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里,董卓得了联军即将整军西来的谍报。
其实也无须谍报,如今雒阳城中的关东联军大张旗鼓,恨不得弄的天下皆知他们要来讨伐董卓。
一来他们可以占据大义之名,以有道伐无道,打着清君侧的名头,自然会得到关东那些饱学志士的称赞。
二来也可提升自家士气,震慑凉州的韩遂等人。
如今联军连战连胜,在韩遂等凉州诸侯看来,说不得这些关东诸侯到时候会趁着一鼓作气,直接毕其功于一役,越过长安,直奔西来。
为此,袁绍还找了手下策士陈琳,又专门写了一封讨伐董卓的文书。
言辞康慨,大义凛然。大有不灭董卓,关东豪杰便算不得大好男儿的气势。
此檄文一出便在天下间迅速流传开来,尤其是文风鼎盛的数州,一时之间都是称赞联军仁义勇勐。
陈琳此人昔年在何进手下,曾劝说何进不要让董卓等人入雒阳,也算是个智谋之士。
何进死后,此人便又投入到了与他素来相和的袁绍手下。
当时曹操看完檄文之后连连称赞,和陈琳笑言,若有有朝一日也被陈琳写上一篇,说不得能治愈他偶尔发作的头风。
陈琳只当他在调笑,不曾放在心上。
…………
董卓再次升堂议事,神情比之前又严肃了几分。
如今关东诸侯逼迫在东,皇甫嵩暧昧不明在西,即便是他有天子在手,手握凉州精锐,一时之间也不知该如何取舍。
董卓开口问道:“如今诸侯将西来,你等以为当如何?”
堂下一时没人开口,其实该如何,众人都心知肚明。
正如当日刘晔所言,如今董卓唯一的破局之法,就是赌他皇甫嵩不敢动手,或者说皇甫嵩不是凉州军的对手。
只要大军一至,立刻打败皇甫嵩,占据长安,之后以长安之险,东拒关东诸侯,西联韩遂等人,自可立于不败之地。
而要做成事,要有两个前提,其一是当年一手平定黄巾的皇甫嵩不堪凉州精锐一击。
其二是留守潼关的守将能将西来的关东联军“拒之门外”足够久。
见众人不言语,董卓开口笑道:“这破敌的法子,即便我不说,想来你们也能猜到几分。”
“你们都是随着我在凉州杀出来的悍将,留守潼关确实风险大了些,可有风险,才能有大功劳,平日里这等好机会你们求都求不来,如今送到嘴前,反倒是要推脱不成?”
他目光在凉州三将身上打量,最后落在郭汜身上,“阿多,你不是常常埋怨我不给你机会?这次我就给你这个机会。”
郭汜并无迟疑,迈步出列,低头抱拳,沉声道:“定不让相国失望,关在人在。”
董卓站起身来,抚掌大笑,“好,有你们这般忠勇之人,何愁大事不成!”
…………
这些日子皇甫嵩一直被人看管在长安的京兆尹府里,每日盖勋都要来寻他谈心。
说是来谈心,其实还是来劝说他掌军对付董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