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一章 教你本事就是为了这个!(1 / 2)一点雨山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姚远宁愿洗碗一年也要立下军令状,其实也是被逼无奈。

因为他查看了自己的《美食大典》后,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

一半以上的食物都要用到面粉!

面条、大饼、包子、油条之类的面食就不说了,不用面粉压根就做不出来,而像是蛋糕、饼干、蛋黄派之类的西式甜点,没有面粉的话厨师同样也只能干看着。

除了这些主食外,就是普通的菜肴需要用到面粉的地方也同样多。

比如说相当大一部分的油炸食品,要炸之前也需要裹上面衣或面包糠,更别提粉蒸肉、粉煎鱼、小酥肉、丸子之类,没有面粉,这些菜肴注定只是空中楼阁。

所以无论如何,姚远都要想办法把面粉搞到。

商周之时,华夏已经通过游牧民族从西亚引入了大麦和小麦,只是因为加工方法并没有一起传过来的原因,商人和周人只是把它当成了“饭”的一种,和黄米、小米一样蒸熟了吃,直到战国末期石磨开始普及后,才有人开始磨面粉。

不光是大麦和小麦,连豆子的加工方法也是如此,不管是面粉还是豆腐,都要等汉代后才能在北方有所普及。而光武帝刘秀的那句“仓卒无蒌亭豆粥,虖沱河麦饭,厚意久不报”也说明了,即便是到了东汉,麦子做饭的吃法也还远未被淘汰。

那玩意做饭...确实不是太好吃。难怪会被这时候的人誉为“下粮”,要不是产量确实高,可能商周时的人都不会引进它。

姚远在前世时还专门去吃过麦饭,西安人可是往里面加了蒜泥、油泼辣子和盐后才让它变得稍微可下口一些。要不是这么做,只怕还是难吃得紧。

而这,不就是机会吗?

大黄米和麦子的兑换比例是1:5,如果姚远能够想办法将买来的麦子加工成面粉,然后再做成面食卖回去,那能有多少利润?又能买多少大黄米和麦子?

更关键的是,他脑子里的那些需要用面粉做的美食,岂不是都能面世了?

看着一旁在哼着小曲的杨戬,姚远内心膨胀得很。

就让你们看看,什么才叫美食!

有了狐狸带路党,接下来几天中,杨戬和哮天犬一起如土匪过境一般,将玉泉山周围的山货彻底扫了一遍。

拐枣,杨戬和师兄们一起收了;冻梨,也被姚远从雪中取了出来;在一个大山鼠洞内,他们还收获了一大堆橡子,算得上是意外之喜。

此外就是诸如野山楂、阳姜、火棘、泥蒿之类,尽管狐狸不爱吃这些东西,但这并不妨碍它把这东西拿来“还债”。

而最令人惊喜的收获便是他们发现了一个野蜂巢——它的附近便是一棵槐树,可见酿的应该也是槐花蜜。

因为是冬天的关系,姚远和杨戬在商量之后,决定不马上去打扰这群蜜蜂,而是等春天百花开后再来取蜜。

尽管他们手脚很快,收获也很多,但有些东西终究还是没能来得及收,像是野柿子、野猕猴桃之类的好东西,等到他们赶过去时早已烂了,搞得小杨戬有些不愉快。

“明年吧。”姚远宽慰她说,“等开春了,吃的东西就多了。”

“嗯。”小丫头苦着脸点了点头。

有了这些食材后,姚远便顺利地解锁了两道新菜:

山楂红枣甜汤、黄精炒肉。

杨戬毕竟是小孩子,非常喜欢甜味,结果一尝就喜欢上了那道甜汤,立刻便要求姚远天天做。

但姚远在看到自家瓦罐里寥寥无几的几颗红枣后,只能遗憾地拒绝了杨戬,说是等下山到集市上买了枣子后才能继续搞。

而相对的,杨戬对黄精炒肉就不怎么感冒了,她总觉得黄精的味道有点苦,不好吃。

但常真子等道士们那就又是另一码事——在尝过黄精炒肉后,他们简直就是赞不绝口。

尤其是黄精,常真子说这么好的黄精已经很难找了,炼作补肝气、明目的丹药都是合格的,更别说用来做药饵(菜),实在是有些奢侈。

既然道士们都说奢侈,杨戬又不爱吃,于是他们便将手头上的黄精都交给了金霞洞的丹房,也算是回馈金霞洞的馈赠了。

日子就这样平淡地过着,直到初冬的第一场雪融化后,他们才终于等到了道士们下山采购的日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