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二章 潼关之战(一)(1 / 2)裂石响惊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三个人都沉默不语。

他们没想到,被称为大唐双杰的封常清和高仙芝,竟然会败得如此惨烈。

潼关岌岌可危。

虽然他们在唐廷已经失去原有的地位,但他们心底里仍旧将自己视为唐廷的臣子。

“唉。恐怕长安危矣。”卢奂最先打破了沉寂。

“哥舒翰还是老了啊。”张晓轻声叹道。

潼关驻守了约二十万唐军,但这些唐军却早已未战先怯。

封常清和高仙芝,与安禄山在洛阳城西相遇,大败退回潼关。

李隆基闻言大怒,便派遣宦官前往潼关斩杀了二人。

安禄山的部将崔乾祐领兵进至潼关城下。

双方互相扔了大概上千个手雷之后,便偃旗息鼓,开始了相持。

潼关城防坚固,崔乾祐一时间也难以攻破。

但此时只是崔乾祐的先头部队而已,安禄山真正的主力部队还没有到。

哥舒翰年老,潼关的城防大多委之于御史中丞田良邱。

“唐室危矣。”张晓忍不住说道。

如今他们也只有感慨了。

三天之后,苏苗来到三人的住处。

“落弟,请三位大人去玻璃工坊。”

这些时日,苏落也一直都在玻璃工坊。

因为三家村的第一面镜子,即将出炉。

他就一直凑在玻璃工坊之内。

“苏县侯,又要给我们看什么好东西?”张晓进来的时候,便高声喊道。

苏落见到二人,轻笑道:“只是个小玩意儿。”

说话间,他便摆了摆手,就见两个工匠抬过来一个架子。

三人瞧过去,面色大惊。

因为竖在他们面前的是一面镜子。他们能够清晰的看到自己的身影。

“这难道是镜子?”卢奂惊讶的问道。

“是的。这是用玻璃做的镜子。”苏落轻声笑道。

张晓、卢奂。卢奕三个人,面上都露出惊骇的神情,而他们的神情也都清晰的出现在玻璃当中。

“神奇。竟然比铜镜还要清晰数倍。”张晓叹道。

“此物真是用玻璃造出来的?”卢奂问道。三家村的玻璃杯子,他们三人都见过,但他仍旧难以想象,这个镜子是通过玻璃造出来的。

毕竟这都超出了他们的知识范围。

“三位大人,觉得这镜子可以卖出多少银两?”苏落问道。

苏落原本打算将玻璃镜子当做奢侈品来用的,毕竟这个时代的铜镜,无论打磨的多么的光滑,比起来玻璃镜子来,仍旧显得非常模糊。

“一百两银子?”张晓试探的问道。

在他眼中,一百两银子就是一个天价了。至少他是买不起这样的镜子,

当然对于卢奂、卢奕来说,这一百两完全是微不足道。

苏落看向卢奂、卢奕,想要听听他们的看法。

这个玻璃镜子虽然比较新奇,但是一旦懂得原理之后,成本并不算高。至少比铜镜要低上很多。

他之所以请来三人,就是想要看看他们对这个镜子的接受程度。

毕竟赚钱,还得是从那些达官贵族的手中才能赚的更多。

“五百两吧。”卢奂说道。

其实他对此并没有什么概念,但是他觉得若是五百两银子,他或许还能够接受。

苏落听到二人的话,微微点头。

宣政殿,李隆基的心情出奇的好。因为安禄山派去进攻潼关的军队,被哥舒翰接连两次击退。

自从安禄山起兵以来,这是难得的好消息。

即便是太原,如今仍旧被安禄山的叛军围困,丝毫没有任何解围的迹象。

甚至郭子仪已经数次派人前来请求支援。

而今据长安近在咫尺的潼关,却接连击溃安禄山的叛军,这可是难得好消息。

“诸位臣工,对于哥舒翰的上表,可有什么看法。”

杨国忠自从安禄山谋反之后,虽然每每夸耀自己的先见之明,但是形势危殆,他从来没有在军事上有所进言。

而今哥舒翰两次击退叛军,反而使得他的胆量壮了许多。

“陛下,如今潼关两战两捷,正是士气雄壮的时候,正该一鼓作气,与叛军决战,将其一举击溃。若是如哥舒翰这般逗留潼关之内,岂不是坐失良机?”杨国忠说道。

哥舒翰虽然连续击溃叛军,但他对于唐军的士气非常担忧,而且潼关城险,宜于坚守。故此他上书给李隆基,称安禄山逆举,不得人心,当与他相持,数月之内,便可将其一举成擒。

但是这样的结果,却不是杨国忠所想要看到的。

在先前战事不够明朗的时候,他沉默不言,生怕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因为安禄山起事的名头,便是清君侧,而被清的那个侧,正是杨国忠。

李隆基原本对哥舒翰的上书,非常赞同。但是如今杨国忠提出不同的看法,这使得他一时间也有些摇摆不定。

他看向宰相韦见素,轻声问道:“韦相,你以为何如?”

韦见素本就不善军事,而今听到李隆基发问,心中茫然不知所谓。只是皇帝已经发问,又不能不答,便只好附和道:“臣以为杨相所言极是。臣观史书,曾言兵贵神速,又言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臣以为战机难得,不可轻易坐失。”

李隆基看向骠骑大将军李嗣业,轻声问道:“李爱卿以为如何?”

李嗣业闻言,上前启奏道:“回陛下,兵家之事,首先要知己知彼,方能够百战百胜。如今哥舒翰虽是两番两次报捷,但叛军情势却并未书录其中。臣以为,当务之急乃是探听陕郡之内的叛军情形,再做判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