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三十九章 笼中虎(一)(2 / 2)落子争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皇甫骊摇了摇头,满心失望,踉跄着朝屋中走去。

皇甫嵩站在原地,怔怔无言。

…………

入夜,皇甫嵩府中,皇甫骊寻到了皇甫嵩之子,皇甫坚寿。

他们两人的关系其实算不得好。

一来皇甫骊喜爱兵事,自小随着皇甫嵩在军营中长大,性子沉稳果毅。

而皇甫坚寿倒是与当初的皇甫规有些相似,极为喜爱儒家典学,所以虽是出身皇甫家,可皇甫坚寿倒是像读书人更多些。

道不同不相为谋,两人自然玩不到一处。

其二是皇甫坚寿与董卓的关系极好,而皇甫骊当初曾几次劝说皇甫嵩诛杀董卓,可惜都被皇甫嵩推脱了。

“兄长今日邀我来有何事?若不是要事,我便回去读书了。如今读书正读到紧要处。”

见了在院中置酒的皇甫骊后,皇甫坚寿皱了皱眉头,率先开口。

至于所谓的读书自然是托辞,他与这个兄长素来交集甚少,无事献殷勤,定是非奸即盗。

坐在桌前的皇甫骊闻言笑了一声,自顾自的饮了口酒,“叔父有子如此,皇甫家有你这般后人,如何能不败落?”

皇甫坚寿闻言冷哼一声,倒是不曾离去,反倒是在他对面落座。

皇甫坚寿冷声道:“兄长这是何意?不妨明言。”

“好,我就与你明言。”皇甫骊冷笑一声,“你素来与董卓亲善,不会不知他如今正要西来,此人性子狭隘,昔年叔父曾得罪此人,你以为他会如何对待叔父?可会看在你的面子上不予计较,还放心让叔父手握重兵?”

皇甫坚寿虽然极少关心军中事,可对皇甫骊所言之事也有所耳闻,他皱了皱眉头,“董仲颍想来不会如此。”

皇甫骊大笑一声,微微倾身,凑近皇甫坚寿一些,“不会如此?你皇甫坚寿一个只知读书的士人,如何能知道人心叵测?既然你读了这么多年书,也该知道,位高权重者,往往无情。即便你与他有旧又如何?难道要等他将叔父下了牢狱,然后你再凭着与他的这些许情分求上门去?”

皇甫坚寿无言以对。

他知道皇甫骊说的有理。

如今的相国董卓,未必是当年的凉州董仲颍了。

他沉默片刻,这才开口道:“兄长以为应当如何?”

皇甫骊笑道:“自然是趁着董卓如今尚未到来,来个先下手为强,将他董仲颖困死在潼关。”

皇甫坚寿皱了皱眉头,“以阿父的性子,要他出兵只怕不是易事。”

皇甫骊点了点头,“确实不是易事,所以我才需要你助我。单单凭我一人,着实势单力薄了些。”

皇甫坚寿稍稍迟疑,最后还是点了点头,“要我如何相助,兄长直言就是。”

皇甫骊笑道:“其实简单的很。”

…………

这一日,皇甫嵩整装束甲,正准备出城去军营之中巡视。

他执掌扶风郡兵马多年,军中将校大多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亲信,故而扶风驻兵对他极为忠心。

只是还不等他出门,与他们同住在府中的皇甫骊却是匆匆寻上门来,面色焦急。

他见了皇甫嵩,连忙伸手扯住皇甫嵩的衣袖,急声道:“叔父,阿寿出事了。”

皇甫嵩闻言先是一惊,不过他到底是统兵多年的大将,立刻稳下心神,沉声道:“出了何事?他前几日不是去长安与盖公请教学问了吗?”

“方才从盖公处送来了书信。说是阿寿突感重病,如今却是连床都下不得了。这两日间昏昏沉沉,只是偶有清醒。盖公寻便了长安医官也不曾治愈,故而让阿寿亲笔书信一封送了来。”

皇甫骊说着递上一封书信。

皇甫嵩接在手中,仔细打量了一眼,虽然歪歪斜斜,可确实是皇甫坚寿的笔迹。

他素来看重这个儿子,如今突然听闻他重病,如何还有心思考虑旁的事情,匆匆将扶风郡的事情与皇甫骊叮嘱了一番,随后立刻带人离开扶风,直奔长安而去。

眼看着皇甫嵩匆匆离去,骤然之间大权在握的皇甫骊笑了一声。

…………

几日之后,京兆尹府中,匆匆而来的皇甫嵩看着眼前安然无事,正在闲坐读书的皇甫坚寿,露出一个恍然的神情。

而坐在皇甫坚寿一旁的,正是京兆尹盖勋。

盖勋见皇甫嵩到来,开口笑道:“义真莫要怪阿寿与我合谋骗你。若是不如此,要请你前来,还真不是件容易事。”

皇甫嵩稍稍沉默,“如此说来,皇甫骊也是你们的同谋了。”

直呼其名,可见如今皇甫嵩心中的愤怒。

盖勋一笑,“他们也是怕你走错路,若是今日的一步错了,日后再想走到正途上,自然不是不能,只是要付出的,却是比今日多上十倍百倍的代价。”

皇甫嵩沉默良久,最后叹息一声,“你们打算如何?即便我应下你们亲自出兵,可就凭扶风与长安的人马,要对付董卓手中的凉州大军,几乎全无胜算,这也是我一直迟疑不决的缘由之一。”

“皇甫郎将说的有理,生死大事,我等自然不会儿戏。”

皇甫嵩身后,不知何时而来的戏忠笑着开口。

“应对董卓之事,我家主公早有筹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