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1章 无字丰碑(1 / 2)空言无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二人这才恍然,如果说泰山绝灵,那对于修士来说的确是凶险异常。

哪怕是地仙,有那无字丰碑制住,一旦腾飞不起,遇到十个百个凡人当然不怕,但要到成千、上万围攻,也有力尽被杀的时候。

对孟秋而言,这到不是什么大问题,只不暴露身份,谁来理会。况且他有混沌元胎,必要时也不用依赖外力。

只是泰山若是不能聚集灵气,就意味着整個山中的灵脉全被毁损,地气沉积,不能流通,有东岳之精的可能性很少。

眼下虽有这份担忧,但还需实地看过,才能知晓真正情况。

“万年大劫?”郑八姑却是有些疑惑,问道:“什么样的劫数这么厉害,连灵空仙界也经受不住?”

潘度道:“我也只是听连山大师和几位师兄提起过,至于实际情形,知道不多。只晓得每隔万年,天地就会生出一次劫数,无论仙凡,都难逃脱。

前一次因颛顼帝绝地天通,不知到底到底产生了什么劫数。再往前一次,反倒有上古大圣记录了下来,是灵气衰减。

原本那时人族只娘胎之中,便如泡在灵泉中一样,等三年零六个月后生产,出世就会练气,不需修炼。

及至成年,已有相当于如今筑基的法力,甚至天资卓绝者,更有散仙般的修为。

后来大劫,人族才开始退化,虽大部分人仍能踏上练气之途,但已不能像祖辈那样,神通自成,更是多少人也止步于此,终身难有寸进。

因为这种状况,人族许多仙贤不甘受困,生出心思弄出修炼之法。

到后来广成子大圣采众家之长,立道演法炼丹铸器,创立玄门,才有今日修行界之繁盛。”

孟秋忽然记起当年向铁蓑道人请教的时候,对方曾说过,上古之时,天地灵气充沛,呼吸之间,便有灵气冲刷己身,是以人人如龙,应该就是灵气没有衰退的时候。

想到这里,他悚然一惊,忙问道:“前辈,我曾听武当半边大师提过一嘴,说大劫在即,莫非又快到下一次万年大劫的时候?”

郑八姑默默往前推演,前古之事模糊不清,但依照凡间史书记载,颛顼距今顶多不过三千年。

“差不多了吧?”潘度叹了口气,道:“我记得曾经连山大师说过一次,大劫只在这几百年间。

前古帝王半人半神,以甲子为年,今日寿六十而作一岁。及至绝地天通,血脉才慢慢退化。

是以颛顼帝之后,帝喾、尧、舜年岁已然混乱,虽绝到不了六十年未一岁,但也和如今纪年也大有不同。”

孟秋和郑八姑不由神色肃然,倘若真如连山大师所说的时间,两人指不定就要遇上这一场万年大劫。

潘度似乎也想到了这点,有些担忧的看了两人一眼,忽然又笑了笑,道:

“去休,去休。我连今日都过不过去,还担心这些做甚?

你们两个,还有其他事情要问么?趁着我还有最后一口气,赶紧问吧。”

两人如何问得出口,郑八姑动了动嘴,劝说的话又吞了回去。

即便掏出灵丹,给对方续上三五天的命又如何?还不是一样要死,徒增烦恼!

她和孟秋都摇摇头,潘度这才一拍黄皮葫芦,里头飞出一片墨绿光华,落到郑八姑手中,道:

“我隐居之前,别的东西都赠予了别人,只这一件玉清仙符,能护修道人的心神,因此留在了身边保命。

眼下用不着了,便留给你。前面那番话,千万记得要带给公冶师兄,叫他及时飞升。

再者等我走后,你用法力将我烧成飞灰,放在这洞窟中,并用岩石填实,免得人来打扰。

不过我死后这禁法也要消失,你们两个注意些旁边那位餐霞师侄,免得被她发现,生出好奇,来挖我坟。”

郑八姑默然点头,心头有些感伤。

这一位师叔也是天资绝顶的人物,若非受伤,天仙有望。哪怕重伤隐居在此地,一样能让邻居也毫无察觉。

她小心收好玉清仙符,便见潘度双目满如神月,清辉无瑕,漫吟道:

“坐破苔衣第几重,梦中三十六芙蓉。桃花流水窅然去,恍惚难名是某峰。”

诵罢双目一闭,脸带笑容,溘然长逝。

两人静立一阵,才齐齐一礼。郑八姑打出一道火光,落在潘度身上,顿时解落成灰。

孟秋伸手虚动,一缕地气被抽了出来,聚起土石,慢慢将洞窟填充。

等二人出到洞外,禁制正好消失,此地也完全填实,和初来时候,一点差别都无,好似天然如此。

回曲溪流十六渡,青山如嶂立晴空。

两人仍循原路回返,绕到另外一处山脚,才腾空而去。

……

泰山日观峰,此时天色已然昏黑起来,偶一抬头,那下弦明月已为阴云所掩,大地上黑沉沉的。

山路崎岖,且多猛兽,平日没人敢在这个时候往山上去。

孟秋和郑八姑自不是凡人,虽然几乎感觉不到灵气,但光只身躯就经过多次洗练,比之专精锻体的武林高手,还要强上百倍,自不畏惧。

两人到这一片地域也有好些天了,从山脚开始探查,果然是里头的灵脉全无,灵气无法汇聚,整座上只是寻常石块泥土堆积,不见神异。

适应几天,又爬了几个山头,毫无收获,才趁着天黑,往始皇帝封禅且立下的无字碑的玉皇顶来。

这一条路寻常也几乎无人敢往上走,此刻更甚,越往前走,光景越发昏暗,残月早隐,一点星光也看不见,山风阵阵,吹袂生凉。

两人脚步快,不一会到了个隐僻之处。右边崖壁已到尽头,前行十余步,崖势忽断,现出一条绝壑,只剩左边峰崖,共只百多丈之隔便把谷径走完。

“走了这许久,也不见个豺狼虎豹之类。”孟秋笑着道:“算算时间,我已有好些年不曾尝过凡间食物的味道。”

郑八姑却从百宝囊中取出那把乌光宝伞,伸手一指天边,道:“野兽最懂审时度势,黑云沉沉,马上便要有雨,又是夜晚,怎会出来。”

话音未落,右侧天空中金蛇也似连打了两个电闪,电光照处,云头和高山一般浓厚异常。紧跟着霹雳连声,山摇地动,豆大雨点立似乱箭飞蝗迎面打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