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常人类的军事生涯中,初见印象往往决定了一个人对某类型装备的看法与见解。
就拿咱老李来说。
提到坦克,他脑海中的第一反应肯定是自家装备的m22蝉式,以及战场上偶尔会遇到的九五轻战和九七中战。
火力较弱,防护性略差,机动性可圈可点,这些形容词基本上是李大旅长下意识会给出的答案。
没办法,即使有黄河牌补习班的小灶加持,即使有各个主要参战国主力坦克的模型,可甲弹对抗这个词还是离老李有些遥远。
固有认知的长期积累,使得老李首次近距离接触重坦时难免有些失态。
只见他赶忙摘下自己的墨镜,就连那杆平日里最喜欢的玉米芯烟斗都甩给了赵刚,整套动作丝毫不见高级指挥员的沉稳。
“我的老天爷,这铁疙瘩的重量怕不是得超过四十吨。马桶头,大粗管子,想必它应该就是老黄天天挂在嘴边的带英茶包发射器吧。”
“不得了,真是不得了,我已经迫不及待想看它在现场上大杀四方的样子了。”
作为一名实干派军人,仅仅只是隔空观察根本不能满足老李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短暂的震惊后,他果断向附近的警卫们表明了自己的身份,紧接着二话不说便开始丈量眼前重坦的尺寸。
不一会儿,一份7×3×3米的大致长宽高新鲜出炉。
如此夸张的数据,险些闪瞎了李大旅长的眼睛。
“这玩意,光是尺寸就比敌人的装甲主力大两圈。只要可以稳定命中目标,估计鬼子的九七式连渣都很难剩下。”
“只可惜新坦克太重,注定跟空降部队无缘。否则十几辆几十吨的庞然大物深入敌后,我都不敢想象画面究竟会有多美。”
“哎,也不知道老黄最近在忙啥,到底什么时候才能给咱们旅更新一波装备,我也想要能攻城拔寨的大管子啊。”
跟自家急性子的搭当不同,赵刚在面对新事物时明显要细心很多。
看到陌生重坦的第一时间,他没有急于上前收集第一手数据,反倒是环绕其庞大的车身开始细细观察。
很快,老赵发现了盲点。
只见在马桶形炮塔的左侧,一个通体白色的直立熊形标识若隐若现,显然是某位战士在涂装作业期间出了纰漏。
“老李,别闹腾了,赶紧过来看。”
“这辆重坦应该不是英国人的装备,你仔细看看它炮塔的左侧,那里还留有北边近卫机械旅的识别标识。”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它应该是kv2。毕竟老黄说过,马桶头也分大小。”
闻言,原本还在上蹿下跳的李云龙立马凑了过来。顺着自家政委的指引,他也瞅见了那道外形独特的白色标识。
不过老李并没有因为认错坦克而感到失落。
原因很简单,无论是小马桶头kv2,还是大马桶头fv4005,在亚洲战场上都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存在。
反正都是跨级别屠幼虐菜,二者谁上都一样。
你本子要是不服,那就把四式中战、十式重战、扶桑虎和五式重战全部抬上来。
民国大舞台,甲弹对抗你就来。
“成,kv2就kv2吧。152毫米的主炮,75毫米的正面装甲,鬼子的九七中战大概率连近身的机会都没有。”
“至于那些扛着马桶搋子的敢死队,自有协同的步兵来处理。”
“对了,我刚刚还看到另外一批新坦克。趁着作战会议尚未开始,咱俩。”
就当李云龙拉着自家政委,准备继续在装甲部队的驻地溜达溜达之际,一名带着眼镜的中年军人突然走了过来。
此人的愁眉苦脸,貌似压力极大。
似乎是感受到了一股感染力极强的低气压,老李情不自禁地回头瞅了一眼,随后便扯着自己的大嗓门招呼道:
“老许,老许!这边,我在这呢。”
“哈哈哈,真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啊,我正想参观你们师的装甲团呢。你现在有空吗?能不能带我和老赵转一转。”
“一个小时以后才开会,咱们的时间很充裕。”
没错,李云龙口中的老许,正是八路军唯一装甲师的首任指挥员:许g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