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章 税关细调研(2 / 2)西门888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接下来几天,薛蟠转遍了崇文门税关下衙下辖的各处散关税门,对这座总管京城税务的部门的运转情况,进行了一次摸底调查,收获颇多。

下衙回到城东薛宅,薛蟠也没有闲着,翻阅了所有能找到的崇文门税关衙门的税表档案,对崇文门税关收税种类、收税数额,进行了总结。

心中对崇文门税关衙门税务革新,有了成算,才来找顶头上司韩涛。

韩涛这几日过得十分愉快,衙门事务,一应交给薛蟠这个副手,他坐衙的时候,只在自己的隔间里喝茶看书,下衙的时间更是一天比一天早,现在每天未末(下午三点)时分,便下衙逍遥去了。

他现在是真心接受了这份工作,虽然名义上是不比翰林院清贵,但是俸禄多事情少,实在是他这样行将退休的老臣,不可多得的养老之地。

当然,主要还是有薛蟠这么一位知情知趣的下属。

尽管薛蟠这样做,已经是在行把韩涛架空之实,但是做了一辈子老翰林的韩涛,本就不通税关实务,架不架空,没什么区别,他也不在意这些。

这一天行将下衙,薛蟠却主动找过来,韩涛忙让座,问道,“文龙,此来何事?”

薛蟠拱手,以韩涛的表字相称道,“济桓兄,你我既蒙圣恩,任职此处,自然要做出一些成绩,方能不负圣上期望。

“小弟这几日,对衙门事务,进行了一番了解,有些心得,想要与济桓兄探讨一二,请兄斧正。

“待你我达成共识,再由济桓兄具表上奏,听从圣裁。”

韩涛闻听此言,正色道,“哦?文龙怎么不自己上奏?”

薛蟠笑道,“济桓兄乃是衙门正印堂官,小弟哪里有越过兄台,独自上奏的道理?”

这就是薛蟠会做人的地方了,尽管已经事实上架空了韩涛,但是却有处处顾及韩涛的颜面,让他即使被架空,也怡然自得,乐得自在。

韩涛不由拂须长笑。

薛蟠又陪笑道,“再则,小弟年少无知、才疏学浅,也写不来奏章,哪里比得上济桓兄胸有韬略,落笔万言。”

韩涛摆手说道,“文龙太过自谦了,老夫也就笔杆子下这点本事了,让我像文龙你这样走访调研,我可是做不到的。”

薛蟠笑着说道,“济桓兄是上官,本就应该做于堂上,提纲挈领,些许跑腿的事务,自然由下官代劳。”

说着,把自己这些天调研、整理好的税关资料,摆到韩涛面前,逐字逐句、一条一例地向他解说清楚。

韩涛虽然不解其中深意,但是从薛蟠的解说中,了解到要上奏的内容,韩涛可以籍此提炼撰写成奏章,就行了。

写奏章对韩涛这样的老翰林而言,真的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薛蟠便把资料交给韩涛,由他参考着撰写奏章,约好等韩涛把奏章初稿写出来之后,二人再进行探讨商议。

薛蟠见韩涛收下资料,急着要下衙去,便不再多耽搁他的时间,不过辞出之前,看似随口问了一句,“济桓兄平常读书,可有心得笔记,又或者旧年的诗作文章?”

韩涛笑着回道,“老夫五岁开蒙,十六岁进学,得中秀才,二十五岁中举,三十二岁金榜题名,有幸选入翰林院,至今忽忽已经三十年了,别的一事无成,倒是在诗词文章上,略有所得,文稿积攒了几大匣子。

“老夫已经跟儿孙说明,待我百年之后,不用别的陪葬,只把那些文稿,与我同葬,此生也就圆满了。

“不知文龙问及此事,所为何来?”

薛蟠笑着说道,“小弟家下京中有一个书铺,近来不知该出什么新书,小弟想到济桓兄乃是翰林文选,文章自然是极好的,若是有旧作,可以交给书铺刻版印出,让天下读书人都能拜读,从中受益,岂不是一桩文坛盛事?

“不知道济桓兄能否割爱,把珍藏的文稿,拿出来与天下读书人共享。”

如果说,薛蟠上次赠送韩涛古籍善本,算是挠到他的痒处,现在提出要把他的文章集结刻版出书,可谓是直击韩涛的命门!

对韩涛这样的读书人而言,一向有“人生三件大事,立德立言立功”的说法。

韩涛作为一个在翰林院做了几十年冷板凳的老学究,立德立功都无从谈起。

又因为囊中羞涩,无力自费刻版出书,所以才有“用文稿陪葬”之言。

现在,薛蟠竟然要帮他把文章诗词刻版出书,可算是实现了韩涛内心深处最大的夙愿。

怎能不让他百感交集,一时说不出话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