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父,舅父!”
他显然是看见了张鹤龄,朝外头喊了一嗓子,便从马车中冲了出去。
弘治和张皇后也携伴下车,走过道路前排的三栋铺面,沿那新铺的小路朝北侧坡地走去。
不远处,已能看见连排的房舍,那应该是流民所住的地方。
而张鹤龄正在那片房舍旁边的空地上。
那片空地之上,还有不少工匠和民夫,正在搬运大石木料,看样子是要修筑房屋。
而在更远一些的一个小河边上,又有一群工匠正在敲打夯土,看似在打地基盖房。
工匠和民夫、流民,来回奔走繁忙,有条不紊地参与修建。
整个西山脚下,都有一种欣欣向荣之相。
而张鹤龄,正手拿着一卷大纸,朝着那工匠们指手画脚地比划着。
“嚯,这小子倒忙得很,他是要在这里修起集镇吗?”
弘治皇帝轻笑了声。
“舅父,我给你送粮来了!”
朱厚照大老远便扯着嗓子呼喊起来,那边的张鹤龄已扭回头望了过来。
他显然是注意到弘治皇帝亲临,放下手中图纸,便急匆匆跑了过来。
“陛下,您怎么来了?”
“这里正在施工,尘土太重。走,咱们到路边说话!”
张鹤龄拉着他们便往官道之侧的铺面去,走到那官道旁新建的一个小茶寮里,扶着弘治皇帝坐了下来。
“舅父,你别顾着照顾父皇了,快去看我带来的粮食和衣被!”
刚一坐稳,朱厚照就急匆匆拉着张鹤龄去查验物资,他已等不及要邀功了。
“哈哈,太子果真是言而有信啊!”
张鹤龄一见那大堆粮食,便即大笑起来:“我这里流民日渐增多,如今已有小五百人了,正缺粮食呢!”
弘治皇帝一听,心里一惊:“这么多人了?”
“不错!”张鹤龄点点头,“那宣化府蒙难,不少人逃难到了京城,流浪到了咱们这里。我见灾民们可怜,便一并收容了下来。”
宣化府正在京师西面,自宣化府往京城方向走,正要经过西山之侧,不少灾民自然而然流落到这西山脚下。
弘治皇帝哀叹一声:“那地动之灾,牵连广众,着实是我大明浩劫。”
他又看向张鹤龄:“你这里百业待兴,还能容得下那么多灾民?”
张鹤龄耸了耸肩:“这不是已在建房了么?得赶在天冷之前将房舍建起,好让这五百来人有地方过冬不是。”
“嗯……”弘治皇帝极是满意,“你能为国分忧,真是有了长足长进。”
从前的张鹤龄,是京师里恶名最盛的刁滑权贵,现如今竟愿自掏腰包,替朝廷收容灾民。
这不可说不是一种蜕变。
想到这,弘治皇帝满意地拍了拍张皇后,赞许之意不言自喻。
弘治皇帝自是不知道,张鹤龄现如今要扩充那香水工坊,正是缺人的时候,收容流民虽出于救民本心,但同时也是为工坊招人收士,为了日后扩大经营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