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给政府搞财政税收。
同时,各地也要开官府的布铺,销售麻布,鞋子等日常必需品。
朱允炆直接下令,这种商铺就叫便利社。
朱允炆有点职业情节,前世他就是个在便利店打工的打工仔,穿越而来之后,如果能在这个时代开创属于自己的便利店,开遍全国,那也不失为一个壮举。
我踏马,来过!
“嗯,先在南京试点,南京有富户十余万户,富商众多,米铺,布铺也多,如果南京运营得当,就逐步推广,先在南直隶诸省开起来,前期不准过度扩张,先试试能不能自给自足。”
朱允炆道。
杨士奇对于搞经济有自己的看法,他犹豫了片刻,说道:“陛下,恕我直言……”
“如今南京的米商,布商,竞争激烈,朝廷官办,反而斗不过他们,倒不如重点关注九边卫所,还有云贵川等省份,这些地方但凡有卫所的地方,都需要米面柴油,若是将便利社开在这些地方,才是真正的便利。”
“开在南京,陛下不过多了一玩物而,兴许耗费颇多,最终赚点小钱。”
杨士奇也是胆大心细,主要是他这段时间摸透了朱允炆的心性,但凡是涉及到了民生和赚钱,尤其是赚钱这块儿,这位新登基的皇帝陛下就会很感兴趣。
“你这话也对……”
朱允炆砸吧嘴,摸了摸下巴,自己还是看法有些片面了,前世那个时空,但凡是大型的便利店,只要在大城市能开下去,就能过的很好。
也会很赚钱。
实际上,便利店这东西如果开在最需要的地方,如九边卫所,可能效果反而更佳。
他还记得前世看明朝那些事儿,崇祯末年,朝廷每年要给辽东官兵五百多万两辽饷,那边的官兵不缺金银,缺各种物资。
山西商人,靠着倒卖各种物资,赚了许多钱。
而左宗棠征讨西域也是,一大堆贩夫走卒,跟着大部队往那边走,沿途给官兵贩卖生活物资。
“杨士奇你也去换身衣裳,咱们今天微服私访,去找夏原吉和方孝孺,朕有点别的想法。”
朱允炆深吸一口气,转身走出了文渊阁。
回到紫禁城,朱允炆没有急着换衣服,而是让王中拿出笔墨纸砚来,给四叔朱棣写了一封信。
“四叔啊,朝廷如今紧缺金银,各地边关的将士,尤其是那帮开国老卒,其实多有金银,朕考虑组建一个公司,叫做皇家便利社,由皇家控股,拉拢各藩王,还有各大王公勋贵们入股,组建商队,在各地边关卫所和边城,销售柴米油盐等物资,一来可以保证各地边关卫所将士们的生存,其次是我皇家能够掌控国民经济命脉。”
“我朱明皇族,若想要掌控天下,有两件事情一定得攥在手里,一是枪杆子,朕准备以四叔你为大将军王,以后皇家学院建立起来,皇族全都要去领军,都得知军,最能打的部队,始终要掌握在咱们朱明皇族手里。”
“第二件事,那就是钱袋子。”
“这钱袋子,是赋税,也是金银,也是民生,和民生配套相关的一切,朕今日突发奇想,我朝有许多驿站,能否在驿站中开办存取钱款业务,开办一家大明皇家银行,开遍全国,提高利息,让各地有钱的富户僧侣地主‘主动’存钱,如此一来可以吸储做本金,用这些钱搞卖柴米油盐的皇家便利社。”
“驿站驻扎有兵丁,而且驿卒还要送书信,也能担任保镖业务,送钱财,让驿站自己赚点钱财自给自足,减少朝廷的兵饷供给。”
“若是大明皇家银行,大明皇家学院,大明皇家便利社开起来,将枪杆子和钱袋子还有饭碗牢牢掌控在手中,我朱明皇族可长治久安矣。”
“四叔你觉得朕这些想法怎么样?”
“对了,楚王六叔感念朕为国事操劳,主动捐献出了大半家产,朕觉得他还不错,他有些才能,还是常年带兵的,朕觉得可以把皇家便利社交给他来管,至于大明皇家银行,朕觉得四叔你比较妥当。”
“哦还有件事,湘王朱柏着实有点过分,痛骂朕,还说四叔你助纣为虐,是诸王之耻!”
“朕这人脸皮厚,骂我无所谓的,但是四叔你是谁?那是朕的偶像,朕一向将你视为楷模,是可忍孰不可忍?”
“于是朕对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十二叔被我的真心感化,痛改前非,竟然自己在皇爷爷灵前把自己给打死了。”
“哎,湘王十二叔可真是个狠人啊。”
“他临死前说自己罪大恶极,无颜面对皇爷爷,主动要求把所有财产捐献给朝廷,朕含泪收了下来……”
“哦对了,他说葬在长沙路途遥远,他想在南京和皇爷爷做伴,因为国库没钱,丧事从简,等你来时,他应当已经下葬了。”
写完之后,朱允炆吹了吹书信。
一边的王中听的嘴角抽搐,因为朱允炆一边写一边念,最后几句实在是……
“王中,湘王朱柏还活着吗?”
朱允炆扭头问道。
王中连忙说道:“陛下,他被仗刑四十余下,就主动求饶了,臣还没来得及向您禀报。”
“禀报什么?他不是说要把他打死嘛,你不完成他的心愿,别人怎么看我啊!”朱允炆怒了,满脸怒容,吓了王中一跳。
“可,可是,他已经献上了大部分财产……”
王中傻眼了,这可是陛下您的亲叔叔啊。
朱允炆翻了个白眼:“朕都说了他自觉罪大恶极,无颜面对皇爷爷自己把自己打死了,如今他身受重伤动不了手,你就帮他一把啊,真的是,尊老爱幼会不会啊?朕怎么有你这么个大伴,一点都不懂礼貌的。”
“学学朕,彪悍不求回报,迷人更无所需!”
王中连忙点头。
……
穿戴上了寻常的衣衫,朱允炆在蒋献和王中的陪伴下,出了南京紫禁城。
他特意叫上了徐辉祖李景隆。
要想将大明便利社推广到诸多边关卫所,还有九边城镇,必须得有军方大佬的同意,前几年在皇爷爷朱元璋的大清洗下,许多国公王侯陨落,现如今最强的就是徐辉祖和李景隆,搞定了他们,也就搞定剩余的。
朱允炆决定给他们通通气,剩下的具体事宜,让四叔朱棣去管。
朕要是把事情都管完了,得累死。
南京紫禁城在紫金山旁边,依山傍水,周围垂柳绿荷,春意盎然,这个时代的夏天似乎要晚那么一个月,而且夏季来的十分迅猛,一下就热了。
紫禁城门前,是东西直卫的营房。
他们是朱元璋的亲兵,专门负责保护皇宫的安全。
但是朱允炆不太放心这帮人,他更加信任孝陵卫,因为东西直卫里头有很多将领,在洪武皇帝朱元璋后期,被换成了吕太后的亲族担任卫所将官。
其实这很好理解。
这是为了保护朱允炆的前身……
但是现在的朱允炆,觉得还是有孝陵卫保护安全些,朕只想安安稳稳过点小日子,不想哪天和嘉靖皇帝一样,皇宫突然冲进来个疯子,对着他就一顿猛揍。
“陛下,您已经六年没有出过宫了……”
司礼监大太监王中跟在朱允炆身侧,十分的感慨。
就连他也一样。
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陨后,朱允炆被立太孙多年,朱元璋意识到朱允炆将会是大明后面的接班人,于是就将他保护在宫里,不准他乱跑。
也是担心他和朱标一样,偶感风寒身体出毛病。
朱允炆听到他这句话,眸子闪了闪,看向蒋献和王中,吩咐他们都退走远一些,随后对李景隆问道:“曹国公,朕有件事想问问……”
“当年我父皇去西安考察迁都,结果路上遇到了事情,皇爷爷多次发圣旨让他注意护卫安全,回程路上他就感染风寒,最后暴毙。”
朱允炆登基之后,就追封朱标为皇,所以可以称为父皇。
“这其中是否是有人在阻挠迁都?”
朱允炆的话让徐辉祖和李景隆一愣。
朱允炆又道:“洪武十七年,岐阳王生病,我皇爷爷说他是被淮安侯华中毒死的,真的是这样嘛……”
李景隆额头冒汗。
他父亲的死,至今也是个谜团,而太子朱标考察西安身陨,也是疑点重重,但是毫无疑问,一旦迁都,会使许多既得利益集团受损,他们不想迁都……
“朕看了宫中秘闻,洪武十七年,皇爷爷也考虑过迁都,曾经咨询过岐阳王,岐阳王就病倒了,洪武二十五年,派我父皇去考察西安看看迁都事宜,我父皇就身陨,这世上哪有这么巧的事……”
朱允炆摇摇头,朱元璋在洪武初期多次考虑过迁都,开封,西安,洛阳都曾经是备选,主要就是北方赋税收不上来,而且用南方的赋税养北方,需要有个强大的行政机构坐镇北方,方便转运物资。
“陛下,君不密,则失臣……”
徐辉祖忍不住说道,对于朱允炆这个青年天子,徐辉祖是很有好感的。
朱允炆看向李景隆,见李景隆欲言又止,咧嘴淡笑道:“放心,朕也就是好奇心一时起来了,朕叫你们来,其实是有一桩天大的买卖找你们一起做。”
“朕知道你们很有钱,家里田地银子大把……”
朱允炆这句话刚说出口,李景隆以为朱允炆要对他怎么样,他消息灵通,早就知道楚王和湘王的下场,慌忙道:“陛下,臣愿意捐献财产,为国库渡过难关,臣家产不多,十万两白银还是拿得出来的。”
朱允炆皱眉怒道:“曹国公说什么呢,朕岂是那种讹诈国臣的昏君,我国库无钱,多收赋税就好了,实在不行杀几个贪官污吏,比如吃空饷,用运军粮的漕运船做买卖,霸占卫所田的这种贪官污吏,捉几只硕鼠,就够朝廷国库开支一年呢!”
说着拍了拍李景隆的肩膀:“曹国公乃是国之栋梁,到时候朕就让曹国公亲自执行!”
此言一出,李景隆和徐辉祖对视一眼,皆是有些尴尬地笑了笑,李景隆趁机摸了摸额头上的汗水。
“陛下,臣说错了,其实是二十万两白银!?”
“二十万两!?嚯嚯,朕可是有资料的,去年茶马贸易进马八千多匹,其中三千多匹马漂没,折损白银将近十万两,云南铜矿运送来江南宝泉局铸造钱币,结果中途少了十几艘铜胚,折合铜钱数百万贯,还有茶叶,福建有人一次性以官府的茶票收了五十万斤茶,偷偷卖给了北元蒙古人,通敌叛国,侵吞国财……”
“陛下,臣说错了,是,是五十万两白银!”
李景隆咬了咬牙,他这些年靠着西番茶马贸易没有少赚钱,主要集中在盐巴和茶叶这两项,至于购买军马的漂没,这就更简单了,大明有许多驿站,每年都有大量的驿站站马,在骑乘过程中死了或者被权贵直接带走了,这种就叫做漂没,驿站需要自己补充,而朝廷定额给他们发马。
漂没是不成文的捞钱手段,其他的侵占卫所兵的官田,吃空饷更是司空见惯小儿科。
李景隆有一段时间跟父亲李文忠掌握铸币,铸造铜钱输送给边关卫所,他趁着朱元璋年迈无法管控,偷偷留了许多铜胚,自己私铸了一批铜钱……
其实这样做的大明藩王,权贵很多,多以开国勋贵为主。
以前的李景隆也不这样,在朱元璋抓了几次印刷假币案,牵涉到了权贵之后才算开了眼,等朱元璋老迈,他的胆子也大了起来。
五十万两,是他现如今能拿出的所有现银了。
朱允炆很满意地看向徐辉祖。
徐辉祖也忙投诚,“主动”捐献出了白银二十万两,他没有李景隆管的地方多,所以捞钱手段不太够,主要靠着吃空饷,还有在军械,火药,这方面的采购搞钱。
拿到七十万两白银,朱允炆合计了一下,再加上湘王朱柏的财产,搞大明皇家便利社的本钱应该够了,他嘿嘿笑着拍了拍徐辉祖和李景隆的肩膀:“两位国公真是国之重臣,朕心甚慰。”
“朕问岐阳王和我父皇旧事,其实是想拉着诸位勋贵一起做笔买卖,既然曹国公和魏国公率先入股,朕就多算你们一份股本,朕说的这桩买卖,叫做便利社,乃是……”
朱允炆将便利社的原理讲了讲,其实就是前世的供销社模样。
同时,大明皇家银行的事情也告诉了他们。
“岐阳王和我父皇当年,背后兴许真有黑手,说到底还是为了利,利字当头,乃是刀刃,亲兄弟都会残杀……朕不会为了利害人杀人,也不愿看到诸朝臣为了点蝇头小利争得你死我活,朕愿意带着诸勋贵共同发财,你们以前搞茶马贸易,侵吞田地,都是偷偷摸摸的,现如今朕让这合法化,给你们股份,朝廷出人出力,供养九边。”
“你们再也不需要藏着掖着,每年赚取的银钱,按照股份分红,一部分存入国库,一部分存入朕的内库,一部分拿出来分红,相信朕,跟着朕,有肉吃。”
李景隆和徐辉祖两个人眼睛一亮。
与国同休,与国同戚,古往今来,又有几个王侯勋贵能做到呢?
……
南京城中。
小贩云集,叫卖不断。
今日正好是集市,南京城有许多小摊小贩,都是周遭的农民,在朝廷宣布解除人头税,盛世之丁永不加赋后,南京城忽然多出了许多人口。
其实这很好理解。
以往朝廷要查验传,证,路引,户籍。
如今放开人头税,你去其他地方不需要查询户籍,只要路引,看你是否是有正当职业,不是乱窜的罪犯什么的。
而江南地区自古富庶,商业较多。
因为人太多,朱允炆没办法在街上行走,在李景隆和徐辉祖的强烈要求下,和方孝孺,夏原吉,以及跟随而来的杨士奇一道,在街边一家酒楼上吃酒。
“这座酒楼占地如此广阔,又地处繁华要道,不是普通人开的吧?”
朱允炆站在栏杆边上,望着川流不息的人流,感慨原来南京自古就如此富庶繁华了。
李景隆脸颊一红,道:“陛下,这处酒楼,实则是臣的私产……”
“嗯,难怪做的一手好淮扬菜,尤其是淮西菜式。”
朱允炆点点头。
“朕觉得这里不错,想跟你合股做点买卖,朕出人出力,你出地方,我们在这里开一家酒楼,就叫御膳坊,专门卖宫廷御膳,宫廷御酒,到时候朕从宫里派些太监和宫女来,把这里搞得高大上些。”
“如今朕内库空虚,御花园后面养着的珍奇异兽都准备搞个动物园了,实在拿不出银钱作本,曹国公不会怪罪吧!?”
朱允炆似笑非笑。
“陛下开玩笑了,臣马上安排。”
“不急,不急,你回头去宣传宣传,朝中比较有钱的大臣,以后但凡聚餐聚会都必须放在这御膳坊,朕正愁找不到地方呢,你这里如此宽阔,想来朝中有钱的大臣每日拖家带口全家来吃几顿是够坐的吧?”
“听说户部的肥缺,一年少说十万两银子呢,吃几顿饭钱总不可能给不起钱,再说了天子的霸王餐他们敢不给钱?”
“吃,吃几顿?拖家带口?”
李景隆有些懵逼,陛下您这是不是过了点啊。
把这御膳坊当食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