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山急忙从湖里跑了回来,既然李妙妙叫他接电话,这个电话应该很重要。
“魏局长的电话!”李妙妙说道。
王晓山:“喂,你好魏局长!”
魏局长:“你好,老王,没有打扰到你忙吧!”
王晓山:“没有,刚挖完东西,现在休息的呢,有什么事您说!”
魏局长:“你家附近有个水库,在清理淤泥的时候挖到了一些瓷器,我们也没有挖水库的经验想咨询下你!”
魏局长去了也是束手无策,市里的考古队没遇到过这种情况,不知道如何下手。
文物单位几个专家看完后觉得水库底下应该是古建筑,应该不是墓穴。
这时魏局长就想到了王晓山,野湖和水库差不多,既然能挖湖,应该也能搞定水库。
挖墓穴考古队有经验,但是挖房子他们也是头一次。
王晓山:“水库我没挖过,不过我挖湖的时候都是先把湖底的淤泥晾干,晾干后就跟平时挖土一样挖就可以了。”
王晓山又给魏局长讲了一些他挖野湖的经验,能不能用的上他也不知道,反正对方问了他就讲了讲。
王晓山:“不过湖底情况多变,也只能边挖边看,也没有固定的模式!”
魏局长:“好,谢谢你老王,这两天我再晒晒水库的淤泥,到时候挖挖看,如果不行可能还需要请你过来指导一下!”
王晓山:“可以,没问题!”
到时候如果王晓山去指导,还会有一部分费用,编制名字好听,但是每个月没几个钱。
现在一个专家出去讲座一下都有大几千呢,何况王晓山这种特殊人才。
这事当初魏局长拉拢王晓山进文物单位的时候,就已经给王晓山说了,如果到时候请他帮忙会有相关费用。
水库那么大,王晓山估摸着到时候咨询费指定也不少,带一群小白既费时又费力,指导起来一定非常累。
挂了电话王晓山就把手机给李妙妙了,挖坑没办法带手机。
李妙妙:“你这是又要去挖水库吗?”
王晓山:“还不清楚呢,先让他们自己挖挖看,如果搞不定我可能要过去看看!”
李妙妙:“水是财,多接触接触水挺好的!”
王晓山:“我现在的确需要水,但是是洗澡水,我都要脏死了,我去看看专家讲完没,讲完再挖一个坑回家洗澡了。”
王晓山过去一看,专家正滔滔不绝的讲的正开心呢,专家还在讲,他就自己去湖里挖了。
王晓山给李妙妙说了一声,一会专家讲完,直接把镜头切换到无人机上,这样也省的他一会回来了。
王晓山拎着铲子走到地方就开挖了,今天最后一个坑,挖完去县里买海鲜了。
刚才金碗的位置没有其他红点了,这次他换了一个地方,一会能挖到什么就要看运气了。
王晓山挖挖停停,挖到2米多深的时候,他就挖到东西了,这次他没有挖到瓦片,但是挖到假山了。
挖到假山比挖到瓦片还让王晓山头疼,假山个头都很大,必须要扩坑,坑太小他施展不开。
挖到假山后王晓山又往深处挖了下,先确定下这个假山的大小,他又往下挖了50厘米后,就放弃继续往下挖了。
这次王晓山挖到的假山也不小,从挖出来的样子看最少有一米长,现在的坑已经有些小了。
王晓山从坑里爬出来就去扩坑了,直径两米的坑,直径被他扩成直径四米的了,先挖挖看,如果不够再继续。
既然已经知道宝贝是什么东西了,王晓山挖的速度快了许多,他也不用担心挖坏宝贝,劲太大最多磕掉假山一个小角,一点都不影响销售。
王晓山挖了20多分钟,专家就讲完了,无人机已经在他头顶上方盘旋了。
三位记者还有专家也都走到王晓山挖的坑旁边来了,大家都很好奇他这次挖到什么了,居然挖这么大一个坑。
几个人发现王晓山就跟挖土机一样,不停地把坑里的土往外翻,站在远处也可以看到已经露头的假山。
杨老师:“看来这次老王又挖到假山了!”
李妙妙:“嗯,个头还不小,感觉跟上次那个有的一拼!”
杨老师:“这么大的太湖石,这家主人居然摆了两块,看来主人身份不一般呀!”
李妙妙:“这个太湖石会不会跟之前那个是一对呀?”
杨老师:“有这种可能,国内有园林是这样设计的,摆放两块交相呼应的太湖石。”
“不过只能等挖出来才知道了,看看大小,如果是一对大小应该相差不大。”
杨老师又在坑旁边给三位记者讲了一下假山的知识,主要讲的都是这种成双成对的假山。
三位记者边听边记,王晓山已经挖到假山了,今天的稿子里就要报道这件事,现在听好一会就可以直接去写稿子了。
这么大的一个假山,就算王晓山速度快也要挖一阵,外围速度快点没事,但是靠近假山的时候就要挖慢一些。
挖的时候王晓山时不时还要用到园林铲,一些小坑小洞的,只能用园林铲来清理里面的泥土。
这么大的假山,王晓山挖了一个比较宽的坑道,深处的泥土他直接装进水泥袋,用手推车推出去堆在坑旁边。
假山又搬不走,也不需要填坑,挖出来的泥土直接装袋省的王晓山把土扔出去还要再往袋子里装了。
王晓山越往下挖越发现这个太湖石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大,绝对跟上次挖到的那个太湖石有的一拼。
这块太湖石上面的窟窿眼没有上次的太湖石多,不过这块太湖石有一个半圆形的孔洞,在大孔洞上方还有一个小的孔洞。
大的那个半圆形孔洞犹如一轮明月悬挂天际,非常好看。
好看是好看,但是也非常难挖,挖了将近一个小时的时候,王晓山就出去休息了,天热身上都是土,一出汗都粘在身上难受到要命。
王晓山出来了,三名记者和杨老师都跑到坑里去了,刚才他在挖大家不好意思进去,现在他出来了,其他人都进去了。
几个人又是摸,又是照相,现在假山还没有全部挖出来,大家还可以摸到假山中间的孔洞。
等全部挖出来,中间的孔洞可能就摸不到了,也没办法仔细观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