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道用小刀子费了好半天的功夫,才将粘在一起的书页一一分开。
道里一撇眼,见袁道正在用小刀小心翼翼的分书页,忍不住对袁道说道:“小子,你干吗呢?那本破书你看它干吗?一打眼便是不入流的货色,看了也是浪费时间,扔一边去,换本书看。”
袁道素来老实听话惯了,闻言便将它扔在一旁,换了本书。可是,他的眼角余光却总是不经意的瞟过那本画着金黄色小花的旧书,他依然觉得那小花儿画得极为生动,而且金灿灿的花瓣似乎光彩夺目,总是令他忍不住想知道这花究竟是什么品种,叫什么名字。
最终抵不过好奇心,袁道还是将它拿过来,一页页的仔细瞧了下去。
瞧了有十几页的功夫,他终于找到了封面上那朵金色小花的来历,原来它叫瞻波伽,生长于极为炎热的地方,有行气化痰,清肺止嗽的功效。
鲜叶可以制成香料,香气淡雅,经久不绝,但因产量稀少,价格高昂,极为讨贵族女子的喜爱。
这也并非什么稀罕事儿。可是,下面的一行补充的蝇头小楷,歪歪斜斜地挤在这篇记录的末尾处,显然记录得非常仓促。大意是讲,这种瞻伽波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妙处,它的汁液可以制成一种金色的薄如蝉翼的格菱金箔。
这种格菱金箔极为神奇,放在阳光下可以放射出七彩阳光来,美丽而炫目。
看着这一行小得几乎没人能发现的歪歪斜斜的字迹,袁道一阵心神激荡。这令他想起来将归嬉眼睛刺瞎的那张奇怪的金纸。
两者是多么的想像,难道刺瞎归嬉双目的便是这种瞻波伽汁液制成的格菱金箔?
可是,那张透明的金纸是在父亲的师父溪堂先生的手札里面发现的,而以溪堂先生的博闻强记,在游记当中也并没有提及关于瞻波伽的半个字。那么,师祖溪堂先生应该也是对格菱金箔不知情的。
这本无名的小册子究竟出自谁手?又有多少年的历史了?它又尘封了多少鲜为人知的故事?一切都没有答案,却又将那张怪异的金箔记录了下来。
袁道双手捧着那本无名的破旧的小册子,怔怔出神,左思右想出寻不出个合理的解释来。
道里伸手在袁道的眼前晃了几晃,将袁道从愣神中拉回来。
道里将手中的书籍一摔,一把夺过袁道手中的那本小册子,道:“给老子瞧瞧,这本破书有什么好看的,让你小子都看直了眼睛!”
当他把那页书看完,他自己也不由自主地怔愣当场。他与袁道一样被那行小字吸引,不自觉的便联想到了息国公叫他指认的那张薄薄的金箔。
道里看了一眼袁道,喃喃地道:“这世上还真有这种神奇的东西!原来那张金箔是有来历的。看情形,那东西一定隐藏着一个不为世人所知的秘密。息国公如此紧张地盘问咱们父子俩,那张金箔为何被我师父藏到了书页的纸张里,它本身又有何用处?当时,我只当是师父用来写字的纸不一定是从何处买来的,碰巧而已,现下看来,事情远非想像的那样简单明了。我敢确定我师父他老人家是故意将格菱金箔制作在纸张里的,而且,我也敢确定这张格菱金箔一定与被我师兄偷走的灵骨是息息相关的。只是,我实在想不出这两样东西究竟有何关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