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4章 贾诩的计(1 / 1)大其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贾诩、李儒此刻正欲听从,却担心听到后只好登上赵牧贼船。

贾诩与李儒先何心,他们此刻的心,就像晚上读者兄弟在黑漆漆的小胡同里散步。碰到那种点了粉灯似的小房,就想入非非,却怕不洁。

在此情形中,读者兄弟通常会在天人交战后,这么说服自己:“艾呀,梅事的,尤什么大不了的,几率为淋的。”

而这时的李儒、贾诩亦在天人交战后,终于好奇心占得先机。

赵牧见两人都要听从,便说一不二。两人愿意听最好,其实,即便两人不想听,赵牧也是非说不可。

一听说这个传国玉玺是什么东西就知道,然后李儒、贾诩二人一定要登上赵牧贼船。否则,恐怕今夜会是二人共赴黄泉之时。

贾诩、李儒二人瞪大了眼睛,侧耳对赵牧明显好奇。

“传国玉玺在哪里?说来听听?”贾诩自告奋勇开口问。

“传国玉玺在皇宫的一口枯井之内,当年洛阳之乱的时候,一个何太后的心腹宫女为了保护玉玺,抱着玉玺跳井了。”赵牧看了两人一眼正色。

“枯井。”

“枯井。”闻之,贾诩心里不由一怔。

是的,李榷郭汜控制咸阳后,皇宫内外可算是翻了个底朝天。但只有这一天,上下都没发现,这口枯井里不就是李榷郭汜未曾寻觅过的井下吗。

贾诩心里明白,自己与李儒听说赵牧有隐情,恐怕这个华阴、宛城都走不出去啦,现在恐怕只剩下徐州一地。

“殿帅,为何如此笃定传国玉玺在皇宫的枯井当中”贾诩继续问道。

“我自然有我的消息来源,贾先生,不是我赵牧和你吹牛逼。就整个大汉来说,我徐州的情报机构绝对是最完善的。别说这区区的玉玺下落,我便是想知道明日曹啊瞒的妻妾穿什么颜色的肚兜,我都能知道的一清二楚。”赵牧底气十足的说道。

从古到今,华夏人的谈吐实际上都非常规矩。比如,这家伙一开口不就是我跟你吹牛逼出来的吗,则基本可认定,他下一句都是吹牛逼。

赵牧当然无法得知曹操妻妾传有何色肚兜,锦衣卫手下虽很有势力,但并不牛逼。赵牧如是说,估计是夸张的句子,类似与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赵牧这话虽吹牛逼,但却把李儒、贾诩唬住。这个时代对情报并不太重视,没有一个专门情报机构。各方面力量对情报,大部分仍然靠军中斥候。

“看来,殿帅此行的主要目的,是皇宫中的那枚传国玉玺?”贾诩看向赵牧问道。

“不错。”赵牧答道。

此时,旁边刘伯温看着赵牧好像有话要说。赵牧对刘伯温点点头,表示自己有话可以直接说。

刘伯温受赵牧指使,便对贾诩问:“不知道贾先生认为挟天子以令诸侯是怎么回事?”

贾诩:“”

贾诩心道:你这一群人就那么耿直么?

赵牧曾对刘伯温提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意见,但这一意见刘伯温没有同意。

挟天子以令诸侯,虽能掌握主动,但又似乎有点被动。只要天子在世,然后不管如何获得的帝位,未来皆不耻。

而玉玺与天子在一定意义上,其含义不谋而合。如前世之史,袁术得到玉玺,想成为皇帝,当时刘氏天子在世。后果如何,后果就是天下共伐,袁绍战败而死。

袁术的前车之鉴充分证明,天子在世前,即使手中有玉玺,也要躲躲闪闪,否则就等于和世人作对、自寻死路。

本来刘伯温与赵牧定的方案就是,首先,要把玉玺握在手心里藏好,接着又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样世界一定会乱套,赵牧一直闷头开发。等赵牧某一天足够强大了,那就完全有可能使汉献帝命丧曹操之手了。到时,刘氏天子已经去世,赵牧则能借玉玺掌握政治主动权。

正谓三臭皮匠赛诸葛亮。刘伯温一看便知,李儒、贾诩二人好像并没有逊色于自己,而刘伯温的计划大多属正襟危坐。李儒与贾诩,便显得颇为阴柔。刘伯温问二人,同样想以二人之见,以支持其观点。

贾诩冥思苦想,十数种气息之功,接着看着刘伯温说:“若无传国玉玺,挟天子以令诸侯可以算是上策了。但是若是有玉玺在手,挟天子以令诸侯简直就成了下下策。”

“不知贾先生可有何计策?”刘伯温问。

贾诩又在冥思苦想,这时贾诩心里也明白,自己今天听得那么多,恐怕已无路可退。

既已无路可退,不如出上策,亦算投名状。

其实贾诩早有规划。此计足以挽救西凉军的命运,甚至帮助西凉军守住了洛阳。但贾诩已见李榷的刚愎自用,这时再一次为权利所迷惑。

李榷不堪重负,西凉军亦无能够挑起大梁,分裂已成为不可避免的现象。他这一诡计,能挽救西凉军于一时,但无法拯救一世西凉军。因此贾诩到现在也没把计策说出,现在这计策,对赵牧来说,也恰好可以使用。

贾诩看着赵牧,接着炯炯有神地说:“我有个封王的绝招。”

“封王之计?”闻听这话,刘伯温的眼里精光闪现。

没有等到别人开口,贾诩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殿帅,即便拿到玉玺,只怕一时半会也用不得。一旦玉玺显露出来,那么殿帅就成了众矢之的。”

“如今这天下还是汉氏的江山,汉氏的威望还是百姓心中。此时,唯有封王,让整个大汉的土地上遍地是大王。一地一个律法,一地一个政策,一地一个大王。如此这般,不出十年,天下百姓便会将汉氏抛之脑后。”

“甚至,若是到时候汉氏天子在有个什么三长两短,届时殿帅在拿出这传国玉玺,那么殿帅便是正统。”贾诩的这句话,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呀。

毒士无愧于毒士,到处都是国王无疑是减少汉室威望的最佳途径。封王之计,此计恐怕只有贾诩能想到,亦惟其贾诩敢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