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白色晶石相较于普通石头,稍稍晶润一些,它表面略带晶莹,放在阳光下一照射,还能折射出好看的五彩光斓。
乍一看去,更像是普通石头和水晶的结合体。
它的硬度,显然比普通石头要高一些,握在手中便有割手感。
张鹤龄虽叫不出这石头的名号,但心想它该不是什么稀奇物事,无非是二氧化硅的含量更高更精纯一些。
“取一些带回去!”
张鹤龄一声吩咐,那张俊取出事先准备好的麻袋,装了一大麻袋。
三人扛着麻袋,做贼般溜下了山坡,又赶车回了伯府。
本来,找到了矿石,张鹤龄已不再需要那王守仁了。
但这家伙似乎对自然科学很感兴趣,硬是要留在伯府,观察张鹤龄制玻璃的细节。
左右这是位先贤大哲,张鹤龄不好拒绝。
便带着他到了那熔炼工坊里,开了炉子熔炼起来。
“伯爵大人这熔炼手法,倒比下官繁复了许多。”
“想来提炼出来的琉璃,也要晶莹纯透不少……”
王守仁看得津津有味,不断啧啧赞叹。
乍看下去,他倒像是在偷师学艺。
张鹤龄不与他计较,毕竟这家伙可是帮着自己破解了制造玻璃的一大瓶颈。
再说看这王守仁一门心思钻研的劲头儿,似乎只对事实真理感兴趣,对开工厂赚钱之类的事儿,毫无兴趣。
嗯,只要你王守仁别当着我开玻璃厂赚钱,什么都好商量。
忙活了一个下午,直到太阳快落山时,第一炉玻璃才出炉冷却。
冷水浇灌之下,那钢铁模具发出呲呲的响声,蒸腾出阵阵白烟。
烟消雾散之后,那模具被打了开来,现出其中隐隐绰绰的玻璃来。
……
宣化府南屏京师,北控沙漠,左扼居庸之险,右拥云中之固,乃是边关重镇。
早在朱棣在位时,便在这宣化府修建了长城,用以控遏北面强敌。
依靠着绵延千里的长城,宣府守军将大漠游骑挡在边关之外,保得大明京师周全。
但近日,因为地动事件发生,这里的防卫力量,渐渐薄弱。
再加之寒冬来临,背面鞑靼人缺衣少粮,照惯例自是要来劫掠一番的。
近来,鞑靼人仰仗着骁勇的游骑,已数次得手,掠去了不少粮草。
因为兵力不足的缘故,宣化守军只能疲于奔命,无数次被那游骑牵制拉扯,只能眼看着对方破关而入,疾风暴雨般劫掠之后,又迅速撤离。
这战术简单直接,却格外有效,鞑靼人屡试不爽。
这一日风高日朗,一股靼靼游骑,又已悄然摸到了边关附近。
这是一股近三百骑兵组成的小队,今日奉命前来破关劫掠。
这是提着脑袋拼命的勾当,但鞑靼人此刻却都是气定神闲,毫无惧怕之色。
究其原因,这样的勾当,他们已干过数回。
那宣府边关绵延千里,一共才两万守军,平均分配下来,每个关卡要塞不过几十人而已。
只要他们靠近要塞,明军势难抵挡。
在以往,哪一次不是他们劫掠一番,扬长而去之后,大明兵士才姗姗来迟?
所以鞑靼人压根不担心会遭遇大规模抵抗。
此刻,他们已悄然摸近明军要塞,距离那事先约定的突围点,已只有五百步之遥。
在开阔广袤的大漠边塞,这样的距离正是人眼所能看见的极限。
所以此刻鞑靼人压根不用担心被明军发现。
而这样的距离,纵马狂奔过去,不过转瞬之间。
只要头领将军一声号令,这些鞑靼人能在半刻钟之内,杀进边关要塞。
所有人都已分散潜隐,正等着那骑兵头领发号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