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七十章 九百元神修士,武道天资晋升(1 / 2)一帆风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

这三个词一说出来,演武堂中的人且不说,陆离却先吓了一跳。

“这不是权臣篡位三件套吗?”

前世的记忆之中,集齐这三件套的权臣,最后大部分都走上了篡位谋反之路。

还有的,自己没反,留给子孙去反了。

不过看旁人的样子,只是惊异,而没有别的意味在其中,却让陆离不由地有些迷糊。

“难不成这个世界的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有别的意思在?”

陆离心中不解,一旁的红衣大监却已然开始为陆离讲解这三种殊遇的意义了。

大离固然不是那种臣子动辄就要跪拜口称奴才的王朝,但这不代表大离没有礼制在。

平常也就罢了,但朝会等正式场合之时,为了以示对君王的尊重,朝臣们都是要严格遵守繁杂的礼数的。

而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就是其中的三种礼数。

如今君上特许,陆离可以无视。

“所谓入朝不趋,就是寻常百官在朝见君上之时,必须要趋步前行。

所谓趋步,也即是小步慢跑。

若是跑的步子大了,又或者是步伐慢了,都是僭越,都要被言官弹劾。

而被赐入朝不趋之权者,则可不必趋步前行,想怎么走,就怎么走,无人可以指摘。

赞拜不名,则是寻常臣子在朝见君上之时,会有赞礼官通报官职以及姓名。

而被赐赞拜不名者,赞礼官也不可直呼其姓名,只能以官职指代。

这两者也就罢了,帝师与周相,都有入朝不趋,赞拜不名之权。

但最后这剑履上殿,当朝却无人能有。

所谓剑履上殿,是指寻常臣子朝见君上之时,不得携带兵器,甚至不得穿鞋袜,以免藏兵于身。

至多,也就是允许年老臣子穿鞋袜上殿,而剑履上殿,却还可持剑上见帝,可见这是何等宠信!”

等到红衣大监悉数讲解完,方才那些质疑演武堂是否能有开府建牙,招揽亲兵之权的人,不由的面色一红。

与这三种殊遇比起来,开府建牙,招揽亲兵,又算得上什么,每一朝都有许多人能够开府建牙,招揽亲兵。

但能够集齐这三种殊遇之人,大离立朝百年,都没有几個吧?

“大离立朝百年,能够集齐这三种殊遇者,唯有太祖相国,也是我大离第一位相国,开朝三杰之一的酂侯萧相国。

至于前朝,更是绝无仅有。”

红衣大监笑道:“礼部尚书一开始本是想攀附公子一番,于是主动请缨,想要亲自来演武堂中,教导公子礼数。

却不曾想,君上直接赐公子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之权。

老奴生怕这群人中又有人效仿礼部尚书,影响公子,故而请示君上,第一个前来演武堂中,告知公子此事。”

“多谢大监了。”

陆离当即拱手道谢,同时也反应了过来。

现在大离正处鼎盛,而唯一一个集齐这三种殊遇的人,又是开国文臣,不论有没有生出什么僭越之心,但至少从未表现出来并实施过任何僭越之举。

所以,这三种殊遇加身,只是单纯的宠信之意,而没有任何特殊意义在其中。

可即便如此,为一个方才一十七岁的少年赐下如此殊遇,不管他立下再大的功劳,都不该是一位君王应行之事。

所谓封无开封,功高盖主,现在就如此了,那之后又该如何?将天下赐给他吗?

“哪敢劳烦公子说谢。”

红衣大监连忙摆手,而后看向那一众并不知晓自己身份的人,缓声道:“陆公子仁心,愿意收拢你们。

这羽林营骑,必然会跟随陆公子闯下赫赫威名,个中选择,还希望你们仔细思虑一番。”

“承蒙陆公子看得起,可为何是我们呢?”

有了红衣大监背书,再加之陆离的名声,许多人都有些意动。

但却还是有人犹豫不决道:“陆公子,还有这位大监。

我们这些天互通有无,发现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点。

那就是我们似乎都是当初皇城之中流落而出的孤儿,有的人被收养长大,养父母未曾告知,但身上却都有制式相同的玉佩。

却不知,我们被聚集在此处,是否与这有关?

如果是真的,那陆公子,还有大监,可否告知我们的身世?

我们的父母,到底是何人?”

此人说完这番话之后,身旁不乏有与之交好之人拽他的袖子,连连摇头,似乎是在说陆公子的身份,难不成还能图谋我们什么一般。

但此人却是坚持己见,注视着陆离与红衣大监,似乎执意要一个解释。

陆离沉吟片刻,正要开口,身旁的的红衣大监却已然眯眼说道:“尔等应当听说过大离绣衣吧?”

“自然知晓。”

这人微微颔首,大离绣衣之名,可以说是如雷贯耳,而且遍布九州,替君上监察九州百官。

再加之神下第一的江玄元又为绣衣之首,自然连带着让绣衣之名更加声名远播。

“大离绣衣,是君上在太子之时,就开始着手培育的大离菁英。

而绣衣人选,一如陆公子建造演武堂,也悉数是失亲之孤。”

红衣大监慢条斯理道:“但绣衣不是死士,他们可以是失亲之孤,但他们要诞下子嗣,君上也不会阻拦。

不仅不会阻拦,在君上即位,为大离绣衣正式赋权之时,还许诺他们,大离绣衣之位,可父死子替,代代相传。

而第一批的大离绣衣,却并没有被派往九州各地,而是护卫在君上的身旁,连同家眷,一同住在未央宫中。

直至一十七年前,未央宫中有劫难发生,大批初代绣衣死于未央之中。

情势危急之下,君上只来得及将他们的子嗣送出未央,等待来日启用。”

“所以,我们是初代绣衣遗子?”

红衣大监的话,颇有条理,甚至于当初也许是真的有一批绣衣死在了未央宫中。

即便去查,应当也是真的存在的。

这下子,一众人等皆是相信了下来,其实已然过了一十七年,他们对追寻自己亲身父母的执念,并没有那么大,尤其是许多人是有养父母在的。

不是所有人都像陆离那样,惊逢镖局之变,他们或许生活美满。

生身父母是初代绣衣,为护卫君上而死,也算是死得其所,又有什么好探寻的呢。

就连那方才追问之人,也在沉默片刻之后,选择了接受。

“而如今,就是你们启用之时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