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回家种地,奇怪的工具?(1 / 2)让我仔细想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热流来的快去的也快,看向车窗外,高低交错的田地里种满了金黄的水稻。金秋十月,收割机大队赶着场子不停的在田地里忙碌着。

平整的田好收,至于那些犄角旮旯里的稻田和玉米,就需要放假的劳动力们顶上去了。

看着田地里一闪而过的打闹的姐弟,秦夜一阵唏嘘,轻轻哼出声。‘回家吧,回到最初的美好~’

他中学时父母就将自己接到城里去读书了,那时的他不用下田帮忙收稻子还很是开心了几天。

可是没过多久,他就开始想念村里的生活。想念收稻子的小伙伴们,想念收稻子的报酬:那根无比香甜的冰棍。

念完初中、高中。秦夜离记忆中的小乡村越走越远。靠着运气捡漏上了个重本,本应迎接美好的未来。但生活给予了秦夜一记痛击。

父母在外地意外身故,秦夜又没熟人帮衬,包工头硬是将消息压了下去。草草赔了秦夜几万块钱了事,刚够他交上几年学费。

吃苦耐劳的秦夜靠着奖学金和零工的工资勉强在学校活了下去。可是没过多久,辅导员又带来了噩耗。

秦夜的远房亲戚告诉他,他的爷爷去世了。

在这个世间孤苦伶仃的秦夜疯了般的学习打工,想尽一切办法消耗自己的精力,不让自己去想赣南的那个小乡村。

毕业之后更是回都不回,直接漂向了北方。

大巴缓缓停下。秦夜反复和司机核对后,这才带着疑惑下了车。大巴带着汽油味的尾气渐行渐远,秦夜打量起了四周。

‘从中学到现在有十几年了吧?这里全变了。’

那些一下雨就满是泥泞的土路都已不见了踪影。大路变成了宽阔平整的柏油马路,路边盖起了一栋栋规划整齐的小楼,楼下的店面已经装修的差不多了。

无数混凝土路面延伸向四面八方的乡村,赣南虽然经济不是很好,但村里的基础建设做的还是不错的。

这里是赣南望丰县平南镇,镇下有十二个乡村。而秦夜要去的则是平南镇几公里外的秦家村。

现在的秦家村、甚至是整个平南镇年轻人都不太多了。年轻人们都像秦夜之前一样离开了这里,前往大城市,为了那一间鸽子笼打拼。

有的村子甚至已经成了空村。

“小伙子,去哪儿?”

几名被晒的黝黑的摩的佬围了上来。

赣南山多,秦家村更是在山丘中间,以秦夜现在的体质,走过去怕是要去掉半条命。现在路面好车子能进村了,以往下雨天的泥泞路没少让秦夜吃苦。

听见熟悉的乡音,秦夜很热情的凑了过去,谈好了去秦家村的价钱。

十块,送到家门口。

上了车,摩的大哥见秦夜愿意听他说话,便滔滔不绝的讲起了这些年发生的大事小事。

秦夜微笑着连连点头。

毫不夸张的说,赣南十八个县起码有几十种方言。三里不同音,五里不同调,以至于一个镇上的学生甚至要用普通话来交流。

听着熟悉的方言,就算大哥的话语零碎,秦夜也听的津津有味。

“小伙子坐稳了。”

连着上下了好几个大坡,秦夜终于是看到了熟悉的风景。

尽管路面房屋都变了模样,但那条秦夜摸爬滚打过无数次的小河依旧清澈如初。只不过河边杂草丛生,一看就是多年无人下去玩闹了。

秦家村三百多户人,只留下的老一辈们守在村中,令人唏嘘。

路边坐着聊天的大爷大娘好奇的看着秦夜,谈论了起来,仿佛在好奇不是过年为什么有人回来。秦夜暂时没空与他们打招呼,只能微笑示意。

“走这边,往上拐,对。”

凭借着记忆,秦夜指引着大哥带他来到了一个小山谷跟前。下了车,回想着以前,秦夜习惯性的摸了摸兜。

“哎哟,我没现金。”

“呵呵,这年头谁还用现金啊。”

只见大哥有些骄傲的掏出大屏手机,关掉了无数广告,误触了各种app,卡顿了几十秒后终于是点开了亮闪闪的收款码。

秦夜一拍脑袋,这才想起来今日已经不是以往了。智能手机不是什么奢侈品了。

“支出金额-10元,余额20389.06元。”

两万块就是秦夜全部的身家了。

北漂的花费是惊人的,秦夜那并不高的工资有大半数都落入了房东和商家的口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