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听朱雄英这么说,也立刻郑重起来。
朱雄英继续说道:“爷爷,此物为明糖。”
明糖?
朱元璋被朱雄英今天弄来的两样东西搞得有点懵,就算是糖,又怎能称得上国之重器呢?
朱雄英看出朱元璋的疑惑,他将所有人赶走,自己捏了一小撮放在舌尖上,甜味瞬间散发出来。
朱元璋也学着朱雄英的样子捏了一小撮放在舌尖,感受到明糖入口即化的浓甜,不明白为什么这东西称得上是国之重器。
朱雄英也不卖关子了,开口说道:“爷爷,明糖不仅可用来制作易保存的甜食,供军队所用,减少后勤压力,还可添加到火药里增加火药的威力!”
“只需一点白糖加入硝、硫磺和木炭,就能制造出威力极大的炸药,人头那么大的一包炸药,就可把京城的城墙炸出一个豁口!”
朱元璋闻言,蹭的一下站起身,他现在完全不怀疑朱雄英的话,朱雄英说有如此作用,他就深信不疑。
“雄英,此事莫要外传,明糖之秘只能你我二人知晓,今天你莫非是想将明糖也送与布政使司的官吏?”朱元璋神色郑重的问道。
朱雄英见朱元璋反应如此大,明白朱元璋已经想岔了,连忙解释道:“爷爷,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这东西别人就算打破脑袋也想不出有这种用途,孙儿也会保密。”
“今天孙儿带来九百瓶特供明酒和一千盒特供明糖,就是为了赏赐布政使司的官吏,这两样东西孙儿一共也才花费了不到一百两银子,但若将这些东西卖出去,恐怕三万两,三十万两都有大把人抢着要。”
“孙儿的初衷,是用这些东西赏赐忠心耿耿又有能力之人。”
“大明官吏,文官一万多人,武官两万多人,谁有能力,谁无能力,全凭考核制度,一考下来,整整九年才考满,往往考满者才可凭借资历和能力往上晋升。”
“孙儿以为,布政使司两日前,就经历了一次不亚于九年考满的考核,能通过这种考核的,皆是我大明的贤臣,赏赐明酒明糖并不为过。”
“况且如何用明糖制造炸药的方法只在孙儿一人的脑子里,爷爷您就放一万个心吧。”
朱元璋听朱雄英信心满满的保证,才按捺下将明糖永久封禁的打算。
朱雄英的考虑已经非常周到,说他用东西收买人心也好,奖励称职官员也罢,这两样特供品所能提供的用处之大,已然超出他的想象。
朱元璋第一次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老了,曾经他可是亲斩上官,带头造反,胆大包天之辈,竟被小小明糖的用处之一吓到。
想着想着竟然放声大笑了出来。
笑声落下之后,朱元璋看着朱雄英那稚嫩的脸庞,知道恐怕自己能赏给朱雄英的,只有天下。
他默不作声的坐下,又捻了一撮白糖放在舌尖,闭上眼睛品尝,良久之后才睁开眼喊道:“来人!宣朱守仁,王永望……过来!”
朱元璋说了一大串人名,全是布政使司的高官。
朱守仁一来,看到朱雄英正看着他们,当即猜测是什么事。
待人来其,行礼问安后,朱元璋让人赐座,一同上来的,还有一瓶特供明酒和一盒特供白糖。
朱元璋也不废话,立刻说道:“今天咱孙儿找咱为你们请功,他赐你们布政使司每人一瓶特供明酒和一盒特供明糖,这两样东西我估计你们拿回家一小会儿功夫就没了,都悠着点用。”
众官员听朱元璋说朱雄英为他们请功,皆是有些摸不着头脑。
但他们还是麻溜的向朱元璋谢了恩。
朱元璋笑着说道:“你们谢咱干啥,要谢就谢咱孙儿,如果不是咱孙儿为你们请功,咱也不知道你们有何功劳。”
朱元璋一口一个‘咱孙儿’,可见朱元璋对朱雄英的喜欢程度。
朱雄英将他关于物流驿站的想法说了一遍,众臣闻言,皆是目瞪口呆。
他们完全没想过,自己等人绞尽脑汁把责任分出去的举动,居然无过还有功!
物流驿站的说法让他们有种怀疑人生的感觉,若真如朱雄英所说,一年起码能挣三百万两银子,那他们布政使司上上下下每个人都有可能名垂青史!
毕竟给百姓送家书,是利国利民的好事,而且收费极低,百姓完全负担得起。
俗话说,家书抵万金,在场的人,没有一个人是京城本地人,他们平时若要寄信件回家,麻烦不说,花费也不小。
若按照每到一处驿站收一文钱算,哪怕送到努尔干指挥使,也不过上百文钱而已,比起以前让同乡送信,此举既能避免欠人情,又能节省让商旅送信的高额花费,对他们这些当官的来说也是一件大好事。
众人消化完信息后,短暂沉默片刻便有人提议驿站的距离最好是百里距离,当派专人前去丈量,重新规划最近路线,送信的钱应该规定一个上限,进一步降低百姓的负担。
还有人提议,送货虽可,但若遇雨天,路湿泥多,若修缮道路可增加货运数量和货运速度。
这个提议非常对朱雄英的胃口,他连忙赞同,并且提出自己将要兴建一所水泥加工坊,到时会修一条从京城到广州湾的路。
众人对此不以为然,京城离广州湾至少有两千五百多里路,途中更是会经过长江黄河,想从京城修路至广州湾,完全是痴人说梦。
只有偷偷打开特供明酒准备浅啄一口的朱守仁在听到朱雄英此言的时候眼前一亮。
他待朱雄英说完,立即起身说道:“吴王殿下,微臣年幼之时,喜好读书,家中有几亩薄田,但一遇大雨,田埂便泥泞不堪,难以行走。”
“有天微臣突发奇想,去山上搬来石块铺在田埂上,此举耗费三月,被邻家嘲笑,说我痴傻,却不料,从此下雨之后,微臣家人第一个回家,每日皆是如此。”
“长此以往,其他邻家不再嘲笑微臣,反而效仿微臣,自此村中家家户户皆有石板入青田之景。”
朱守仁这番话有为朱雄英站台之感,但更多的是提醒在场众人,修路是便民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