等消耗不超过一定的阈值,灵脉基本就可以自给自足,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再加上修仙门派都有设置有聚集灵气的阵法,时间就会持续得更久。
这样就保证了宗门或家族的可持续性发展。至于灵石矿为什么不能做到循环可持续性开采,原因是,灵气由无形变成有形的灵石状态后,使得修士随身携带大量灵气变为了可能;加上修士多消耗巨大,而灵石矿形成却需要很长时间,在这残酷的修仙界,因此基本没人愿意等数万年。
而之所以各界灵气和灵石体系没有崩溃,原因是各界都是广阔无边,以及天道硬规则限制,高阶修士有天劫实行优胜劣汰,严格控制了消耗层面的人数和单次消耗量,加上那些坐化修士和无故暴毙的倒霉蛋,其体内能量重归于天地间,或被吸收继承了下来,但能量并没有消失,依旧在这个修仙界这个循环里。
因此,只要不破坏到天地法则涉及到根本,那修仙界这个生态系统就可以一直运转下去。能量循环不会断,灵石体系也不会蹦了。
至于那几张符纸,叶青松猜测应该是与原著中那金光上人施展出来的金刚符类似,符纸表面各种颜色流光闪动,都布满了字符和花纹。
符纸一道叶青松打算去黄枫谷报道后在系统正规的学习一番,不然到时可能会发生如韩立一番,那符宝就是很好的证明。
最后剩下的物品中,叶青松从中找到了对练气期有固本培元,增加修为的“聚气丹”和“凝灵散”两种丹方。
叶青松整理完后,用金光上人的衣物包裹住其尸身残块,收进储物袋,便走出大殿,来到观外,翻身上马绝尘而去。路上边做着思考。
他之所以要在大殿中整理完储物袋才离开,便是怕有所遗漏。万一直接拿着储物袋跑路,结果发现想要的东西不在储物袋中,那可不单单只是白忙活一场了,特别是“升仙令”,这东西关系到他之后的一系类计划。
人界中,已知的化神功法,化神修士身上的功法就别想了。最容易获得的初始版本便是在那黄枫谷结丹期修士李化元手中,名为“青元剑决”。另一部分则是在巨剑门赤脚大汉身上。
如若先进巨剑门,那么可能李化元那部分青元剑决就无法得到,或者是等修为高深时再去强抢,就有些伤了。因为想强抢李化元,修为最少都得是结丹期,等到叶青松结丹再去抢,那么会错过提升实力的一个机会。
因为青元剑决上有一门辅助功法“三转重元功。”
三转重元功是为了辅助青元剑诀而创立。要求修炼的人必须在青元剑诀六层时,分别把剑诀散功一次,重新再来修炼。只有这样才可以运用“三转重元功”,把再次修炼出来的法力、真元进行压缩,让法力精纯数倍以上。另外,此功法还有回避结丹瓶颈的附加效果。
叶青松看中的不是青元剑决那突破结丹瓶颈的效果,而是它那法力可以压缩精纯数倍,这在斗法上可以平添三分胜算。
这青元剑决第四层的剑诀,有十分之一的新练法力会在几天后散去。以后每层增加十分之一的速度,也就是说,第五层的剑诀会流失十分之二的新炼法力,第六层的则会流失十分之三。
法力的流失,意为修炼青元剑诀比一般功法更慢,但同时法力却会比修炼其他功法者深厚,刚好和流失之法力一样,也不会因此出现等阶倒退的情况。
叶青松有小绿瓶在手,根本不怕缺少法力。
而金光上人这块升仙令刚好又是黄枫谷的令牌,这可以直接让他免去测试,直接入门,不然他怕到时会露出马脚,即使他有自信能在八年后的升仙大会上直接暴力闯进去,但是能规避的风险,还是要尽量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