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四章 一公里220门大炮是不够的,最少需要280门(1 / 2)猫猫缺大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当炮兵战士听到203毫米这个关键数字的瞬间,他整个人都陷入了极为亢奋的状态。

在短短的几秒内,其脑海里更是闪过了诸如4大林子之锤,115、rs18等一系列重型榴弹炮的身影。

重榴啊,谁不想要!

但很快,他脸的痴汉笑容便戛然而止。

因为356、410和460这三个特殊的口径,以及去海军报导的“建议”,立马让炮兵战士听出了自家校长的调侃之意。

啊,意思是让我去缴获战列舰?

不过他并没有直接认怂,反倒是“狗狗祟祟”地继续问道:

“校长啊,海军还是算了吧,人家可是技术兵种。更何况刘公岛的海军学院早都开学了,我半路出家肯定跟不进度。”

“关于大口径的火炮,以及传说中的列车炮,您老人家真的不能透露点内部消息嘛。”

“是不是舰炮岸?还是说盟友又给咱贡献了什么设计图。”

炮兵战士的旁敲侧击,让朱校长的思绪不知不觉地回到了几个月前。

今年半年,他带队去武器实验研究局拜访黄河,一起探讨155榴弹炮和加农炮的相关事宜。

正是那天,炮兵学院的同志们亲眼看到了国产列车炮的设计草图和建造预案。

考虑到现在反攻尚未正式开始,朱校长先是看了看腕表确定时间,紧接着凑到自家学生耳边小声说道:

“重榴的事,我不清楚。但列车炮,还真有。”

“关外那边,不是有几个难啃的要塞嘛。为了一年后的大行动,咱武器实验研究局特地设计了两款不同口径的列车炮,专门用来敲日本人的龟壳。”

“口径相对较小的那一门,的确是舰炮岸,用的是黎塞留级战列舰的380毫米主炮。”

“那门大口径列车炮的图纸,是黄局长根据法国陆军的3092改进而成。具体的纸面数据当时没标注,我只知道是一门长32米的毫米巨炮。”

跟陆炮舰的心酸不同,如果不考虑诸多现实因素的话,舰炮岸基本都是纯纯爽局,毕竟类似的设计哪怕到了21世纪也没被淘汰。

黄河之所以准备用黎塞留级的380毫米主炮造列车炮,其最大的原因,自然是系统内海军船坞可以生产所需配件。

现在的黎塞留号战列舰二号炮塔炸过膛,让巴尔的情况则是要更惨一些,只能勉强维持着让四尔的状态。

要想发挥两姐妹的全部战力,那么把舰队开回来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修船。

反正都要用到系统内的海军船坞,反正都要生产380毫米/451935主炮补全战舰。

那还不如顺手多生产几门,一部分留着备用,一两门拿去造列车炮打要塞。

当然了,舰炮岸也不是黄河一拍脑袋就做出的决定。

意面在间战期也有类似的操作,完全可以给武器实验研究局提供足够的参考。

再说了,就算没有资料,设计列车炮的项目工程也难不倒局里的同志们。

不就是根据地面载具的特点和结构,重新设计主炮的搭载平台嘛,多大点事。

至于为何要修改毫米列车炮的设计图?

没办法,虽然原版3091和3092使用的主炮的的确确没什么问题,但是这门炮跟载具的适配度并没有想象中的高。

正因如此,前者只打了五发炮弹便炸了膛,根本没走出试验场。

后者虽然被德三带到了欧洲东线战场,但实际寿命也只有二十多发。

这种足以载入近代史,且大概率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巨炮,黄河可不敢赌系统会不会在生产期间补全缺陷,所以还是老老实实修改设计图吧。

听到两门列车炮的口径后,炮兵战士的双眼直冒精光,仿佛是恨不得立马加入铁道炮兵部队。

“校长!未来出关作战,请务必让我参加!就算不能亲自操纵巨炮,我也想看看毫米大管子发射的瞬间。”

“否则,我肯定会遗憾终生!”

闻言,朱校长面带微笑点了点头。

作为炮兵学院的校长,作为一名炮兵高级指挥员,他自然能理解学生的想法。

“好啊,出关作战肯定少不了炮兵的支援,到时候我带着大家一起去。对了,没事别总是说什么活啊、死啊、终生啊之类的词。”

“也不知道为什么,每次这些词跟关外一起出现的时候,我总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哈哈,封建迷信不可信。不寒而栗?这很正常,南方人去东北可不是冷得不行嘛。”

就在二人闲聊之际,军属炮兵部队的参谋带着文件乘车归来。见状,朱校长的脸闪过一丝喜色。

无他,只因本次大战的反击序幕,即将由他们炮兵率先拉开。

果不其然,下车后的参谋一路小跑进指挥所,他一边挥舞着文件一边高声喊道:

“校长,找到了,终于找到了。在前沿观察哨和空军侦察机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已经锁定了日军各师团的炮兵阵地。”

“林总命令我们立即开炮,务必一口气全歼鬼子们的炮兵。”

突如其来的好消息,顿时让指挥所里炸开了锅。

经过短暂的欢呼,所有同志立马全身心投入战斗状态,主打一个令行禁止雷厉风行。

不一会儿,调整好诸元的各式火炮齐齐对准关东军五个师团的炮兵阵地。

伴随着朱校长在通讯频道一声怒喝,整个军区的所有105毫米以的加农炮和155榴弹炮,在同一时间露出了自己的獠牙。

“轰!轰!轰!”

万炮齐鸣,杀声震天。

此时此刻,就仿佛是有魔丸和灵珠在胶莱平原共渡天劫。天地之间除了炮弹发射的雷鸣以外,再无一点其余的声音。

1932式155毫米加农炮的射速是每分钟45发,趁着战士们再次装填的间隙,朱校长在指挥部内兴奋地大声吼道:

“整个鲁省军区,七个师、十个警备旅,再算军属的六个155加农炮营,刚刚至少有一百五十门身管炮在倾泻火力。

“加没开火的105榴、120毫米迫击炮、火箭炮和自行火炮,我现在也能说一公里220门大炮不够用!得280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