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武道:我有一具玄水蛇分身恢复两更说明次日删除
“哟,这斧头真不错诶。”
“什么斧头,这叫钺。”
庄云鹏搭着陈翰的肩膀,挤眉弄眼的说道。
他俩此时正站在反山王陵12号墓发掘出来的文物面前。
反山王陵,既然能被认为是王陵,当然是因为在反山的墓里,发现了很多代表王权的东西。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祀已经了解到了。
那戎呢?
如果说祀代表的是神权,或者说宗教信仰,那戎代表的就是王权无疑了。
戎具体来说就是钺,戊也是指钺。
钺作为王权的象征、王朝统治者军事统率权的权杖。
《司马法曰:“夏执玄戊,殷执白戚,周左杖黄戊,右把白髦。”
殷人所执之白戚,乃戊之一种,《说文解字·戊部:戚,戊也。
“《墨子·非攻下也说:昔者三苗大乱,天命殆之,日妖宵出,…五谷变化,民乃大振震。高阳乃命玄官,禹亲把天之瑞令,以征有苗。……有神人而鸟身,奉瑾以侍,槛失有苗之祥,苗师大乱,后乃遂几。”
《墨子所谓“天之瑞令“,据董楚平先生考证,乃是《六韬中所谓“天钺“,大禹征伐三苗时所握的玉质信物钺,文献明言乃天赐,
而在商、周二代,作为王权象征物的钺均是从前代王朝所承继,并由商王、周王赐给方国诸侯以为授予征伐军权的信物。
然而,大量的考古证据表明,东南史前文化圈,即长江下游的江、浙、皖、沪等地,是华夏新石器时代石钺最为流行的地区。
这里的石钺不仅在发现的数量上居全国之首,石钺的器形最为丰富,而且各种类型石钺的萌生、发展和演变序列也甚为清楚。
作为夏、商、周三代王权之象征和军事统率权之仪杖的礼仪重器玉钺和青铜钺。
从器形及其涵摄的文化、社会、政治和宗教功能上说,玉钺直接流行于东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良渚文化,而为华夏新石器时代其他区域文化所不见。
青铜钺则是东南地区良渚文化、薛家岗文化玉、石钺的延续。
而在陈翰和庄云鹏两人眼前的这枚,来自良渚反山12号墓的玉钺王,颜色青带黄,未有使用过痕迹。
这代表什么?
这代表这不是一件实用器。
也说明了,在良渚文明中,钺已经不是石钺诞生时单纯的武器,而是已经成为了礼器的一部分了,专门用玉制作出来的玉钺,象征意义大于实用意义。
甚至可能做出来之后,一次都不会使用,只是作为王权的象征而已。
很多不太懂考古,不太懂历史的人,在去殷墟参观妇好墓的时候,对于商朝妇好墓中出土的大铜钺非常不解,想着妇好一娇滴滴美女,怎么使一把大板斧?
实际上,妇好墓出土铜钺才是正确的情况,如果没有在妇好墓中发现铜钺,反而会让人对甲骨文中关于妇好征战的记载,打上一个问号。
因为,青铜钺是军权的象征,是一种身份,是传承于上古的礼器文化。
只要是出征大将,那都会收到帝王赐予的礼钺,做为统治军队的权利象征。
这种情况,一直到汉代都是如此。