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仇旧恨一起涌上来。
差点就令曹操不管不顾再发动一次东征徐州之战了。
最终,受困于粮草不足,曹操只能恨恨的将这些帐暂时压在心底,默默等待着算账那一天。
吕布自然不可能坐以待毙。
徐州接下来所面临的凶险局势,他心里是有数的。
回转徐州的当天,就着手施行脱身之策。
所幸,陈宫出使袁术的过程还算顺利。
袁术一听说吕布打算把徐州让给他,换取庐江郡,就毫不犹豫犹豫答应了下来。
徐州是袁术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地盘,有了徐州,就可以与淮南连成一片,地盘和势力大增,同时还提高了整体防御能力。
原本,袁术在被曹操暴打了好几顿之后,已经有些怕了,觉得坐守淮南是死路一条,心里已经在打算往北投奔袁绍的事宜了。
现在,徐州五郡一到手,袁术忽然觉得自己似乎又行了,又可以与曹操掰一掰手腕了。
以洲换郡的过程的非常顺利。
到了建安三年198年十二月二十日,吕布已经坐在了庐江郡的治所皖城之中。
此时,天下的局势是这样的。
河北,袁绍仍在围困公孙瓒,虽然袁绍占据着绝对优势,公孙瓒却是有还手之力。
中原。曹操实际控制的地区依旧只有一个兖州和半个豫州,半个司隶。势力不算弱小,也称不上强大。
张绣还在宛城左右张望,考虑着投奔哪一个诸侯。
得到徐州的袁术忽然膨胀了起来,随后便派大将纪灵进军小沛,试图给曹操还以颜色。
雍凉、汉中、益州、荆州四地的局势还是老样子,与历史上没有任何改变。
唯一有些不同的是扬州,也就是江东。
孙策被刺杀了。
提前一年半被刺杀了!
在做了那个噩梦之后,孙策将攻打庐江的军事行动提前了五个月,打算破庐江之后,与周瑜各迎娶乔家一女,走上人生巅峰…
结果,出兵前夕,于丹徒山怀古望今的时候,被三个自称许贡门客的刺客射中脸颊,当夜便去世了。
虽然孙策临死前将十六岁的孙权指定为继承人,但江东还是人心惶惶,暗流涌动。
因为此时距离孙策荡平江东才堪堪过去几个月时间,各地迫于武力服从孙策的豪强们见孙策死了,忽然就又有了想法。
最关键的是,此时的孙权太年轻了,无论声望还是年龄,远没有到能掌控局面的程度。
虽然张昭和周瑜都挺他。
但是,周瑜也才投奔孙策几个月时间而已。
很多人都以为周瑜是在孙策一开始过江时195年就投奔了后者。
实际上并不是。
兴平二年195年,周瑜仅仅是帮助孙策返回丹阳,等到他前往江东投奔孙策,已经是三年之后了198年。
为何周瑜相隔了三年多才投奔孙策?
这就不得不提袁术了。
周瑜与孙策一开始都是袁术的部下。
兴平二年195年,在孙策进攻刘繇时,北方局势也风云变幻。袁术主动进攻曹操,将后者杀得大败,如果不是部下秦邵挺身而出,假扮曹操吸引袁术军,曹操很可能命丧当场。
当时陶谦去世不久,刘备刚接管徐州,北有臧霸、南有笮融,都不听刘备号令,徐州呈现出诸侯并立,一盘散沙的局面。吕布与曹操争夺兖州失败后。退往徐州,加剧了徐州的暗流涌动。
此后,袁术在与曹操争夺豫州处于下风后,便一直紧盯着徐州这块肥肉。
建安元年196年,袁术起兵进攻徐州,刘备留张飞守下邳,自己迎战袁术。吕布趁虚而入夺占下邳,刘备回军救援失败,返身再战袁术又败,走投无路之际,被吕布接纳安排到小沛。
袁术不久再次进攻刘备,派出以纪灵为首的三万大军,结果被吕布以辕门射戟的方式迫使退军。
袁术没能攻入下邳,但也一度占领了徐州的广陵郡。经过几番大乱斗,徐州的各个势力都已经很虚弱,无论刘备还是吕布都远弱于袁术。
与此同时,孙策在江东攻城略地,名义上也为袁术扩大了不少地盘。在这一时期,袁术除小负于曹操之外,跨有徐、豫、扬三州多郡,是天下最强势的诸侯,甚至比袁绍地盘还大。
尽管孙策在江东不断壮大势力,但名义上孙策还是奉袁术为主公的,所以周瑜与孙策仍属同一阵营。另外周瑜的老家就在庐江,亲族都在袁术地盘范围内,叔叔也在袁术手下做官,所以周瑜安心在袁术麾下任职,并未投奔孙策。
建安二年197年初,袁术僭号自称“仲家”,设置公卿百官。
孙策曾写信劝袁术不要称帝,被袁术拒绝。
不久曹操派使者到江东,授予孙策代理明汉将军之职,此举标志着孙策与袁术正式决裂,从此自立门户。
袁术称帝后,遭到群起而攻。
五月,袁术与吕布交战,大败。
九月,袁术刺杀陈王刘宠占领陈国,与曹操交战再次大败。
北线接连战败,南线也处境不利。
丹阳太守原是袁术从弟袁胤,所以直到称帝时,丹阳郡仍在袁术手里。孙策与袁术决裂后,随即将袁胤赶走,占领了丹阳郡,将袁术势力彻底赶出长江以东。
在袁术连遭重挫、孙策快速发展的建安二年197年,周瑜仍然在居巢任县长,并无任何动作。
值得一提的是,周瑜正是在居巢期间结识鲁肃,两人也结下深厚的友情。
直到建安三年中198,周瑜见袁术疲态尽显,败亡不远,这才东渡投奔孙策。
在世人印象中,孙策与周瑜情同兄弟,本应该一开始就跟着孙策创业,为何直到孙策与袁术决裂一年后,周瑜才姗姗来迟?
这里面有三个关键因素。
首先周瑜的叔叔周尚、孙策的父亲孙坚都是袁术部将,作为晚辈的周瑜、孙策两人虽是少年英雄,但也受忠义观念的影响。在袁术没有重大过错时,两人为其效力是很自然的事情。
当袁术的所做所为让两人逐渐意识到有必要脱离,到真正脱离,其中需要一个不短的过程。
其次,孙策在江东发展顺利,较早摆脱了袁术的控制。但周瑜不同,他出身庐江本地大族,亲族门客数量众多,他的行为要较多地为宗族利益考虑,不像孙策来去自由。他只能等到袁术衰败,对周氏宗族掌控力减弱后才能跳槽离开。另外周氏作为江淮大族如果进入江东,势必与江东本地大族有利益冲突,搬家的过程对周家宗族利益会造成很大损失。宗族的最佳方案其实还是尽量留在本地,基于此,周瑜不得不慎重考虑投奔孙策一事。
最后,乱世中的友情固然重要,也必须考虑自身安危。脱离袁术也要讲究时机,如果不慎重就很可能被抓,并不是想走就能走的。何况个人友情在庞大的,错综复杂乱世漩涡面前,显得非常渺小。
如此,就导致周瑜在江东的影响力非常小,不足以左右局势。
这就给了吕布操作的空间。
这也正是吕布费尽心机要和袁术“以洲换郡”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