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时候,他大不了也去求求他爹。
他爹答应了朱允熥,总不会拒绝他。
“你说得对,是该让军卒吃饱,该采买什么那就去买,吃饱了才有力气练兵。”
朱允炆二话不说,直接答应。
得到朱允炆答应,周骥这才心满意足离开。
走到僻静处,周德兴一巴掌拍在周骥脑袋上。
“别太过分了,二皇孙看不出问题,不代表别人看不出来。”
“要是被宫里知道,没人救得了你。”
周骥揉了揉脑袋,满脸的委屈。
“儿子身上的伤还没好呢,爹你就不能轻点。”
“儿子是那么不知分寸?儿子也就是扣了茶钱而已,别的儿子可啥都没拿。”
周德兴接了账本,检查无碍后,这才还了过去。
“没有就最好,别只看眼前,要把眼光放长远。”
“老子千军万马都练过,为啥来这练这一千人,不还是想让你有个磨炼的机会。”
“到目前为止,这些兵基本已算步入正轨了,往下再练,基本没啥问题了。”
“这段时间,你就多操心一下练兵的事情,多学一学如何练兵,将来校阅袭爵时不会再那么难堪。”
“老子出生入死才有几天,可别在你手里丢了老子的爵位。”
说到这儿,周骥有些不耐烦了。
“知道了,知道了...”
周骥连连回应,周德兴又是一番叮嘱。
不管怎么说,周骥他还用得着周德兴。
对周德兴的叮嘱,哪怕是表面敷衍,那也得答应。
对于京中的事情,朱允熥知之甚少。
自给老朱去信之后,他便先清点了会稽的受灾情况。
根据每家每户的损失,制定出合理的补偿措施。
实际解决每家每户的困难,为他们因人分类制定不同的解决措施。
各有各的难,这样解决肯定是要费些力气。
好在目前所处置的只有一个县,加之倭寇袭扰,人口大幅锐减。
需要这种分门别类处置的问题,并不算很多。
大概半个月,会稽的问题便基本告一段落。
之后,朱允熥便架着倭寇那船,开始去往沿海各地转悠。
看当地的人文风情,地理位置。
同时也是以此方式,告诉沿海百姓,倭寇不过尔尔,并非不可战胜。
只要同仇敌忾,凡倭寇敢胆登陆,必让他有来无回。
最后,朱允熥除了让护卫演练一些鸳鸯阵外,还会把这一阵法传于当地百姓。
乡勇百姓,全要熟知。
练不出虎威营的威力,只要是方法得当,仍是能斩杀了倭寇的。
现今朝廷卫所并不涣散,只要能坚持到朝廷驰援。
像这种被倭寇打进现成之事,短时间之内绝对不会再发生。
沿海问题,势必是要解决的。
只要能熬过这段时间,总会迎来海晏河清的。
朱允熥和陈集躲在船舱吃着烤肉,一军卒飞奔而来,送上了一封信。
“殿下,于潜,昌化,淳安三县,联名向殿下送来报信文书。”
有啥喜,值得三县同时来报。
朱允熥在嘴里吮吸了指头,又在身上擦掉残余的油渍。
“莫不是倭寇来袭了吧?”
现在的倭寇在他跟前,根本没啥战斗力可言。
朱允熥巴不得,他们多来几次。
信件打开,朱允熥随之狂喜。
“还真是。”
“都这个时候,这些倭寇还敢来,要不就是脑袋进水了,要不就是胆子大到没边了。”
倭寇先功于潜,在乡勇的鸳鸯阵前吃了亏,拐去了昌化。
在昌化,损兵折将后,又去了淳安。
彼时,这些倭寇早已被鸳鸯阵吓破了胆。
才刚交手,还没打呢,便不战而降。
淳安知县对被俘倭寇不敢擅自做主,与书信一起交给了朱允熥。
请朱允熥帮忙带于朝廷,听朝廷的发落。
说这是第一次俘虏倭寇并不严谨,但若说凭一知县之力俘虏了倭寇,那绝对是史无前例的。
朱允熥收了书信,从船舱瞅了一眼岸上被押着的倭寇,
“那老头要知道了这些,肯定又高兴的睡不着了。”
“行了,告诉送信的人,就说他们的信我收到了,回去之后,我会如实禀告他们的功绩,请皇爷爷为他们予以奖赏的。”
虽说倭寇是由这三县,联合击退的。
但纠其根本原因,朱允熥的鸳鸯阵那可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的。
把这一消息告诉老朱,无疑也是在为自己请功。
军卒领了命令,直接退出。
“殿下,福浙之地,我们该走的也都走了,鸳鸯阵也都教习下去了,接下来也就只能靠他们自己练习了。”
“我们也出来两个多月了,陛下那里一直都在催促,我们是不是也该回去了。”
老朱的信一次比一次激烈,他有种强烈的感觉。
要是他再不回去,老朱势必是要派人来抓他了。
“是该回去了,催催催的,要是早回去了,哪能有今天的战局?”
“凭几个县就把倭寇打的落花流水,你啥时候见过这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